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8年,旬邑縣建立“唐家地主莊園博物館”,隸屬旬邑縣文教局。
1971年3月,“唐家地主莊園博物館”改建為“陝西省旬邑縣階級教育展覽館”。
1988年,“陝西省旬邑縣階級教育展覽館”更名為“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館址在唐家民宅。
建築布局
綜述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占地面積3240平方米,展廳面積1440平方米,以唐家莊園為基礎建立。唐家莊園為清代唐家百萬富翁唐景忠的住宅,原有古建築房屋和亭台樓閣87院,2700餘間。後經戰亂及其子孫變賣,大部分建築被拆毀。現僅存下來的兩進相毗連的三院和其它兩院及一座完整的墓葬總計150餘間,占地面積4036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631平方米。現存的五院建築融北方四合院建築和蘇杭園林建築藝術於一體,牆壁為水磨石磚。整個建築融書法、繪畫、雕刻於一體,是研究清代民風、民俗、建築藝術的珍貴實物資料。唐廷銓墓地建築豪華奢侈,墓地石牌樓高三丈、寬兩丈二尺多,耗銀18萬兩,歷時五年建成,是一座三間四柱五樓式建築,四根柱子周圍嵌有18羅漢造像,中間橫樑上刻有記述唐廷銓生平的人物故事圖案,頂端懸有聖旨。墓穴仿唐廷銓生前住室,呈兩層樓閣式四合院建築,四周鑲有磚石木雕。
展廳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陳列依託唐家民宅,充分展示了“三水唐家”建築的藝術精華,復原了富甲一方的唐家人的生活場景;重點介紹了旬邑節俗、壽俗、和婚俗等民俗風情,反映了濃郁的豳地文化。博物館的陳列展示共分三部分,即五間院、三間院、和第四院《拴馬樁石刻展》。
第一部分:五間院《唐家生活復原陳列》,陳列分室外和室內兩部分。室外部分製作說明牌重點介紹了古建的磚雕、石雕和部分木雕。室內部分注重了物的復原,客觀展示了“三水唐家”作為富豪之家的生活狀況,讓民居充滿了生活氣息。同時將唐家歷史上卓有建樹的人物予以陳列,突出了“唐家人”。
在前院廈房,用“祖籍洪洞”“阡陌縱橫”“秦商巨賈”“十大‘天’字號”“人才輩出”“廣廈千間”和“碩聲遠去”七大部分展示了“三水唐家”的興衰史。在門房、中廳、後院廈房、上房、繡樓等房間,根據功能不同,復原展出了與之相配套的家具、被褥、服飾、字畫等生活用品,製作了玻璃鋼人物模型,增添了生活氣息,使之更切近生活原貌。
第二部分:三間院《旬邑民俗風情展》,該院亦分室外和室內兩部分。室外部分製作說明牌,重點介紹了磚雕和石雕。室內部分為了避免與五間院重複,重點展示了旬邑傳統習俗中的節俗(如春節、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婚俗、壽俗等民俗風情,讓觀眾體會豳地文化,充分感山地民風。展覽主要採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圖文並茂,形象生動。
第三部分:第四院《拴馬樁石刻展》,共展出各種造型的拴馬樁64根和部分民俗石刻文物。
館藏文物
綜述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藏品來源於原有館藏、社會徵集。藏品類別有民俗類、歷史類。截至2019年末,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藏品有606件/套。
重要展品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重要藏品有:民俗實物、磚雕、石雕和墓內隨葬品、金銀首飾、玉器等文物。
藏品保護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建有專門的文物庫房和配備相應的保護設施,嚴格按照《藏品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進行管理。凡是具有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的一、二、三級藏品,經省級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組的嚴格鑑定,均建立文物藏品檔案和電子文本;藏品的保管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賬目清楚、鑑定確切、編目詳明。按照《博物館安全保衛規定》和三級風險等級安全防護規定要求,館內設立安全保衛科,選配專職保衛幹部。重點要害部位安裝技術安防設備和綜合報警監控系統設施,落實完善了各項安全保衛制度,配備專職保衛人員。
文化活動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印刷有《唐家民俗博物館要覽》宣傳冊。
相關歷史
唐家地主是清朝中晚期馳名朝野的“三水唐家(旬邑舊稱三水)”,至第四代唐景忠時正值清乾隆盛世,唐家亦在此時達到了興旺發達時期。其以農為本,以商興家,商號遍及國內十三省,自稱“匯兌中國十三省,包捐知府道台銜;馬走外省不吃人家草,人行四川不歇人家店”。其規模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唐景忠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還親赴北京參加了乾隆皇帝舉行的“千叟宴”,恩贈七品官服、銀牌、手杖、及御製七言律等。
唐家自此有了官銜,就上通帝王,下結官吏,商利盤剝,加之經營有方,因此生意興隆,財源旺盛。唐家當時在旬邑、彬縣、淳化、耀縣擁有大片土地和眾多的佃農及牲畜,每年收取巨額地租。當時其不僅在陝西財大氣粗,擁有的財富在全國也能排上號。在清嘉慶年間,唐家全家不過60口人,就雇有僕人丫環165人,還備有鸚歌轎(相當於高級轎車)66輛,真是“出門不離車馬轎,全堂執事開道鑼”。
由於唐家有錢有勢,故而其所建宅院均極其考究,作工十分精細。建宅工匠最多時一天達三千二百餘人,其間歷時四十三年,共建宮殿式庭院八十七院,約二千七百餘間。所有建築均為木、石及磚結構,不但基礎牢固、堅實,而且每座房子均用磨光的磚和精雕細刻、描龍畫鳳的石頭砌成,磚縫亦用石灰,糯米汁澆灌。院內板隔牆上刻有“八仙圖”“二十四孝圖”等各種圖案,院內角柱,牆壁上則雕有“八駿馬”“華山對弈”等。還有牡丹、梅竹、旱蓮花等浮雕作品。當大院建成後,唐家又專門蓋了一座大型戲樓唱戲慶祝,一氣唱了三個多月。
這個擁有萬貫家財的大地主家族,從清末開始,在極度揮霍中逐步破落。家中重金購置的各種家什物件和寶貝幾經滄桑,也已幾乎散失殆盡。唐家大院已闢為民俗博物館,而唐家後裔則大多居住在唐家村里,靠勤勞耕作來生活。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國有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全額撥款。
機構設定:下設參觀接待組、安全保衛組兩個部門。
人員編制、組成: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在編人數1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人。
服務觀眾項目:旅遊商店銷售經營民間民俗類紀念品。
觀眾接待:每年來館參觀的遊人3萬多人次。
歷任館長:朱宗堯(1958年一1960年負責人)、馬俊毅( 1960年一1964年負責人)、胡樹群(1964年一1968年)、肖恩翰( 1968年一1971年負責人)、秦忠謙(1971年一1981年)、朱興時(1981年一1988年負責人)、張庚寅(1988年一1995年)、王玉賢(1995年)。
參觀信息
地理位置
旬邑縣唐家民俗博物館位於陝西省鹹陽市
旬邑縣城東七公里處的唐家村(原名綠野村)。
公共運輸:旬邑3路,野雞紅十字站下車步行前往。
開放時間
8:00 一17:30。
15元/人,持老年證、殘疾證、士兵證、中小學生證者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