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打一

單打一

單打一是這個槍打的時候只能用手往槍膛里塞一顆子彈,打完了再用手把彈殼摳出來。謂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或只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而不顧及其它方面。 毛澤東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這樣的政策是危險的政策。它將引導人們思想衰退,單打一,見不得世面。” 浩然 《艷陽天》第七八章:“咱們更不能單打一了,要按著縣委的話辦:一邊收麥子,一邊跟他們斗。”

一種結構簡單的單響步槍。《抗日歌謠·打游擊》:“我手裡拿著單打一,前去打游擊。” 曹丹輝《在一九三一年間》:“把梭標和八百多支土造的‘單打一’,全換成五響快槍--漢陽造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打一
  • 外文名:have a one-track mind
  • 解釋:只做一件事,只接觸某一方面
  • 曾出自書籍:《艷陽天》《抗日歌謠·打游擊
解釋,單打一手槍,

解釋

【have a one-track mind】只做一件事,只接觸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管其他方面.

單打一手槍

中國自近代以來一直戰亂頻繁、動盪不安,對槍械的需求量很大,以致於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民間造槍匠這一行當。他們用簡陋的設備,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來製造槍枝。其中造得最多的,是一種稱為“兩撅槍”的土製手槍。這些土造手槍形狀各異,但一般都採用類似獵槍的兩段式鉸鏈結構,從打開的彈膛尾部直接裝填槍彈,發射後要將握把向下撅開以便退殼,故稱為“兩撅槍”,又被叫作“撅把”或“撇把”槍。這些槍的槍管都是自行打制,有的用鐵條盤成。口徑也是五花八門,有的發的手槍彈,有的甚至發射來源廣泛的步槍彈。其中有些有膛線,而多數則是滑膛,只能在近距離內使用。
待激髮狀態的“單打一”待激髮狀態的“單打一”
“兩撅槍”一次只能發射一發槍彈,所以又被叫做“單打一”。這些土槍多數都採用外露式擊錘來擊發,射擊前一般先將擊錘扳開,突出的擊錘末端形狀類似牛角.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這種土製手槍稱作“獨角牛”。大多數“兩撅槍”的用戶首先要求解決的只是“有”和“無”的問題,所以這些槍從設計到製造都極其簡陋粗糙,對製造條件的要求很低。這一點卻使得它在中國的特殊環境中得到了廣泛普及。
“兩撅槍”之所以著名,很大程度是因為它始終伴隨著中國革命鬥爭的歷程。在紅軍時期,作為對繳獲槍械的重要補充,官田兵工廠等各蘇區兵工廠和修械所部大量生產這種實用性武器,用來裝備赤衛隊等地方武裝。1930年春在河南光山建立的鄂豫邊軍委會兵工廠,成立初期即以修理舊槍和製造“兩撅槍”為主,日產達到了4支,到1932年解散前,共生產該槍3500餘支。此外,紅二軍團於1930年在湖北監利設立的湘鄂西兵工廠,遵照賀龍同志的指示,曾為地方幹部生產過大批“兩撅槍”。這些槍特殊之處是全長約達到0.67米,雖然沒有膛線,但由於使用步槍彈,近距離內威力仍很大。
到抗日戰爭時期,“兩撅槍”又作為推廣民眾性游擊戰的重要武器,被大量生產出來裝備民兵和游擊隊。這種武器雖然簡陋,但與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靈活的戰術結合起來,卻也能發揮出不亞於洋槍洋炮的威力。電影《地道戰》中就有一個與之相關的經典段落:民兵隊長高傳寶從灶台底下的地道內一躍而起,手持雙槍左右開弓,兩個鬼子還未反應過來便已成為槍下之鬼,高傳寶手中所拿的便是這種土造“撅把子”。
填裝狀態填裝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