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考證,橋蕤說,喬玄說,史籍記載,墓址,藝術形象,詩詞形象,小說形象,影視形象,遊戲形象,
人物生平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隨從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破城後獲得了橋公的兩個女兒,都是絕色美女。其中年齡較小的被周瑜所納。當時孫策對周瑜開玩笑說:“橋公二女雖經戰亂流離,有我們兩個人作丈夫,她們也應該感到滿足了。“二橋隨後同袁術家眷(袁夫人等)和劉勛家眷等人一起被送回吳郡。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36歲英年早逝,小橋時無記載。不知周瑜二子一女是否為其所生。
人物考證
二橋之父
橋蕤說
二橋的父親可能是仲王朝的大將軍橋蕤。
橋蕤是當時橋氏人物中確定與孫策認識的。《三國志》“術大將橋蕤張勛皆傾心敬(孫策)焉”。於情於理都能被孫策稱為“橋公”。橋蕤在197年戰亡。據《袁術傳》記載,197年6月袁術死後。他的家人以及“部曲男女”(即袁術部下的家眷)都被帶往皖城。這與六個月後孫氏破皖城得二橋,並稱她們之前“流離”——父親戰死,逃奔皖城等慘狀的時間與處境是相吻合的。
喬玄說
又有人認為二橋之父是漢太尉喬玄。
不過盧弼在《三國志集解》中指出:“弼按權呼張昭曰張公,時人呼程普為程公,世人呼龐德公為龐公。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見《漢書·賈誼傳》。於公治孝婦獄,郡中大敬重於公,見《漢書·於定國傳》。是皆不必三公始稱公也。”可見在當時,並不是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另外《後漢書·喬玄傳》記載玄為梁國睢陽人(河南商丘),其活動範圍與江東相去甚遠。孫策、周瑜分別納大、小橋是在攻破皖城之後;是199年的事。而喬玄183年就已正常去世,死時已有七十五歲,總的來說,喬玄是二橋父親的可能性較低。
史籍記載
《三國志·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
墓址
廬江小喬墓(安徽)
年代:東漢
地址:廬江縣城新汽車站東側
小喬為周瑜妻,墓在縣城大西門,真武觀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於廬江東門橫街朝墓巷,小喬住守廬江,扶養遺孤。公元223年,小喬病卒,享年四十七歲,葬於縣城西郊,舊稱喬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墳,墓有封無表,漢磚結構,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門向東,明崇禎時毀於兵亂,僅存一座土冢,與城東周瑜墓遙遙相望。
2001年被廬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陵小喬墓(安徽)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縣境文化館內,中山公園邊上,也有一座小喬墓。據《南陵縣誌》,此墓建於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當時的知縣高怡夢見小喬,訴說她的墓在香油寺側,遂令典史江鯤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喬墓。周瑜曾經做過春谷(南陵)長,小喬死後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據,為世人所公認。南陵小喬墓前有一塊巨碑,陽刻“東吳大都督周公瑾配喬夫人之墓.”兩側陰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安徽宿松文人許文權撰: 千年來本貴賤同歸,玉容花貌,飄零幾處?昭君冢、楊妃塋、真娘墓、蘇小墳,更遺此江作名姝,並向天涯留勝跡。 下聯是蕪湖儒士陶寶森作: 三國時何夫妻異葬,紙錢酒杯,澆典誰人?筍篁露、芭蕉雨、菡萏風,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為地主作清供。
岳陽小喬墓(湖南)
小喬墓,又名二喬墓,在岳陽樓北面。據光緒《巴陵縣誌》引明《一統志》載:“三國吳二喬墓,在府治北。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而以小喬歸周瑜,後卒葬於此。”又引《戊申志》載“墓在今廣豐倉內。或小喬從周瑜鎮巴丘,死葬蔫。大喬不應此。”《巴陵縣誌》又載“瑜所鎮巴陵在廬陵郡,非今巴丘。”又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稱:“瑜留鎮之巴丘,為廬陵郡巴丘縣(今江西省境內),瑜病卒之巴陵,為晉荊州長沙郡巴陵縣(即今岳陽市)。”孰是孰非,尚待考證。小喬墓地一帶,傳為三國周瑜軍府。墓府為當時軍府花園。墓地環境幽靜,花木繁茂,墓頂植女貞二株。墳前墓碑高約一米,上書“小喬之墓”。清嘉慶前,墓內修葺情況沒有記載。《巴陵縣誌)載:“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瑛重修”。以後又無記載。傳聞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督學陸保宗重新修建,並在冢上重植女貞二株。1993年又於墓南側增建小喬墓廬,四周建有圍牆。墓園內照壁。正面刻有宋蘇東坡手跡:“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墓冢為圓形封土堆,墓周有游道,並增加石欄護圍。園內建築,為磚木結構,覆以青色琉璃,具有江南園林風格。
