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窯址歷史,考古發掘,1995年階段成果,2012年階段成果,2015年階段成果,出土遺物,保護單位,
窯址歷史
唐桑園窯址位於陝西省富平縣宮裡鎮橋北村桑園(三園)堡西50米。唐桑園磚瓦和青陶藝術建築構件窯址(簡稱桑園窯址)。桑園窯燒制歷史史料無載,1982年春,當地村民取土時發現,據出土文物形制,尺寸及致理和窯址的較大規模等顯示出為當時唐代官窯。推算始建於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為唐中宗李顯建築定陵時,即唐睿宗景雲元年,至唐乾符元年(874年)唐懿宗李凗建造簡陵止。但唐貞元十四年(798年)唐德宗對唐八陵進行重修。據《陝西省志·公路志》載:“時東西驛道暢通,省祭陵時節宮庭車水馬龍。”且橋陵出土的蓮瓣瓦當和此窯址出土的蓮瓣瓦檔紋飾、直徑等相同,可見重修八陵時的建築均在該窯址燒制等。
考古發掘
1995年階段成果
該窯址首次進入學術界視野是《富平縣宮裡發現唐代磚瓦窯遺址》一文的介紹,該文刊登在《考古與文物》1994年04期上。1995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又對該窯址進行了調查和局部發掘,其中的一組兩座窯爐出土了鴟吻、獸面脊頭瓦等唐代高等級建材。考古人員認識到這片窯群應與唐定陵及其陪葬墓的營建相關,屬於官窯。2006年桑園唐代磚瓦窯址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階段成果
2012年,在唐陵大遺址保護考古項目的定陵陵園大規模勘探中,對該窯群也進行了詳細的考古勘探。探明在定陵西南側0.9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十三組共495座唐代磚瓦窯,每組窯群多者40~50座,少者數座,除個別為平面曲尺狀分布外,大多呈兩兩相對、南北方向延續的布局,相對的兩排窯間為長條形的操作通道。
十三組窯的主操作通道為一條南北向長條形的壕溝,寬近4米,完整長度根據勘探判斷在70米到300米。通道東西兩側為相對分布的窯爐,即文獻記載的“穿掘為窯”。窯門外有堆放的草木灰或原本堆放草木灰的淺坑。
窯爐皆為馬蹄形半倒煙式饅頭窯,已發掘的窯爐可分成兩類:一類形制較大,大部分保存有窯壁及其以下部分,頂部均不存,窯床長、寬皆3米多,床後壁下部有五個吸菸孔;另一類形制較小,保存基本完整,窯頂尚存,窯床長、寬2.5米左右,後壁底部有三個吸菸孔。前者窯室內堆積出土了大量帶泥坯的磚,據此分析,其建築系從地面開挖大坑,然後向四周擴挖成窯室、火膛等,並向後部掏挖出煙囪。燒前應從頂部裝窯,以泥磚坯砌出窯頂。這些帶有燒結泥坯的長方磚,系頂部砌磚。形制較小的窯爐,完全是從操作通道兩壁掏挖而成,裝窯和出窯都從窯門進出。兩類窯的窯壁上都留有擴挖或掏挖的工具印痕跡。
此外,部分窯爐的窯床上還留有裝窯形成的印痕,印痕顯示長方形磚在窯床上南北向成排擺放,排距約5厘米。在個別窯爐窯壁上有刻畫的文字,可識別的有“王”“亳”“九”“論”等;還有小兔等紋樣,或是工匠建窯時的即興塗鴉,他們的隨性之作,卻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2015年階段成果
2015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在對富平桑園窯址進行的又一次考古發掘中,新發現了兩組東西向分布的窯爐組,共發掘窯爐 48座,同時還發現了窯場兩次使用的證據。這些新發現進一步深化了此前對於桑園窯址的使用、規模與布局的認識。
新發現的兩組窯爐大部分是全部由生土掏挖而成,窯頂也是生土掏成,不用人工砌築窯頂。通過發掘,考古專家判斷這兩組窯爐是以燒瓦為主要職能,這也與整個窯場職能分區相契合。同時,在窯場側北側,第十二組窯和第十一組窯,通過發掘發現這一區域是以燒磚為主要職能的區域,在第十二組,發掘揭露出兩座窯爐,體量巨大,為歷年發現之首次。窯室內部壁面鏟修平整,顯示了高超的築窯技藝,該窯爐還保存了窯頂箍磚的痕跡,為此前推測窯頂的加工工藝與形狀提供了可靠的證據。在該區域出土的磚中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手印磚比例的提高,所占比例高達2.7%。據了解,手印磚是唐代典型的建築材料,出現於中宗時代,到玄宗時代逐漸大行其道。
出土遺物
出土遺物以磚為主,有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三種。正方形的磚邊長36厘米,厚6厘米,有連花紋和素麵兩種,數量較少,各單位均有發現。長方形的磚寬16厘米、長36厘米、厚8厘米,表面有繩紋或手印紋,各單位均有發現。梯形的磚寬16~17厘米、長36厘米、厚8厘米,該類型的磚小端均燒結成釉質,平面附著有燒結的粘接泥皮,系窯頂砌磚。
瓦有少量出土,外素麵,內布紋,均殘破。各單位均有出土,尤其在窯床上者為多。
保護單位
2003年9月24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12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立(省保)標誌碑。
2006年桑園唐代磚瓦窯址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