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芳會

商芳會

商芳會,出生於陝西乾縣梁村槐家村,業餘秦腔演員。2002年榮獲陝西電視台“秦之聲戲迷大叫板”二月份周、月冠軍以及年終優秀獎。2004年榮獲陝西省慶祝建國55周年以及振興秦腔20周年秦腔大賽一等獎。2003年至2005年,成功推出了演唱專輯,一二輯。

近年來在西北五省地區多次舉辦個人演唱會,2011年在陝西省文化廳的支持下,在西安市人民劇院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她的嗓音沙啞而渾厚,自然天成,與秦腔獨特的演唱相得益彰,對廣大戲迷有一種特別的磁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芳會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乾縣梁村槐家村
  • 職業:業餘秦腔演員
  • 主要成就:陝西電視台秦之聲年終優秀獎。
  • 代表作品:《三娘教子》《血淚仇
個人經歷,經典唱段,傳奇經歷,唱段視頻,媒體評論,

個人經歷

商芳會,女,漢族,1969年出生於陝西乾縣梁村槐家村,
商芳會商芳會

經典唱段

商芳會演唱過的主要戲曲唱段包括:
1 《序曲》“藝術簡介”
2 《四郎探母》“兒三拜九叩首理當應該”
3 《大報仇》“王哭聲二弟三弟兄難見”
4 《金陵搬兵》“聽花嫂講罷了來路情”
5 《斬黃袍》“進朝來王對你怎樣講”
6 《二堂舍子》“劉彥昌哭得兩淚汪”
7 《搬窯》“寒窯里去兒寶釧”
8 《祭燈》“後帳里轉來了諸葛孔明”
9 《血淚仇》“叫媳婦莫把狗娃打”
10《放飯

傳奇經歷

她被稱為“秦腔超女”,在農村的紅白喜事和城市裡的開幕典禮中,常能見到她的身影。她曾是人們眼裡的業餘秦腔演員,如今她有高昂的演出費用,有追隨多年的冬粉,有明星一般的待遇,成了名副其實的公眾人物。
秦腔”讓她成為明星
商芳會是秦腔圈裡知名的人物,有人稱她為西北地區秦腔愛好者眼中的 “超女”,這位來自陝西乾縣的普通農民引人注目的程度可見一斑。
商芳會
據悉,目前商芳會每年的演出平均300多場。推出的兩張正版碟發行量已超過10萬張,市場上流通的盜版碟數量可能超過100萬張。她無疑是戲曲市場最火爆的明星之一。
商芳會蒼涼悲壯的苦音戲在秦腔界獨樹一幟,而昨日上午坐在記者面前的商芳會卻是一副瘦小的身材,很難想像那些渾厚的秦腔是從這樣瘦小的身體裡“吼”出來的。他的丈夫也是“經紀人”的康彥永笑著說:“還好你們來得早,要不然,她下午就到閻良演出去了。”
商芳會的演出目前已經排到了正月十五,“除夕和初一有人邀她去武漢演出,我們堅決拒絕了,她也該好好過個年了,一年裡馬不停蹄,有時一天幾個場子。”說到商芳會的演出安排,康彥永“痛並快樂著”,看著妻子有人喜歡,他很高興,可妻子一年裡大部分時間都是半夜才休息,一大早又去演出,他也覺得心疼。“別人請她去,經常讓她壓軸表演,一般都到11點左右才開始,回來都半夜了,特別傷身體。”於是他儘量推掉一些演出,可人家不屈不撓,千方百計地托人,找關係,康彥永說:“有的找一個熟人不行,就另找一個,實在是推不掉。”據說,現在要預約商芳會一個場子,需要提前半個月。
但有時候也例外,前段時間,一位孝順的“女兒”前來找她,原來她父親生前最愛聽商芳會的秦腔,於是她專程請商芳會為剛剛去世的父親最後唱一次,當時商芳會的演出排滿了,她到了半夜還是趕過去,她說:“被人喜歡不容易,應該去。”
像“超女”一樣魅力十足
像“超女”一樣,商芳會有廣泛的民眾基礎,然而每年演出300多場、個人正版影碟熱銷10萬張,卻並不能成為被專業人士完全認可的理由。
2002年,商芳會在秦腔比賽中一炮走紅,她的苦音戲蒼涼悲壯,傾情演繹“悲情劇種”秦腔的獨特魅力。在舞台上揮灑的同時,也讓這個從12歲開始跟著村子裡大喇叭哼唱秦腔的女子,從一個戲迷“醜小鴨”飛升為秦腔戲迷力捧的“白天鵝”。
然而,她的業餘秦腔演員身份受到了非議,有人認為她與專業秦腔演員的區別,就好像幼稚園孩童的水平與研究生的水平,沒有專業性可言。問商芳會有什麼感受,她很直爽地笑笑:“我學歷不高,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以前也在意別人這樣說,可現在不在意了,就算我只是個農民,但只要有觀眾喜歡,我就踏踏實實地這么唱下去。”
能這樣想,是因為商芳會的一次經歷。有一年,她去一個縣的小村子,唱完戲就去了村里一小廟,結果訊息傳出去了,十幾個村裡的婦人跑到廟裡去找她,有人真誠地對她說,這輩子能見到她就知足了。“你想像不到我當時的感受,她們這樣對我,我還有什麼可求的。”
商芳會曾開了陝西業餘秦腔演員的先河,2003年推出了自己的秦腔唱段精選影碟,發行當天,西安百年老劇院易俗社門前人滿為患,2000張影碟被搶購一空。陝西省文化廳振興秦腔辦公室主任王軍武也感慨地說,秦腔光碟賣這么火是史無前例的。據說,現在在農村一些地方,市集裡不論是賣蔥的還是賣面的,都喜歡在攤前或店門口放個錄音機,放商芳會的秦腔唱段,來吸引顧客。
她想成立秦腔藝術團
她的“鬚生”唱腔韻味獨特,因為獨特,所以難以複製。她說想成立一個藝術團,通過藝術團將自己的唱腔和特色介紹出去,讓更多的人喜歡秦腔、關注秦腔。
商芳會的原生態秦腔演唱嗓音除了沙啞,也有幾分男性聲音的渾厚。據悉,中國戲曲學院研究所所長傅謹就認為她是用地地道道的傳統秦腔唱戲的人,這也恰恰是目前秦腔界最需要的。
說到未來,商芳會說:“現在有那么多人想聽我唱,可沒有時間,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成立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藝術團,我的大兒子目前也學這個,我想讓更多的人都來關注秦腔。”
有專業人士認為商芳會現象的意義在於,證明了地方戲劇在民間仍然有廣闊的市場空間,而關鍵是要符合民眾的審美趣味。於是,也為業界提了一個問題,是否只有新劇目才有可能得到當代觀眾的喜愛?或許,將傳統和創新有機的結合,方能讓秦腔走得更遠,而不再僅僅為一個“超女”瘋狂。

