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家畫像》是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大師詹姆斯·喬伊斯(1882—1941)運用“意識流”手法寫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早最成功的意識流小說之一。小說具有強烈的自傳色彩,主要描寫都柏林青年史蒂芬是如何試圖擺脫妨礙他的發展的各種影響——家庭束縛、宗教傳統和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去追求藝術與美的真諦的痛苦過程,實際上就是青年喬伊斯從覺醒走向成熟的心路歷程的寫照。喬伊斯接下來的巨著如《尤利西斯》與《芬尼根的守靈》都可視為《青年藝術家畫像》的續篇。
基本介紹
- 書名:喬伊斯文集:青年藝術家畫像
- 作者:詹姆斯·喬伊斯 (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頁數:353頁
- 開本:32
- 定價:59.00
- 外文名:A Portral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 譯者:朱世達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760282
- 品牌:上海譯文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愛爾蘭小說家,詩人,被認為是對二十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最為深遠的巨匠和宗師,甚至被譽為繼莎士比亞後英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中文版“喬伊斯文集”除《尤利西斯》、《芬尼根守靈夜》、《青年藝術家畫像》、《都柏林人》等長、短篇小說外,還收和《詩歌·劇作·隨筆集》、《文論政論集》、《書信集》以及《喬伊斯評論集——名家論喬伊斯》,共八卷九冊,凡三百餘萬字,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收羅最全、規模最大的喬伊斯作品總集。
序言
愛爾蘭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1904年在都柏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青年藝術家畫像》,1914年完稿於義大利的里雅斯特,歷時10年。他於1904年1月7日,在他母親逝世之後4個月起意寫一個自我畫像。在都柏林剛籌建的雜誌《達那》編輯們的慫恿之下,他在妹妹梅布爾的筆記本里急就了一篇敘述性的散文,題為《藝術家畫像》。在這篇散文作品中,喬伊斯採用了他原先寫成的所謂的“穎悟性速寫”(epiphany),大致勾勒了一個故事,並聲言要在散文中用“流動的現在時”表述過去,以充分體現“情感的跌宕”。
他將書稿寄給《達那》雜誌,遭拒絕。不久,他便開始重寫一部自然主義的長篇小說,題為《史蒂芬英雄》。喬伊斯是在1904年2月2日22歲生日那天開始寫作《史蒂芬英雄》的。他想以此向《達那》雜誌編輯們表明,“在描寫我自己的作品中,我有一個比他們漫無目的的討論更有興趣的題材”。他對弟弟斯坦尼斯拉斯·喬伊斯說,這部小說將是自傳性的,諷喻性的。在小說中,喬伊斯描寫了許多熟識的朋友和天主教耶穌會修士。書名《史蒂芬英雄》本身就含有諷刺的意義。1904年4月,他完成了11章,一年多以後,他寫到25章時(差不多是他計畫創作的一半),感到文思枯竭,轉而寫作《都柏林人》和準備《室內樂》的出版事宜。現在在哈佛大學圖書館保存的手稿始於16章中間部分而在第26章中間部分戛然中止。在《史蒂芬英雄》中,喬伊斯對他的技巧“穎悟性速寫”作了一個界定,認為它是一種“無論是在語言或是在手勢的粗俗性中還是在心靈本身一個值得銘記的閃念中突發性的精神的表現”。文藝評論家西奧多·斯潘塞認為,與其說喬伊斯的穎悟性的速寫是戲劇性的,還不如說是抒情性的,這與作品主人公關於文學形式的觀點是一致的。哈佛大學教授哈利·列文認為,喬伊斯運用令人頭暈目眩的轉換場景和思維的流動的手法實質上是試圖創造一種宗教式啟示的替代物。
