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成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
個人履歷,個人事跡,早年,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離休後,個人榮譽,
個人履歷
1928年唐成儀高小畢業後因家庭困難失學,先後在外僑印刷裝訂所、汽車服務加油站學徒,工余時通過上海開明函授中學講議社自學。
唐成儀
![唐成儀 唐成儀](/img/c/091/cGcq5SM3gDNkZ2NiVGOhZDNiBjZhRmZ0UDOjR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1931年2月,唐成儀入中國海關總稅務署統計科造冊處(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Statistical Department, Printing Office,)學徒,同時在環球中國學生會英語專修夜校學習英語,同年11月參加了上海市民抗日義勇軍。
1934年2月進上海雷氏德科技教育學院夜學院(Henry Lester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Evening Institute)原動力工程系(Course A: Motive Power Engineering. Dean:Lillian Bertram, Chief-Enrollment: A. E. horton)學習,肄業。
1937年4月唐成儀轉入國立滬江大學滬東公社自動車工程駕駛維修研習班實習,5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8年4月,進抗大第四期五大隊五隊學習。他當年7月入黨。當年9月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電影團任幹事。1939年1月,調到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茶坊兵工廠任生產管理員、廠黨支委。同年7月,隨軍工局組建的工人行軍營開赴晉東南,任“工兵營”第八連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同年10月調到(簡稱“軍工部”)工程處工作。
1940年11月,唐成儀受軍工部派遣幫助籌建尖廟機器製造廠,任廠技師、廠黨支部委員。1942年1月尖廟機器製造廠撤銷建制與其他工廠合併,他調回軍工部。
1946年6月唐成儀任軍工部潞城宋村機器製造廠(軍工部兵工十二廠)廠長、經歷、工廠管委會主席。
1947年1月,唐成儀被調到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擔任工業顧問兼邊區政府主席楊秀峰的秘書和譯員,同年6月任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駐羊角溝辦事處副主任(專員);1948年2月,任華北財辦軍工部技師、技術研究試驗所所長。
1948年6月,他被調到中央軍委總後方勤務部工作,初任兵工軍械參謀組長,後任組織、計畫、動員處副處長、處長。
1950年夏,唐成儀被派往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戰役法專修班受訓,1951年秋結業。
1952年8月,唐成儀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蘇聯大使館商務參贊(公使,軍委總後勤部代表)。
1954年1月,唐成儀任總財務部工廠倉庫經費局局長(軍職);1955年夏授上校軍銜;1957年初任總後勤部財務部副部長;1959年11月軍委肖華副秘書長辦公室駐總後勤部黨委聯絡員,授大校軍銜。
1961年9月唐成儀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學習,次年7月第四期速成系畢業後,任軍委總後勤部第一物資計畫部副部長;1963年2月,任總後勤部司令部副參謀長兼工廠管理局局長(軍職,行政9級),1965年7月任總後勤部工廠管理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中唐成儀受到誣陷迫害、關押審訊、抄家逼供,遭受長達三年的時間裡輾轉山西洪洞、襄北等地實行監督勞動改造。1971年10月平反後他調回總後勤部黨委辦公室簡報組任組長工作;1972年5月,任總後勤部司令部副參謀長。
1974年秋冬在“批林批孔運動中”因“個人恩怨” 受不公正待遇,1976年9月以 “特嫌”為由調任總後技術裝備研究院副院長,主管科技工作,直至1983年初離休。
1983年1月離休以後。
1985年,唐成儀先後被聘為中國軍事工業史資料徵集領導小組顧問和晉冀魯豫區軍工史料編審委員會顧問,1991年被聘國防科工委華北解放區軍工史編纂顧問,1993年1月被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後勤史編審小組成員,1998年3月被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後勤史編審委員會委員。
1976年11月在新疆孔雀河畔
![1976年11月在新疆孔雀河畔 1976年11月在新疆孔雀河畔](/img/f/7ff/cGcq5iM0IjY0QWY4YjMkdjM2QWZ0IGNjJ2M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個人事跡
早年
1932年2月唐成儀參加支援第19路軍87師156翁紹垣旅留守寶山,3月調災民收容所任佐理員,5月參加上海市民抵制日貨運動的“鐵血鋤奸團”,8月獲市聯會銀質獎章。
