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犧支(1887—1924),湖南慈利人,土家族,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參軍,任湖北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一標第一營士兵,後由副目、正目升至排長,先後參加蔣翊武組織的群治學社、振武學社和文學社等革命團體。為人樸實,辦事穩重果斷,雖從事革命活動而不動聲色。1911年滿清政府為防範川漢鐵路保路風潮革命黨人起義,調派第四十一標第一營出防宜昌。武昌首義成功後,宜昌軍中以唐犧支為首的文學社黨人聯合共進會黨人和地方人士商討起義,在1911年10月18日光復宜昌,隨後攻打荊州,為辛亥革命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1924年因病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犧支
- 國籍:中國
- 民族:土家族
- 出生地:湖南省慈利縣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24年
- 職業:革命家
- 主要成就:領導辛亥革命宜昌起義及攻占荊州之役
宜昌起義,荊州之役,人物故居,
宜昌起義
唐犧支(1887—1924),湖南慈利人,土家族,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參軍,任湖北新軍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一標第一營士兵,後由副目、正目升至排長,先後參加蔣翊武組織的群治學社、振武學社和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宜昌居武漢上游,扼川鄂咽喉,是湖北省西陲重鎮,又是川漢鐵路分公司所在地,路工有數萬人,革命黨人都注目於此。1910年胡冠南、嚴紹陵等在宣昌組織了公益會。這些,都為革命運動的展開打下了較好的民眾基礎。保路風潮掀起後,共進會領導人張百祥等親至宜昌,在工人中進行組織和發動,又與胡紹堯等人的公益會取得聯繫,在四川會館成立了川漢鐵路研究會。同月,湖廣總督瑞澂為了防範革命黨人起義,調派武昌新軍第四十一標第一營和第三十二標第二營兩個隊,駐防宜昌一帶,以資彈壓。文學社在這非常時刻討論了應變計畫。1911年9月12日舉行了代表會議,制定了調赴宜昌等部新軍的發難計畫:“現四十一標一營開宜昌,請唐犧支負責設法與己防四川之三十一標曹子青、胡冠南及三十三標葉正中聯絡,謀占宜昌。”從此,負責文學社的唐犧支與共進會的胡云龍等,肩負回響武昌起義重託,在宜昌積極準備。他們與武昌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將文學社、共進會所制訂的行動計畫及時報告武昌。蔣翊武與唐犧支共商策應,並設法通知入川軍隊。當時,駐宜昌附近巡防營的兩千多人,外加水師,均對新軍秘密監視。管帶戴壽山極其頑固,與巡防營統領加意防範。但由於民眾基礎較好,再加上傾向革命的新軍力量漸多,使得這一地區的起義一舉成功有足夠把握。宜昌舉義是以新軍為主,聯合警界、學界、商界共同進行的,陣線比較廣泛。10月13日宜昌的新軍得到武昌起義成功的訊息後,唐犧支與胡云龍等代表軍界,即與公益會領導人、 警界代表嚴紹陵、學界代表唐人瑞、商界代表李春徵等互相聯絡,準備舉事。10月14日在宜昌東山寺召開秘密會議,分配任務。宜昌清軍巡防營統領崇歡見勢不妙,藉口援助瑞澂,率其一部逃竄,新軍駐防營管帶戴壽山、隊官施化龍等亦知軍心已變,棄軍遠避。舉義的條件已完全成熟了。10月18日晨,唐犧支等人在李春澄寓所商議舉義問題。