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火燒是古代百姓祭神的食品,它以麵粉、紅糖和花生油為原料,精揉細做,大如碗口,厚若盤碟,香醇酥甜,風味獨特,膾炙人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河糖酥火燒
- 主要食材:麵粉 豬肉
- 分類:中餐
- 口味:鮮香
發展歷史,品質特點,製作技術,產銷及發展前景,
發展歷史
說起這種糖酥火燒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在清朝或者更早的時候,一擅長製作各式糕點的謝氏人家自外地遷至龍桑寺石家村落戶,便在家裡開了一家點心作坊,後沿襲傳至第四代孫謝思三時,他和鄰村邱家的妹夫李登翠合夥在龍桑寺街東頭開店,兩人就將月餅和酥皮點心的製作技術整合升級,製成了既具有月餅香甜味道,又具有酥皮點心酥軟特點的糖酥火燒,加上一年四季又皆可食用,於是,這火燒的美名越傳越廣,直至今日。
龍桑寺糖酥火燒是商河縣傳統名吃,於清末中期由龍桑寺一家謝姓點心鋪首創,後經龍桑寺“民國糕點鋪”以酥皮糕點為基礎改進而成,工藝流傳至今。在舊中國,多災多難的老百姓為了祈求神靈保佑,將所有的企盼與虔誠,都揉進一個個酥火燒,相傳祭神之後食用可"治百病"。凡是離家外出的人家,祭神時都要多烙一些,帶著上路,既是途中食品,又保佑一路平安。 到清代,便發展成了節日食品,以圖吉利。"七七"事變前,費城宗魯街王德勝家生產的酥火燒最負盛名。1941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一日羅榮桓將軍帶領一一五師子弟兵,到了費縣薛莊鎮聶家莊。羅將軍名震四方,抗日軍民無不敬佩。聶家莊村民烙酥火燒慰勞羅將軍和子弟兵。羅將軍吃著香甜酥軟的酥火燒讚嘆不已。並說抗戰勝利了,要把酥火燒推廣開,變成沂蒙山區的傳統名吃"。薛莊鎮的酥火燒,一直保持其傳統風味,1983年,回鄉探親的台胞王坤德先生,吃著美味可口的酥火燒,說:"40多年了,又吃上家鄉的酥火燒,太美了。現在以龍桑寺鎮正宗“少得利”火燒店為最佳。其做工先進,口味獨特,具有酥、香、軟、脆的特點。在解放前只有龍桑寺經營,其產品僅有錢人家享用。建國後商河縣人民政府和龍桑寺鎮人民政府都十分重視這一傳統名吃的繼承和發展,在人力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支持,以保證其技術延續。經過不斷發展,現全縣龍桑寺糖酥火燒製作業戶有50餘家,每家日產量均在100公斤以上。
品質特點
糖酥火燒質量上乘,特點明顯。與其它同類產品相比,有獨到之處。正宗的糖酥火燒形如滿月,黃酥油亮,外型美觀,香氣芬芳,酥而不碎,焦而不糊,嫩而不生,醇香可口,酥、香、甜皆備。近幾年在配料方面也有很大改進,如配料中增加一些花生米、核桃仁、青紅絲等,使糖酥火燒的味道更加鮮美,加之糖酥火燒經濟實惠、易於存放、攜帶方便,因此,倍受民眾青睞。
製作技術
糖酥火燒主要以麵粉、油、糖作原料,製作精細講究,即先將麵粉在鍋里用油炒煎,始出後加香油調料,這稱為酥。把和好的成擀成餅,抹上酥,再抻拉成條,製成多層皮,包上糖餡後放在爐上烘烤。過去傳統的烤爐十分别致,下面是一個支起的大平鍋,平鍋上面蓋一鐵鍋蓋,鐵鍋蓋上面有三個鐵鼻,呈三角形,用三根長鐵鏈拴住,系在一根槓子上,利用槓桿原理可吊起鐵鍋蓋,並根據需要隨意升降和移動。烤製糖酥火燒所用燃料一般是劈好的木材。烤製糖酥火燒時,先將劈好木材放在鍋蓋上麵點燃,後將木炭火取出一部分放到平鍋下面,並不斷添加,以保持鍋面所需的溫度。然後把做好的火燒放在平鍋上面,移動鍋蓋壓在平鍋上面,將火燒加在中間,兩面烘烤。用這種方法烤製糖酥火燒掌握好火候十分重要,火太旺容易烤糊,並可能夾生;火太弱烤出的火燒不脆不酥。只要把握住火候,烤出的糖酥火燒顏色淡黃、香氣四溢、味美可口、酥甜香脆,獨具特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糖酥火燒在製作上,又有新的發展和創新,製作工藝不斷翻新,配料更加改進,生產效率極大提高,其口味也更加甜酥香美。
產銷及發展前景
糖酥火燒物美價廉,既可招待賓朋,饋贈親友,又可作旅遊食品。當地賓館、招待所、飯店均把糖酥火燒作為招待貴賓的主要食品。來商河出差、旅遊、探親的客人,也以品嘗糖酥火燒為快。現在糖酥火燒產銷兩旺,各糖酥火燒鋪生產的火燒均在當日銷售一空。據統計,全縣糖酥火燒年產量在260噸左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對糖酥火燒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糖酥火燒的發展前景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