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喪亂
- 拼音:sāng luàn
- 解釋:死亡禍亂
- 出處:《詩·大雅·雲漢》
喪亂,是漢語辭彙,拼音:sāng luàn出自《詩·大雅·雲漢》,解釋為死亡禍亂。...... 《詩·大雅·雲漢》:“天降喪亂,饑饉荐臻。” 《詩·大雅·桑柔》:“天...
《喪亂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創作於東晉永和年間的行草書書法作品,現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喪亂帖》是王羲之為表示自己的無奈和悲憤之情所作。《...
《喪亂得示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本紙右端鈐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曆敕定...
(6) 又如:喪氛(預兆死亡的雲氣);喪禍(喪亂);喪亂(死亡;禍亂)喪詞性變化 ◎喪 sāng〈動〉(1) 服喪,持喪 [be in mourning]...
基本內容 歌曲: 喪亂絕殺 歌手: 遊戲原聲 語言: 其他 所屬專輯: 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 發行日期: 2004-01-01 ...
郗公含飯(郗公值永嘉喪亂)選自<<世說新語·德行>>。...... 郗公含飯(郗公值永嘉喪亂)選自<<世說新語·德行>>。作品名稱 郗公吐飯 作品別名 郗公含...
郗公值永嘉喪亂①,在鄉里甚窮餒②。鄉人以公名德,傳共飴③之。公常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鄉人曰:" 各自飢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兼...
詳細解釋 喪亂;危殆。 唐 獨孤及 《唐故秘書監禮部尚書姚公墓志銘》:“故遭值傾否,出入夷險,而未嘗有悔。” 孫中山 《祭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文》:“在清 末...
北魏末年,楊禎因為天下喪亂,而避居河北中山。526年,丁零人鮮于修禮造反,楊禎率軍征討鮮于修禮,戰死沙場。北周保定年間(561年正月-565年十二月),因為兒子楊忠...
“耕三餘一”反映了早期農業社會人們對儲備的高度重視,是低生產力水平下防備災荒喪亂的經驗總結,也是舊時量入為出和謀求常年財政平衡的重要原則,被奉為古代中國理財...
同義詞 永嘉喪亂一般指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或稱永嘉之禍,是發生在西晉時代的一場動亂事件。 西晉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陽、擄走懷帝。 西晉中後期八王之...
元好問的文學成就以詩歌創作最為突出,並以“喪亂詩”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地位的。這些詩是在金朝滅亡前後寫出的,主要有《歧陽》三首、《壬辰十二月車駕車狩後即事...
《得示帖》為唐代摹搨墨跡,是對東晉王羲之尺牘進行的雙鉤廓填,或響拓而形成的唐摹本。《得示帖》與《喪亂帖》、《二謝帖》連成一紙,縱28.7厘米,橫58.9...
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楊炫之行經北魏舊都洛陽,時在喪亂之後,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之佛寺已多成廢墟,深有所感,乃著《洛陽伽藍記》一書,記錄洛陽及城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