1904年,喬伊斯出國遠遊巴黎、蘇黎世和的里雅斯特等地。在這期間,他將《史蒂芬英雄》改寫為《青年藝術家畫像》,在《青年藝術家畫像》中保留了許多前者的人物和事件。《青年藝術家畫像》自1914年2月至1915年9月在倫敦《利己主義者》雜誌上連載,1916年在紐約首次出版。
意象派詩歌創始人埃茲拉·龐德在1915年9月讀了《青年藝術家畫像》之後給詹姆斯·喬伊斯寫信說:“我認為這本書與福樓拜、司湯達的作品一樣具有一種永恆的價值。”他認為,喬伊斯的文體清澈而簡約,沒有堆砌無用的辭彙和句子。在另一篇發表在《利己主義者》雜誌1917年2月號的文章中,他指出,喬伊斯的小說將永遠成為英語文學的一部分。他說,他不可能就喬伊斯和任何英國或愛爾蘭作家做一比較,因為他與其他的英國或愛爾蘭作家太不同了。
雖然H·G·威爾斯並不贊同喬伊斯在小說創作中的試驗,但他還是認為《青年藝術家畫像》將與《格列佛遊記》一樣成為文學的一大成就。他說,和世界上其他最好的文學作品一樣,這是一部教育的小說;它是迄今為止所有作品中最生動、最令人信服地描述了愛爾蘭天主教家庭孩子成長的故事的小說。
……
五
喬伊斯對他的史蒂芬·德達羅斯的態度是什麼呢?這是國際學術界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
約翰·V·凱萊赫認為,喬伊斯對史蒂芬懷有一種複雜的感情。他一方面認為史蒂芬相當學究氣,另一方面懷著譏諷的態度來描述他。也就是說,喬伊斯一方面同情他,另一方面對他懷有一種柔和的、幽默的自豪感。休·肯納認為,史蒂芬僅僅是一個裝模作樣的唯美主義者,而不是一個真正的或者可能成為的藝術家。
持有與凱萊赫和肯納相同觀點的學者認為,喬伊斯把史蒂芬看成是一個自傳性的主人公,他戰勝了污穢、愚蠢、叛變的環境,與家庭、民族、教會決裂去尋覓自己(或者說“靈魂”)的歸屬。
有的學者如威廉·約克·廷達爾則認為,喬伊斯將史蒂芬看成是作家的自傳性的代表,一幅由一位年長的長者描摹的“青年藝術家畫像”。他認為,小說標題中的“作為青年的”短語是至關重要的,史蒂芬不是喬伊斯,而是過去的喬伊斯。在創作《青年藝術家畫像》時,喬伊斯作為一個成熟的人回眸他的青春期的自我;他這樣做,並不是要歌頌他,而只是給予藝術家應得的那一份罷了。史蒂芬只是喬伊斯手中的材料而已。正如所有的藝術家那樣,他沉迷於他的材料之中,通過寫作,他給這些材料以正式的形式,並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在這個過程中,他創造了這個富有個性的人物,並賦予它以象徵的形式,這樣,象徵的形式一旦擺脫了情感與個性,便會提供進一步審視現實的可能性。
肯尼思·伯克則認為,喬伊斯對寄托在史蒂芬身上的自己的過去的感情是複雜的,它既含有揶揄,又含有浪漫與同情感。但史蒂芬絕不是喬伊斯。這可以在喬伊斯對朋友弗蘭克·勃金說的話中得到證實。喬伊斯曾經對他評論史蒂芬時說:“我沒能讓這位年輕人過輕鬆的日子,是嗎?”他還說:“我對這位年輕人太苛刻了。”
里查德·埃爾曼與廷達爾的看法在本質上相近。他認為,喬伊斯回憶敘述他的過去,主要是為自己的過去辯護,而不是為了揭露它。他認為,喬伊斯的“藝術的受孕、妊娠和生產”比喻是理解《青年藝術家畫像》的關鍵。藝術家在描摹他的畫像的過程中,便成為“他自己的母親”;他“似乎重組了他的家庭關係,將他自己從作為一個孩子對自己看法的矛盾中擺脫出來,以充分地利用這些矛盾,克服他母親的庸俗和對父親的憎恨,成為他自己的母親和父親,通過超人的創造性的過程,變成詹姆斯·喬伊斯,而不是任何別的人”。
喬伊斯確實是在自己最初20年的經驗的基礎上創造《青年藝術家畫像》的。作家創作的這類小說被稱為藝術小說,或者說描述藝術家成長的小說。這類小說帶有強烈的自傳的性質。但是,文學創作終究是一個帶有強烈的想像力色彩的創造過程。它不可能是生活的原封不動的翻版,也不可能是生活的簡單的再現。縱然小說主人公帶有作家的氣質,帶有他的優點和缺憾,他的期望和野心,但小說主人公不可能是作家本人。喬伊斯在與朋友勃金的談話中帶有的那種揶揄的語調錶明,他是站在高處,在一個遠處審視他的主人公的。作家的經驗、生活和靈魂通過想像力的作坊的鍛冶便成為新的濃縮的賦予了暗喻、比喻和象徵意義的經驗、生活和靈魂。正如喬伊斯的弟弟斯坦尼斯拉斯寫的,“《青年藝術家畫像》不是一部自傳,而是一部藝術創作。”(見哈利·列文:《詹姆斯·喬伊斯》1960年新方向版)所以,史蒂芬是喬伊斯,又不是喬伊斯,這就是結論。
朱世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