小喬墓題詞
作者名 | 題詞內容 |
佚名 | 巴戍人空悲夜雨; 女貞木落吊秋風。 |
陳詒茀 | 古木猶傳貞女意; 名山不道小姑歸。 |
周延俊 | 一夢黃粱,何處是英雄割據; 獨留青冢,亦足拓名士襟懷。 |
吳樹楷 | 姊妹花殘,青草湖邊雙斷雁; 佩環月冷,紫藤牆外有啼鵑。 |
周延俊 | 桴鼓謝吳宮,銅雀春深千古恨; 佩環遺楚澤,杜鵑啼破一天愁。 |
張浚 | 芳冢吊斜陽,一樹女貞長不死; 大江流日夜,千秋環佩可歸來。 |
張浚 | 戰士久無家,赤壁清風蘇子賦; 佳人猶有冢,黃陵芳草杜鵑啼。 |
陳詒茀 | 銅雀有遺悲,豪傑功隨三國歿; 紫鵑無限恨,瀟湘月冷二喬魂。 |
佚名 | 佛弦顧曲,話周郎竟能赤壁鏖兵,恨消銅雀; 同穴湘山,羨妃子撫此東吳抔土,望斷秭歸。 |
陳詒茀 | 小苑辟從今,對馬鬣一抔,秋風酒酌湖苹白; 大姨渺何處,獨蛾眉千秋,春雨香留蔓草青。 |
吳恭亨 | 世界已非唐虞,近接叢祠,生喜有鄰傍舜婦; 英雄不及兒子,虛傳疑冢,死憐無地葬曹瞞。 |
李秀峰 | 銅雀鎖春風,可憐歌舞樓台,千古不傳奸相冢; 杜鵑啼月夜,也是英雄夫婿,三更猶悼美人魂。 |
袁少枚 | 阿姨渺何存,想當佩環來歸,應共話洞庭夜月; 老瞞空欲鎖,把此松楸憑弔,最難忘赤壁東風。 |
佚名 | 綠珠猶作墜樓人,銅雀春深,最恨舊傳非禮語; 二女遠來巡狩地,瀟湘月冷,可憐固有未歸魂。 |
梁殿鈞 | 夫婿是英雄,雖香閨妙解,談兵籌策,無須內助; 名姝隆際遇,喜良人才高,顧曲唱和,別有知音。 |
陳逢 | 巴丘本夫婿殂落之墟,亦足為歡,同上將台談往事; 北渚隨湘君淹回以後,幸能作伴,莫依木葉悵秋風。 |
蔡乃煌 | |
袁少枚 | 問薄游岳陽,彼魯肅墓巍巍在旁,初不聞諸君馨香俎豆; 使竟鎖銅雀,同息夫人脈脈飲恨,奚足令過者憑弔咨嗟。 |
吳恭亨 | 銅雀算老瞞安樂窩,賣履晚無聊,一世雄盡,美人亦盡; 洞庭是夫婿戰利品,埋香茲有托,三分鼎亡,抔土不亡。 |
藝術形象
詩詞形象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蘇 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辛稼軒
畫樓影蘸清溪水。歌聲響徹行雲里。簾幕燕雙雙。綠楊低映窗。曲中特地誤。要試周郎顧。醉里客魂消。春風大小喬。
袁枚有《周瑜墓》二律云:“天生一將定三分,才貌遭逢總出群。大母早能知國士,小喬何幸嫁夫君。能拋戎馬聽歌曲,未許蛟龍得雨雲。千載墓門松柏冷,東風猶自識將軍。”其二云:“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裝?一戰已經燒漢賊,九原應去告孫郎。管蕭事業江山在,終賈年華玉樹傷。我有醇醪半尊酒,為公惆悵奠斜陽。”周瑜卒於巴丘,後人因此又附會為今岳陽一中學內有小喬墓,但周瑜靈柩後即還吳,孫權曾迎之於蕪湖。
梁章鉅《楹聯叢話》卷四載一聯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喬夫婿是英雄。”
明代高啟《過二喬宅》云:“孫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結君臣義。奇姿聯璧煩江東,都與喬家做佳婿。喬公雖在流離中,門楣喜溢雙乘龍。大喬娉婷小喬媚,秋水並蒂開芙蓉。二喬雖嫁猶知節,日共詩書自怡悅。不學分香歌舞兒,銅台夜泣西陵月。”
小說形象
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曾提及,諸葛亮謊稱曹操南下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小喬而來,以此激怒周瑜同意連劉抗曹。《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敘曹操平定遼東後,心情大暢,欲建銅雀台以娛晚年。少子曹植進言:“若建層台,必立三座。”中間名銅雀,左為玉龍,右為金鳳。“更作兩條飛橋,橫空而上,乃為壯觀。”操喜,留曹植、曹丕在鄴郡建台。這是建台之緣起,與周瑜、小喬一字無關。第四十二回敘曹操得荊州後,欲領兵百萬南下,約孫權“共擒”劉備。一時孫吳主戰、主和,沸沸揚揚,難以主張。第四十三回敘:經魯肅與劉備、諸葛亮的合謀,孔明願隨魯肅赴柴桑(故城在江西九江縣西南二十里)親見孫權,以陳利害,堅定孫權聯合抗曹。
同時在鄱陽湖訓練水師的周瑜,星夜趕回柴桑,當晚就緊急約見孔明。此時的周瑜和先前的孫權一樣,雖是決心抗曹,但對聯合劉備卻存戒心。瑜起初想儘量不露抗曹的本意,以試孔明;而孔明卻趁機言曹勢眾,難以抵擋,使用激將之法假意勸瑜降曹,言道:“愚有一計:並不勞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亦不須親自渡江,只須遣一介之使,扁舟送兩個人到江上。操一得此兩人,百萬之眾,皆卸甲卷旗而退矣。”孔明佯裝不知大、小喬為孫策、周瑜之妻,接著說道:“亮居隆中時,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銅雀,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長曰大喬,次曰小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矣。今雖引百萬之眾,虎視江南,其實為此二女也。”周瑜豈信孔明之言,問:“操欲得二喬,有何證驗?”孔明又言,操曾命子曹植作《銅雀台賦》,“賦中之意,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取二喬。”為了證明孔明所言是實,瑜又問:“此賦公能記否?”孔明越發大展才智,當著周瑜、魯肅之面背誦該賦時,巧妙地添油加醋,著意激怒周瑜。其中有句為:“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