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喀右翼部

15世紀中葉,元太祖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孫巴圖孟克統一蒙古諸部、繼汗位。將喀爾喀萬戶分封予阿爾楚博羅特和格埒森札二子成兩部。阿爾楚博羅特領內五鄂托克喀爾喀地區,形成漠南內五鄂托克喀爾喀集團。格埒森札領外喀爾喀地區,將其所屬領地全部分封給7個兒子,稱外七鄂托克喀爾喀。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即喀爾喀七旗),分為東、西、中三路,以三汗掌之。其第三子諾諾和偉征諾顏,有子二,長子阿巴泰,號鄂齊賴賽音汗為中路土謝圖汗祖。阿巴泰次子額列克嗣位,號墨爾根汗。額列克有子三,長子袞布,始號土謝圖汗,成為喀爾喀三個封建領主之一,次子阿布琥、號墨爾根諾顏,有子三,長子昂噶海,襲父墨爾根號,次子喇琥里,號達賴諾顏,生本塔爾、本巴什希、色爾濟、札木素、額琳沁五子。三子圖蒙肯、號昆都倫諾顏,其子策凌都倫生一子袞布,皆為喀爾喀中路台吉,隸屬土謝圖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爾喀右翼部
  • 時間15世紀中葉
  • 元太祖成吉思汗
  • 後稱:喀爾喀多倫和碩
清代順治期間,清代乾隆期間,

清代順治期間

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二月,達賴諾顏長子本塔爾攜其弟本巴什希、札木素、額琳沁及侄子袞布,率戶千餘歸附清朝。是年三月,清廷詔封本塔爾為札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統其部,賜牧塔爾渾河及艾布蓋河流域。與內札薩克蒙古諸部並列,詔世襲罔替,稱為喀爾喀右翼部。札薩克駐地在塔爾渾河畔。有爵四,親王一、郡王一、貝子一、鎮國公一。
自本塔爾親王至策思德巴拉吉爾札薩克諾顏,喀爾喀右翼部(達爾罕貝勒旗)王公共傳世襲10餘代,達296年之久。

清代乾隆期間

喀爾喀右翼部位於張家口西北700里,東南京師1130里。東至四子部落界,西至茂明安部落界,南至歸化城土默特界,北至瀚海。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札薩克多羅達爾罕貝勒拉旺多爾濟執政時,向理藩院提出明確指定牧地邊界,以免再發生邊界糾紛和衝突。不久,清廷重新下達追敘邊界線書,並附有地圖。據歷史檔案記載,喀爾喀右翼部牧地邊界和管轄範圍,北與喀爾喀莫日根王旗卓索圖山一棵樹(乾查毛都)查日紅格爾為界;西與茂明安和烏拉特三公旗交界處阿布日勒陶古思、德日斯圖陶海為界;南與歸化城土默特格楚敖包、哈土瑪勒河、陶思圖敖包為界;東與四子部落、烏力敖蘇、白頭花為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