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期刊(廈門)

《商學期刊(廈門)》本刊是廈門大學商學會在廈門編輯並發行的,1937年2月,商學會將他們研究商學的結果付梓問世,以供學術切磋之用,陳德恆為刊物作序。刊期不詳,經濟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學期刊(廈門)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7年
  • 出版地:廈門
人員編制,辦刊宗旨,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魏錫熙、董家溁、蔡喆生、朱博能等人曾為刊物撰稿。

辦刊宗旨

刊物以研究商學、交換知識,團結精神、同意見解為旨趣。

刊登內容

主要包括國內外有關經濟政策、商業金融問題的學術研究論文等。孔祥熙題寫刊名。
在陳德恆為刊物所作序言中,提出希望學生們進校學習,不應只追求文憑、應試,而是要多讀課外書、觀察自然界、調查社會實況,踏實多做課外學問,並鼓勵他們多做學問,多寫文章。
刊物曾載有《中國國際收支之平衡》、《英美法貨幣協定之檢討》、《我國及歐美各國抵制傾銷述略》等文章,關注國際金融局勢、商業競爭以及國際貿易理論,並就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在傾銷中應採取的策略等內容發表看法。還有《我國佃農的形成與其分布(附表)》、《我國歷代政府會計制度之演進研究(附圖表)》類學術研究文章,回顧了中國經濟制度、勞動階層的發展史。
此外,商學會關注國家財政經濟設施,對新貨幣政策,所得稅、遺產稅徵收,及舉辦各省糧食調查統計等問題都做了精密研究,如王蘊玉的《所得稅概說》、侯仲桓的《遺產稅的研究(附表)》等。葉綠水在《中國銀行制度之改進》一文中詳細介紹了各國銀行制度,繼而就中央銀行的地位、職能進行一一解讀,還在建立縣鄉銀行,完善地方銀行制度方面提出詳細建議,並按照工商、農業等類別劃分了各類銀行的業務種類,其文中還包含我國銀行與外商銀行的比較表,內容豐富詳實。
此外,還有《廈門錢莊業之鳥瞰》、《廈門典業概況》等文,對廈門錢莊業、典當業的情況作相關介紹,《國內大城市之失業工人及工資統計》一文亦有著豐富的數據和資料價值。
該刊物對了解廈門大學商學會在研究中國商事方面所做的研究與努力,以及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建議等方面有著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化傳統

附:發刊詞(蔡喆生)
廈門大學商學會成立以還,瞬將周歲,幸賴本會會員本合作精神,黽勉匪懈,基礎得以粗奠,同人等復恐此粗奠之基礎未能日臻鞏固,深願藉學術之探討,收切磋之功效,以謀精神之團結,見解之統一,本此微旨,爰敢不揣檮昧,竟有刊行商學期刊之舉。
際茲國步艱危之秋,反屬國民,固應披堅執銳捍衛社稷,不宜災梨禍棗徒尚空談,第同人等不敏,竊思欲挽狂瀾於既倒,拯國家於危亡,財政經濟之設施,殊不能不顧,而如何設施之研究,亦未可偏廢。邇者我國政府實行新貨幣政策,籌征所得稅遺產稅,及舉辦各省糧食調查統計,確係刻不容緩之救國大計,吾儕對此重要工作,果能加以深切之探討,精密之研究,一得之愚,未始不足為涓埃之助,殊途同歸,各致其用,是即國民一份子應盡之救國責任,抑亦本刊刊行於國難期中之徵意也。
同人等學識簡陋,管窺蠡測,冒昧問世,貽譏大雅,自所難免,惟拋磚引玉,私衷所期,海內賢達,進而教之,則幸甚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