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嘗新米
- 外文名:Innovation meters
- 類型:風情
- 屬於:習俗
嘗新米,在浙西南一帶,到了每年的收穫季節,也就是新谷上場,要請長輩嘗新。由年紀最大者吃第一口新米飯,用筷子把碗裡米飯挑一點桌上,以示年年有餘,然後...
新米指本年新收穫的米。當年新收穫的稻穀,經脫殼、拋光等工藝加工出來的大米。新米最大特點是具有濃濃的稻米清香,用新米熬出來的粥,米香四溢、口感順滑;用新...
“新米節”是稻穀成熟,喜慶豐收,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穀物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地區、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戶過節的時間也不一樣,但過去一般多在農曆...
接著舉行家祭儀式:盛一碗新米飯,與各種菜餚一起擺於神台之上,請巫師念咒語,祭祀穀神,敬獻祖先。儀式結束後,以巫師和老人為首,全家人喜嘗新米。之後,主人才...
嘗新米:新谷上場,要請長輩嘗新。由年紀最大者吃第一口新米飯,用筷子把碗裡米飯挑一點桌上,以示年年有餘,然後大家入席共餐。在此前,不準將新收稻穀置口...
宋初節,農曆每年七月第一個蛇日。布朗族民間傳統節日。"宋初"是布朗語音譯,意為"嘗新米"或"新米節"。流行於雲南省布朗族地區。因為蛇食量小,又冬眠,省糧食,...
也叫“嘗新米”,是壯族傳統食俗。每年新谷登場之前,用先熟的稻穀,炒乾,去殼,經水泡,蒸熟,倒進簸箕搓散,再放入石臼中搗扁食用。故叫“扁米飯”。 ...
對五穀神的祭祀,源於上古時期中國人民在秋收時節的嘗新祭祖活動。《禮記。月令》載:“是月也,農乃登谷,天子嘗新,先薦寢廟。”《荊楚歲時記》亦云:“十月朔日...
聚居在金沙江畔的彝族人民,每逢春節拜年、迎 送賓客、嘗新米、舉行開秧門儀式、喜慶婚嫁或男女戀愛等場合,都要吹奏葫蘆笙,所奏的 樂曲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漢族主要繼承和沿襲漢族的風俗習慣,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端午”、“清明”、“七月半接祖”,還有景頗族的目瑙縱歌、嘗新米活動,有景頗山寨等具有...
民間風俗有春節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舞獅,元宵吃湯元,清明掃墓祭祖,端午劃龍船、插菖莆,農曆六月六嘗新米、七月半祭祖先,中秋吃月餅、插柚香,結婚娶媳唱賀...
大文鄉中心衛生院占地面積4590平方米,建築面積2122平方米,現有職工9人,主要開展...這就是當傳統的地拉祜族男人節,每年八月十五,拉祜族家家戶戶都要嘗新米,用來...
立春時要“接春”;元宵節要“鬧燈”(孔明燈、煙火架);清明節要“祭祖”上墳;端午節門前必掛菖蒲、艾草,吃新麥包子,有河流的地方要劃龍船;秋收後要“嘗新米...
擔心著穀粒會不會飽滿,岩列酋長號召人們勤懇勞動,薅鏟雜草,結果,到收穫時,谷穗長顆粒飽,一片金黃,阿佤人民由衷的喜悅,舉行隆重的開墒收割,叫谷魂,嘗新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