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諸侯

中央政權與各附屬國之間的聯繫較為鬆散:商王對參加聯盟的附屬國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屬國基本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除對商承擔應盡的義務外,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還經常與商處於戰爭狀態。 商朝時,國王並不能決對支配各附屬國,各附屬國基本上是各自為政,有很大的自主權。商朝中央政權對商族地區的管理相當嚴密,對各附屬國的控制力度相對薄弱。商代的國王與後世的君主有著較大的差別,商王事實上是內外服聯盟的首領。 周朝時周王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以都城為中心的附近地區被稱為王畿,由周王直接統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諸侯
  • 社會地位:皇親
商代的附屬國與西周的諸侯國的對比,相關國家,共國,阮國,黎國,孤竹國,其它,

商代的附屬國與西周的諸侯國的對比

商代的附屬國與西周的諸侯國的不同主要表現在:①商代的附屬國是聚族而居,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西周新興封國已開始打破商代附屬國的血緣界限,人口結構複雜,由周人、土著居民、外遷殷人以及其它附屬國的部族混合而成。②商代的附屬國居於邊地;西周主要的新興封國地處要衝,與保持原有狀態的血緣方國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③商代附屬國的統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領;西周新興封國的統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親等,與王室有著密切的聯繫。

相關國家

共國

共國,亦作恭國,是商朝時期的一個諸侯國(今河南輝縣),後因侵犯周的都城宗周(今陝西西安)而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討伐,被滅國。共國滅亡後,其子孫以原國名為姓氏,稱共氏。

阮國

季封受商王封疆於今甘肅涇川一帶,稱阮國。商朝未,天下亂,密人侵犯阮國。周文王姬昌興兵伐密,阮國歸於周室譜上記載,皋陶的裔孫有人在商朝時期建立阮國,在今甘肅涇川一帶。商朝末年,周文王攻滅阮國,原阮國的貴族為紀念故國,便以國為姓古種族名。又作昆夷﹑串夷﹑畎夷﹑犬夷等。即犬戎,西戎的一種。相傳殷周時,混夷很強,是殷周西邊的勁敵。周文王﹑穆王與之進行過戰爭。

黎國

黎,商代有兩個諸侯國都叫黎國,一個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一個在今山東鄆城縣西,這兩個黎國的子孫,後都以國名為姓,稱黎氏大致說來,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

孤竹國

孤竹國興於殷商,衰於西周,亡於春秋。從立國到滅亡存在約940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660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554年(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商朝在北方的重要諸侯國;後386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660年)是周朝的異姓諸侯國,處於燕國控制之下,政治地位下降。

其它

夏之有扈氏國,這是戶縣地區建置最早的方國,也是“戶縣”地名的由來。商時為崇國,周作豐京,春秋為扈國,秦代改“扈”為“鄠”,西漢設定“縣”,歷代延續,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在縣治西50華里之百里鎮。密須國在商末時為周原西北部的一個強悍部族。公元前1057年為周文王所滅。武王克商後,封同姓諸侯,建立密國,後又為周共王所滅。今百里中學後院據說是原密須國宮殿的遺址。離遺址東2里許的爛泥灣有密須公墓,洞山有一龐大的西周墓葬群,甘肅省最大的西周銅鼎就出土於此。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時期古共國之後,屬於以國名為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