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錫劇團是浙江省唯一的錫劇團,成立於1945年春,由三戶人家的錫劇藝人合作成立,因此起名為三友常錫劇團。全國解放後,錫劇團得到了蘇南區文協文工團、嘉興市和省文化館的幫助和支持,並開始各方面的完善和改造。1955年劇團在嘉興市登記,次年正式命名國營嘉興市錫劇團。傳統劇目有《珍珠塔》、《打金枝》、《櫃中緣》等。劇團2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有成就的演員,也得到了黨和國家授予的各種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興市錫劇團
- 外文名:Jiaxing tin troupe
- 含義:浙江省唯一的錫劇團
- 成立於:1945年春
劇團介紹,培養人才,榮譽獎勵,
劇團介紹
1945年初春,三戶人家的錫劇藝人合作班成立,取名三友常錫劇團,在蘇南一帶演出。劇目有《薛丁山》、《華麗緣》、《玉婿蜒》等傳統戲。主要演員有陳菊林、陳杏珍、吳雅童、吳雅娟、殷寶童等。殷寶童為劇團經理,吳雅童、陳菊林為協理。經濟上吃大鍋飯、堂眾萊,定籌分賬、衣箱包賬,演出收入當日結清。全團有30餘人,其中演員20餘人,樂隊5人,三家行當各歸其主,各有所長,相互配合。1945年秋,吳雅童全家被上海方面邀去搭班,三友常錫劇團停演。以後有宋元昌、白玉芬、榮春芳、榮巧雲兩家為一份加入,分三股現款投資。邀請話劇前輩吳鐵魂供給幕表,魯飛霞為導演,陳潤康為畫師,另請孫天能、蔣達、金剛贊、袁金龍等演員進團。1946年,三友常錫劇團在常州青果巷三星戲院重振旗鼓,與觀眾見面,以後在滬寧線各縣鎮演出。1947年與1948年春節,在無錫南門耀記舞台日夜開場,爆滿四個多月。劇團添置了霓虹燈和機關布景,還自備舊木殼船一隻。演員實行包銀制,個別是包銀加提成。1949年秋初,在濟墅關演出時,演員吵架,走了殷家,四家三股模彩分家。劇團再度停演。幾天后,有沈遠良、儲麗君一家參加,又有話劇什景戲演員孔一也、孟麗君、王怪兒、魏楚君等來充實陣營。1949年中秋,三友常錫劇團又在吳縣開鑼,全團26人。
1950年春節前後,蘇南區文協文工團文藝科主任顧加生來團指導工作,改包賬制為計籌拆賬制,把個人財產如燈光、布景、衣箱也記籌拆賬;改經理制為團務委員會。陳菊林為團長,下設人事、學習、財務、總務等,組織藝術委員會。1950年農曆四月二十二日,首次進入嘉興文明戲院演出,以後流動於寧波、舟山、紹興、杭州、嘉興、湖州等地。1950年春節後,嘉興市和省文化館派員到劇團,將私人財產、燈光、布景、服裝等折價歸公,按月從演出收入中提取積累,逐步歸還資金,並建立固定工資制。1955年劇團在嘉興市登記。市文化科卞洛長駐團內。陳菊林任團長,白玉芬、馮皓月為副團長,魏楚君擔任導演。劇團開始招收公費學員。全團人員最多時達69人。1956年易名為地方國營嘉興市錫劇團。1962年改為縣屬大集體。1970年劇團被解散。1977年,嘉興市政府撥款5萬元,由陳菊林等成立嘉興錫劇團籌建小組。1978年冬,嘉興市錫劇團以《於無聲處》劇目為打炮戲正式公演。1979年春節在嘉興人民戲院演出《珍珠塔》、《打金枝》、《櫃中緣》,連滿15場。1983年,因經費、機構改革等原因,經主管部門研究,撤銷錫劇團,從建設街道鳳凰越劇團吸收部分演員,改為市越劇二團,屬郊區文教局管。
培養人才
嘉興市錫劇團是浙江省唯一的錫劇團。二十多年來,培養了一批有成就的演員,如陳菊林、白玉芬、陳杏珍、黃越、沈遠良等。
榮譽獎勵
1957年浙江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由寧素貞口述、魏楚君執筆整理的折子戲《白娘娘算命》獲劇本一等獎、導演二等獎、集體演出獎、音樂創作集體獎、演員表演二等獎一人。由謝鳴整理、創作、導演的《賣抹成親》獲導演二等獎、演員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