唱段視頻

三娘教子》改編自明末清初戲曲家小說家李漁的《無聲戲》中的一回。 《三娘教子》馬連良飾薛保、張君秋飾王春娥。明代,儒生薛廣,往鎮江營業。家中有妻張氏,妾劉氏、王氏。劉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僕薛保。薛廣在鎮江,適遇同鄉人,以白金五百兩,托帶回家。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由商芳會演唱的三娘教子選段。

媒體評論

商芳會火了。不到五年時間,商芳會從一個農民變成了在鄉里鄉外聞名的人物,她為民間秦腔事業的傳承做了貢獻,為民間藝術的振興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樣本,這是好事。但我們反過來卻要問,咱的專業秦腔團隊的傳承作用又體現在哪裡?
商芳會三娘教子商芳會三娘教子
有媒體報導的一項有關戲曲資源現狀的調查結果顯示,1983年以來,陝西有一家專業劇團總共排了17部新戲,但每部戲的演出不超過20場;還有一個戲曲專業單位,1983年以來創作了40多部戲,但每部戲的演出都沒有超過40場,投入與產出很不成比例。同時,相當一部分專業演員依靠各種政府獎項走近高層次的城市觀眾,而大量的觀眾卻很難看到秦腔
為什麼像商芳會這樣的民間戲曲演員在保護與傳承地方劇種方面的特殊作用會得以凸顯?恐怕與大劇院在“改革創新”的道路上丟棄了自己原有的劇種風格有一定關係,正如一位戲迷所言,“把秦腔推向不斷成長的新生代,推向更廣的地域和人群,是秦腔專業人士的職責之一。可是,這種推廣的基礎是什麼?為了吸引年輕觀眾,秦腔樂隊不斷加入西洋樂器與音樂元素,在表演中也摻入了一些現代的舞蹈元素。為了吸引外地觀眾,對部分念白、唱段進行了大眾化的處理,儘量讓不懂或聽不慣陝西方言的觀眾能夠勉強接受,可是,對於老戲迷,這樣做的效果又如何呢?還不如一個農民選手的個性化處理!”也許商芳會的秦腔並沒有專業人士說得那樣技藝高超,但她受歡迎,或許正是反映了老百姓對秦腔傳統唱法進行創新的認可,因為她來自民間,更清楚普通戲迷的審美標準與觀賞需求。
秦腔改革不是不可以,只是改革後的秦腔需要百姓贊成,請百姓來當裁判,而不是進了貴族劇場就夠了。專業院團和演員,是否也可以研究老戲迷的欣賞標準與口味,以此為基礎進行改革和創新,否則真可能會陷入老戲迷不喜歡、外地人不接受的境地,就好像蹩腳的外語,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聽不明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