會議剛剛結束時,宜昌知府金世和竄入室內,邀李春澄出去,詢問大家在這裡乾什麼。李春澄說明革命大義,金世和就攜著李春澄的手走出去了。大家擔心發生意外事件,唐犧支就一邊派人遙探,一面將四十一標秘密布置在荊宜施道行署附近,另派兵一排在宜昌府側,並於各城門要地分派哨兵。各部到達後,即派人到川路彈壓局索取子彈。守局管帶楊正坤逃匿,局儲彈藥遂全為起義部隊所有,道、府投降。宜昌即在當天宣布反正。翌晨,全城高懸漢幟,商民歡呼,府縣以次,相率歸順。1911年10月19日宜昌各界召開會議,推舉唐犧支為司令官,將舊鎮署改設司令部,下分參謀、軍需、庶務、糧台、執法各處。唐犧支派各員分赴所屬各州縣,勸令反正,及令繳銷清廷舊部人員偽印,頒發新印等事,各州縣均望風回響。宜昌光復後,在宜昌城裡的滿族人都先後被釋放。唐犧支以人道主義為重,除將有敵對之舉的參將倭和布及逃跑的偽統領崇歡家屬處以死刑外,其餘願投降者均免死刑。
宜昌起義成功後,唐犧支致電並派人勸說施南的陸軍第三十標三營管帶李汝魁,促李汝魁反正。並派稽查員張渭賓前往招撫,宣布起義宗旨,以運動陸軍回響為目的。李汝魁知大勢已去,也先後易幟反正。宜昌司令部成立後,致力於擴編新軍武裝,除了把起義部隊改編為新軍外,另派專人為募兵委員,將部隊擴建為兩標,以應開展革命戰爭的需要,並吸收了川漢鐵路有革命大義的北方工人一千多人。川漢鐵路工人參加宜軍攻占荊州,曾為國際工會所注意。為了阻止入川的端方東竄,司令部特地加強巴東防務,派哨兵進據巫山府要道,盡力扼守上游,並支援川隊起義。與此同時,司令部又整軍經武,集中力量進圖荊州。
荊州之役
宜昌起義成功,不僅使武漢革命軍解除了隱患,而且還使盤踞在荊州之敵完全陷入革命勢力包圍之中。荊州一向是旗兵駐防的戰略要地。荊州控制兩湖,荊州不解決,則宜昌無門進出。當清軍南下武漢時,襄陽道喜源曾計畫聯合荊州駐防旗兵側擊武漢。此時,漢口已被清軍所攻戰,革命軍與清軍雙方正在爭奪漢陽,宜昌革命軍在這樣的情勢下進圍荊州,不僅是攻圍下游所必需,而且還可解除清軍對武漢的威脅。因此,宜昌司令部在派兵扼守上游的同時,又多次遣人入荊州,傳檄荊州將軍連魁等,促其歸順。檄文特別申明:“革命不過推翻君主貴族,建立民主共和,普通旗人,概無仇視。” 11月4日唐犧支派參謀關克威率兵一營直入當陽。當地百姓大開城門,迎接入城。荊州一隅,多次派員招撫,迄不奉命。唐犧支厲兵秣馬,以圖攻擊。準備就緒,即開會協定進攻荊州的具體部署,以清除負隅頑抗的荊州守敵。11月19日拂曉,司令部派人偵察敵情。獲悉荊州外圍的八嶺山、萬城堤等處,有駐兵防守。唐犧支得到這個報告後,知道晝攻無效,決計夜襲。即選擇夜間攻擊的目標,頒布命令,以管帶鄧金標、參謀胡冠南率兵士一部於19日夜12時向八嶺山襲擊。此部擊潰了荊州外圍八嶺山至秘師橋一帶主力約兩千人。11月 23日夜,歐陽超又率一部偷襲了萬城堤敵營,將敵逐至梅花橋。至此,八嶺山和萬城堤都落入革命軍之手。11月25日拂曉,革命軍進攻梅花橋敵陣,將敵壓縮在戴家灣西南山地及秘師橋一線。此時,關克威已克荊門,截斷襄陽與荊州的通道。唐犧支得到這些情況後,就在當夜開會商定於明早發動總攻擊。11月26日拂曉,部隊剛剛行動,敵左都統恆齡卻集中了三千人進撲革命軍梅花橋陣地。歐陽超部因寡不敵眾,勢頗危急。好在八嶺山鄧金標部已從側翼出擊,一鼓擊潰敵人的戴家灣西南陣地。進攻梅花橋之敵後路既被切斷,再也不能退入西門,只好據守東門外草市一帶陣地。濱江的沙市,同時亦被喻洪啟部占領。 這一仗,總共殲敵六百多人,大獲全勝。沙市被革命軍占領後,革命軍士氣更加高昂,爭先殺敵,將敵軍壓縮在荊州城內,杜絕糧草進入,並不時襲擾敵營。連魁向滿清政府告急說:“城池被困,餉糧已絕,子彈告罄,城數萬生靈,危在旦夕。”要求漢口抽兵來援,“遲則無濟”。最後,清軍不得不託外籍教士出面磋商條件,請革命軍派代表進城議和,喻洪啟報告唐犧支,唐犧支立即指出:“進城議和近於弱,歡迎將軍近於諛,二者切勿行!12月8日湖南西南西北路安撫使王正雅奉湖南都督之命率湘軍至沙市,有眾一千七百多人,革命軍聲勢更加旺盛。