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真宗幸澶淵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雲擾。廟堂折衝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雲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虜情懾,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幸:指帝王駕臨。澶淵:古代湖泊之名,也叫繁淵,故地在今河南
濮陽縣西。這裡是指澶州郡,因澶淵得名。
恣驕虜:指恣意驕橫的遼兵。甘泉豐草:甘美的泉水和豐茂的牧草。這句話是說遼兵入侵宋朝邊境。
鐵馬:配有鐵甲的戰馬。嘶:馬鳴。
氈裘: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獸毛等製成的衣服。凌雪:冰雪。
雲擾:像雲一樣地紛亂,比如社會動盪不安。
廟堂:指朝廷。折衝:折還敵方的戰車,意謂抵禦敵人。後亦引申為進行外交談判。
坤維:指地的四角,即偏遠的地方。江表:即江南。
叱:怒斥。
天討:指皇帝秉承天意親自出兵討伐。
鑾輅:皇帝的車駕。
霓旌龍旆:畫有雲霓和龍形的的旗幟,皇帝的依仗之一。
黃傘:皇帝出外用。
六軍:泛指宋朝的軍隊。
敵酋:敵人的首領。這裡指宋軍射死的遼軍大將。
攝:恐懼的意思。
誓書:盟約,指宋遼雙方的和議。
作品譯文
北方的邊塞,寒冬來得早。橫行的遼兵,入境侵擾。披著鐵甲的戰馬在寒風中嘶吼,紛飛的大雪中到處是遼軍的鐵蹄氈袍,使我北國一片紛紛擾擾。朝廷無計退敵,欲逃往南方。多虧寇相國力捧眾議,使皇上御駕親征把遼兵征討。
好一派雄偉氣象!皇上的車駕迤邐上路,霓旌龍旗像雲一樣把我皇圍繞在中央,大軍直指澧淵城。旭日把禁軍的金戈襯得寒光閃閃,彩雲把皇帝的黃傘映得富麗堂皇,清冷的拂曉,大軍渡過黃河。看到君王駕到,軍民喜上眉梢,一箭射死敵將,大軍喜氣洋洋。敵人心懷恐懼,來書請求講和,雙方訂立盟約,從此保我邊疆。
創作背景
《喜遷鶯·邊城寒早》是李綱七首詠史詞之一,創作於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圍汴京,欽宗表面上表示要親征,保衛京城,實則內懷恐懼。投降派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等乘機勸欽宗棄城逃跑。當時任尚書右丞的李綱卻振臂一呼,登城督戰,擊敗金兵,保住了京城,立了大功。事後卻被罷免,削去兵權,遠謫揚州。高宗時雖曾一度為相,積極準備抗金。但僅七十五天,措施尚未及見成效,又被罷相貶斥。他雖有寇準之才,但時勢不允許李綱成就類似寇準的業績,這時南宋的國勢已遠不及真宗時期,而高宗的怯懦畏敵,卻超過了真宗。
詞題為“真宗幸澶淵”,意在以本朝先帝故事。寫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國侵略軍深入宋境,京師震動。主和派力主遷都避敵。寇準獨排眾議,力主真宗親征澶淵。結果打敗了遼軍,保住了疆土,宋遼議和,史稱澶淵之盟。
作品鑑賞
“澶淵之盟距”欽宗時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為歷史,但欽宗時金對宋的侵略無異於當年遼對宋的侵略。由於作者身邊正在發生重蹈歷史覆轍的事情,作者借詠史以諷喻現實。此詞讚揚寇準力排眾議,阻止遷都,主張抗戰,並說服真宗親征,使敵人退兵講和,宋朝避免了一場覆滅之禍。作者以本朝故事,勸告皇帝。儘管作者的勸告並無成效,南宋依然屈辱求和,偏安偷生,但作者對真宗的謳歌卻是真誠的。南宋王朝依然屈辱求和,但此詞以古喻今,充分反映了作者堅持抗金的愛國熱情。
上闋寫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軍進犯中原,朝臣紛紛建議逃避,唯有寇準力勸真宗親征,挽救了危局。
“邊城寒早”描寫邊境自然氣候的早寒,烘托戰爭威脅之嚴重。驕橫恣肆的胡虜,竟敢遠來侵占中國甘美的泉水,豐茂的草原,“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雲擾”。敵人的鐵騎縱橫,他們披著氈裘,冒著大雪,使一方國土受到敵人嚴重的騷擾。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廟堂折衝無策,欲幸坤維江表”。
景德元年(1004年),遼兵大舉入侵,“急書一夕凡五至”,真宗驚慌失措,無計抗擊遼兵,召群臣商議對策。宰相寇準力主真宗御駕親征,真宗感到很為難。參知政事江南人王欽若主張駕幸金陵;四川人陳堯叟主張駕幸成都。成都遠離汴京,故曰“坤維”,即地角之意。不論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張放棄中原,包括汴京在內。把遼兵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真宗不得已,勉強同意親征。真宗到澶淵南城,群臣畏敵,又請求聖駕就此駐紮,不再前進。又是寇準力排眾議,據理力爭。真宗乃渡澶淵河(即“徑渡大河清曉”),直達前軍。
所以作者滿懷熱情地寫道:“叱群議,賴寇公力挽,親行天討”。“親行天討”就是天子代表上天親自討伐有罪的人。此指抗擊遼軍。“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雲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
下闋寫真宗渡河親征禦敵,百姓歡呼,軍威大振,敵軍失利撤軍,迫使遼軍退兵講和,宋、遼得以維持和平對峙狀態。
“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皇帝親征,大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大大振奮了民心,宋遼兩軍在澶州對峙,當遼國統軍撻覽出來督戰時,被宋軍用弩箭射死,挫敗遼軍。於是,“虜情懾,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宋遼議和,互立誓書,訂立“
澶淵之盟。”
李綱所受投降派的排擠打擊,卻甚於寇準。現實使李綱明白:現在要想如澶淵之盟那樣用銀絹換取和平已經不可能了。
但由於作者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熱愛,對侵略成性的驕虜無比痛恨,作者在主觀感情上不願意接受這個嚴酷的現實。所以,作者對寇準功績的讚揚,也是希望能有像寇準這樣的忠臣力挽狂瀾,也寄託著作者的自勉和身世之感。作者對真宗的歌頌,也是對高宗的激勵,因為曾御駕親征的真宗,比起一味逃跑的高宗畢竟大不相同,結果也不一樣。
對真宗親征澶淵,作者在詞中極力誇張、鋪敘,熱情地、形象地描繪了天子御駕親征的儀仗之盛,威儀之大,恰與欽宗的畏縮逃跑構成鮮明對比,一揚一抑,從側面對欽宗作了委婉的批評。
作者簡介
李綱(1083年~1140年)宋代大臣。字伯紀,祖籍
邵武(屬福建),居無錫(江蘇無錫)。政和進士,歷任
太常少卿、湖廣宣撫史、
監察御史、
右丞相等職。紹興十年卒於福州。在國危民難時,曾多次上疏攻戰守備方略,反對屈辱求和,力主收復失土,實現祖國統一。在
黃潛善、
汪伯彥等投降派的排擠下,使李綱終不得志。著有《梁溪集》、《靖康傳信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