1935年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抗戰時期
1937年5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8年3月經上海中共地下黨組織介紹,他離開上海,取道香港,經廣州、武漢、鄭州、西安到達延安,進抗大第四期五大隊五隊學習。當時抗大第四期五大隊大隊長是何長工,協理員是鐘偉,五隊隊長杜義德、政治指導員葉世政,救亡室主任張君平。當年9月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電影團任幹事,是當時延安最早操作電影放映機的人員之一,主要負責電影放映機、汽油發電機維護和操作。同年12月,李強(建國後曾任外貿部部長)把他要走,從事軍工工作,當年中央軍委軍事工業局更名為第十八集團軍後方勤務部軍事工業部,後劃歸第十八集團軍後方勤務部所屬,楊立三任該部部長,唐成儀同年10月調到(簡稱“軍工部”)工程處工作,成為楊立三的部下。
1940年11月,唐成儀受軍工部委派前往晉中麻田鎮東的尖廟村,任籌建中的尖廟機器製造廠技師、廠黨支部書記。1941年1月尖廟機器製造廠正式成立。在尖廟器製造廠他設計用道軌鋼等材料製造曲軸長衝程(100mm)衝壓工具機等設備,並裝配完成了5台曲軸長衝程衝壓工具機。該工具機對生產搶單頭、槍彈殼、炮彈引信、雷管等火工品質、數量的提高和提早實現批量生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942年1月,軍工部貫徹精兵簡政政策,尖廟機器製造廠撤銷建制與其他工廠合併,他調回軍工部,至1945年9月,參與炸彈、地雷、手榴彈、長短槍、擲彈筒、槍炮彈、無煙火藥、炸藥等生產專用機器和工具的研究設計製造工作,當時所有的產品圖紙多由他他繪製,並參與草擬軍工部有關技術、行政、生產、企業化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總結報告。1943年春他參加了《1938-1942第十八集團軍後方勤務部軍事工業部五年工作總結報告》的起草、編輯工作。
1943年7月,在軍工部參加整風運動,進整風學習班,遭“搶救運動”迫害,1944年冬,新任軍工部政委的賴際發排除干擾和偏見,對受到衝擊迫害的同志重新甄別,唐成儀得到平反,恢復名譽和工作,任團級職務。
解放戰爭
1948年2月,調離中國解放區救濟總會駐羊角溝辦事處,任華北財辦軍工部技師、技術研究試驗所所長。
1947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在延安成立,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取消八路軍(第18集團軍)和新四軍的番號,全軍各部隊統一稱作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軍委總後勤部不久也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楊立三任部長。1948年5月為了適應全國的革命形勢的發展和準備即將到來的戰略決戰,總後勤部設立了兵站、供給、軍工、軍械4大機構負責協調各大軍區各大野戰軍的後勤保障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
1953年年底唐成儀卸任回國。1954年1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在總後方勤務部財務部的基礎上單獨設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財務部,楊立三任部長。遵楊立三部長意見,唐成儀任總財務部工廠倉庫經費局局長(軍職),主管全軍的軍需被服、汽車修配、軍械修理、倉庫儲運及其經費預算,任內對軍隊企業進行編號管理,並統一了全軍企業的規章制度,軍隊工廠編號沿用至今。1955年夏授上校軍銜。
1957年初,原軍委總財務部機關併入總後勤部同時改稱總後勤部財務部,唐成儀任總後勤部財務部副部長。
離休後
1983年1月離休以後,唐成儀同志仍然關心黨、國家和軍隊後勤建設以及我國國防工業建設,了解國家大事,及時掌握政策,閱讀了大量書籍,翻譯了大量的外軍資料。
1989年他歷經12年,獨立編輯完成百餘萬字的《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總部軍事工業部軍工史資料彙編》,為此於1990年受到中國軍事工業史資料徵集領導辦公室的通報表揚。
2005年,唐成儀同志歷經近20年的艱苦努力,獨自收集整理散落在軍內外各處的珍貴歷史資料,終於完成了240萬字的 《第十八集團軍後勤軍工史料彙編》編纂工作,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兵工史的內容,填補了部分歷史空白。該書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檔案館,以我軍兵工史珍貴歷史資料已於 2005年9月出版。唐成儀將此書題獻給“為我第十八集團軍(第八路軍)後方勤務部軍事工業(兵工)建設事業默默奉獻的老兵工同志們”,並紀念他的老領導——楊立三部長誕辰105周年逝世50周年。
個人榮譽
1957年6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二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勳榮譽章
1991年7月獲國家兵器工業總公司授予的中國兵工工業特殊榮譽勳章和兵器工業特殊榮譽獎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