唐犧支認為當時漢陽剛剛失敗,敵勢益張,雖然交通線被割斷,但恐日久生變,復於12月9日率各營隊向南門開炮轟擊。並命沈岳喬參謀督率鄧金標、歐陽超二營,合攻兩門,張鵬飛參謀會同王正雅統帶之湘軍,徑至北門,使用雲梯及布袋實土,為登城之計。各部一致行動,向荊州城發起總攻擊,激戰一晝夜,敵人糧盡彈絕,無力頑抗。12月10日左都統恆齡在旗民責罵聲中舉槍自殺斃命。將軍連魁及右都統松鶴不得不請比利時教士馬修德、英人葛雲森等向革命軍洽降。12月18日唐犧支核定降款六項,率軍進入荊州城,荊州遂完全入於革命黨人之手。唐犧支欲占荊州之時,駐紮在沙洋的安襄鄖荊招撫使季雨霖的參謀施化龍獻議:“唐犧支尚未克荊州,率隊往沙市,聲言增援,實則籌一筆巨款,或可收編唐軍。”季雨霖採納了他的意見。在荊州攻克之後,委派施化龍這個逃官作為援荊總指揮。施化龍的挑撥離間之計,對文學社是一個極大挑釁,幾乎鬧到分裂的地步。在武昌方面也有種種傳說,對唐犧支大為不利。黎元洪先後派丁仁傑、江炳靈到荊、宜視察後,才在給唐犧支的電報中說到:“足下全副精神經營荊、宜,勇敢仁毅,鄙人素所欽佩,所傳種種,不勝詫異,對足下豈有歧視!”唐犧支致武昌電中表示:“苦在士兵, 功歸長官,竊以為不可。”革命軍攻克荊州後,唐犧支積極籌備成立軍政府,並請示北伐,特從荊州沙市軍中挑選勇敢善戰的將士約一標為北伐第一軍, 由董原超帶領,從沙市出發,奔赴襄陽,準備進攻河南。後因為南北議和告成,北伐軍隊回原地駐紮。荊州光復正值陽夏危機,荊州遠離武漢,湖北軍政府無暇顧及。黎元洪特任唐犧支辦理荊州善後事宜,並命令節制荊州、宜昌、施南、鶴峰四屬軍隊以及民事、財政事件,改設荊宜鶴總司令部名義。南北停戰協定達成後,所有民事財政,應各有專司,不便兼顧,所有總司令部名義也應取消。1912年2月昌、荊州唐軍改編為鄂軍第七鎮,仍由家父統制。湘、鄂軍第七鎮改為師,唐犧支亦由統制改為師長。同年9月唐犧支同其他師長一起由袁世凱政府授予陸軍中將、勛二位。10月唐犧支即電黎元洪“職師擬以10月底為實行取消期限”。黎元洪回電稱:“師部人員及退伍士兵,一日未儘快安置,該師長即日不能去。”同年底,唐犧支離開軍職,從宜昌到武漢,再赴北京就將軍府咨議職。然後,回慈利家鄉居住。1913年3月宋教仁被袁世凱派遣刺客暗殺,唐犧支憤慨不已。二次革命後,唐犧支考慮到國內不能存身,便前往日本,住在北豐島郡。袁世凱稱帝後,唐犧支聞訊,憤然回國,意欲舉旗討伐袁世凱。袁世凱斃命後,黎元洪任大總統,幾次電召唐犧支,唐犧支思之再三未行。1917年唐犧支任湘西靖國援川司令官。1918年改任湖北靖國聯軍招撫使。出川時取道桑植洪家關,在此結識賀龍,同時邀賀龍回家鄉三官寺一住。此後二人過從甚密。
1919年柏文蔚在施南任靖國聯軍總指揮,邀請唐犧支任參謀長,1921年陸軍大元帥孫中山任命唐犧支為湖南討賊軍司令官。此時,唐犧支在家鄉居留時間較久,一度兼任慈利團練局長,對開發家鄉自然資源頗具雄心,且設計了開發藍圖。當時,以北山、磺場和淚湖為慈利三利,很有開發價值。唐犧支發起組織溥利公司開發磺場,又計畫在竹葉坪淚湖泄水處橫築一堤,使湖水不致於涸,在湖水淺處種蓮、菱,深處養魚。1922年陸海軍大元帥孫中山電召唐犧支赴廣州任別動隊總司令、湖南勞軍使。行到永州,適黎元洪再任總統,唐犧支應召入京,與孫道仁同授將軍府將軍另兼湘軍駐京代表。1924年3月唐犧支在北京因病逝世。
人物故居
2010年11月湖南省慈利縣文物局將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的唐犧支故居已被納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行列。唐犧支故居位於三官寺土家族鄉三坪村十二、十三組,現存房屋建築面積占地約三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