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劇

問題劇

問題劇也稱“社會問題劇”。一種以社會問題為主題的戲劇作品。19世紀中葉歐洲民族民主運動發展時期興起,體現了批判現實主義的文藝思潮。如挪威戲劇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問題劇
  • 外文名: problem plays.
起源,定義,意義,代表人物,易卜生簡介,

起源

戲劇流派的一種。興起於十九世紀中期歐洲民主民族運動高峰時期。其倡導者通過戲劇形象的塑造,提出例如法律、教育、宗教、道德、婦女、婚姻等為人關心的社會問題,抨擊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醜惡和不合理現象。並希望用個人主義的叛逆精神和所謂的道德力量來改善這個社會。體現了批判現實主義的思潮。

定義

問題劇與問題小說相似。或者說戲劇形式模擬非戲劇小說。這個術語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說法。從廣義上看,問題劇包括所有嚴肅的戲劇,因為這些劇都表現人類生活的問題。如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從狹義上講,問題劇屬於現代的“觀念劇”,如易卜生、蕭伯納、高爾華綏等人的戲劇。
薩特說自己的戲劇也可稱為問題劇。只負責提出問題,而不負責解決問題。他借鑑了社會問題劇的很多手法,以比較嚴謹的戲劇手法在戲劇中提出並嚴肅的表現了嚴肅的社會問題。通過扣人心弦的情節進行細緻的探討大膽的揭示。

意義

按照題材分類的一種戲劇類別。主要指反映社會矛盾、提出社會問題的戲劇作品。對其所包容的範圍,有廣義或狹義的不同解釋。J.H.勞森認為:古希臘悲劇是社會問題劇,例如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中提出了一個社會問題:“一個人在無知中觸犯了社會法規也應該負責任嗎?”歐里庇得斯的作品則探討了社會公正與個人意志的關係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W.莎士比亞的著名悲劇、法國古典主義的某些悲劇和喜劇,都可以列入它的範圍。有人還認為,V.雨果的浪漫主義戲劇,也可以說是社會問題劇。這些看法都是對這一類戲劇的廣義理解。狹義的社會問題劇則專指H.易卜生及其繼承者的某些劇作。在19世紀70和80年代,易卜生連續創作了《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這四出戲被後人稱之為社會問題劇的代表作。在這些劇本中,易卜生不僅針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矛盾提出尖銳的社會問題,而且往往讓劇中人物直接討論這些問題,具有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英國的蕭伯納、J.高爾斯華綏,美國的C.奧德茲,都是易卜生或社會問題劇的直接繼承者。
在中國“五四”時期,以發表《玩偶之家》、《人民公敵》的譯本和胡適的《易卜生主義》為先導,掀起了仿效易卜生、創作社會問題劇的熱潮。之後許多作家仍深受易卜生社會問題劇影響。

代表人物

易卜生被譽為“現代戲劇之父”,是繼莎士比亞之後最偉大的戲劇大師。他是歐洲戲劇界取得現代突破的代表人物,對歐洲傳統戲劇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把戲劇用作表現社會生活、討論社會問題的手段,對社會制度及倫理道德進行了揭露和批判。他創作的社會問題劇發揚了戲劇的現實主義傳統,對當時及以後的劇作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易卜生簡介

易卜生於1828年3月20日出生在挪威南部的海港小鎮斯基恩,十五歲輟學離家當藥店學徒,並開始了劇本創作。在第一本劇作詩劇《凱提林》遭到拒絕後他沒有灰心,繼續創作,終於逐漸取得了一些名氣,成為卑爾根挪威劇院的首任駐院劇作家。
挪威劇院關閉後,他被迫失業,於1864年開始了二十多年的國外之旅。期間他創作了《布朗德》、《皮爾·金特》、《青年同盟》等等。1875年易卜生移居慕尼黑並開始了“社會問題劇”的寫作。在《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等劇作里,他把視野投向了挪威的中產階級家庭。1882年寫作《人民公敵》表達了對民主社會的懷疑。
晚年的易卜生重拾自我認知和心理分析的主題,《野鴨》、《海上女人》、《海達·蓋布勒》里自然主義的對話和象徵主義意向混雜,《建築大師》就是這個時期間的作品。《當死人醒來的時候》為他的創作生涯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1906年5月23日,易卜生離開人世。2006年是他逝世一百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