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依託唐家民俗博物館歷史遺存,建設以秦商文化為主線,打造5A級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文化旅遊示範區。圍繞縣唐家民俗博物館,修建唐家古宅,建設唐商會館、復古商業街、戲台廟會廣場和摩崖谷自然旅遊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 地理位置:陝西旬邑縣城東北的唐家村
  • 占地面積:約 2000 畝
  • 著名景點:秦商博物館
景區介紹,地理位置,建築結構,建築特點,景區特色,歷史文化,

景區介紹

 唐建大院修建於明末清初,是當時以經營水煙和錢莊而譽滿西北的秦商唐景中的住宅。現存有兩進相毗的三院和其他兩院房子,共150餘間、1483平方米,以及三品鹽運使唐廷銓的陵墓一座和石牌坊一座。建築融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為一體,整個庭院建造精巧,牆壁為水磨石轉,鑲以木、磚、石雕,造型優美、巧奪天工。門欄窗棱玲瓏剔透,工藝獨特,堪稱中國古代北方建築藝術的典範。1998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家大院秦商文化景區,經著名專家學者深入考察,認定唐家大院是中國民居建築典範,是秦商文化的代表。該項目作為旬邑文化旅遊產業的重點項目推出,參與招商引資活動。擬建為中國最具地域特色的民居觀光和秦商文化體驗示範旅遊景區。按找項目策劃理念,其功能版塊設定為唐家大院觀光區、秦商文化體驗區、民居民俗博覽區、唐家民俗村娛樂餐飲區、民間工藝品街區。
唐家大院現由陝西甲天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攜手新一代陝商匯天下英才、集萬眾之力與旬邑縣政府進行充分的合作,共同對陝西本地的旅遊事業進行推廣宣傳,把千年秦商文化內涵融入貫穿到旅遊產品及服務中去。景區總投資19.8億元人民幣。規劃用地面積約2100畝,其中一期約1300畝(含溝壑、林地約300畝)。

地理位置

唐家大院文化景區距旬邑縣城7公里,位於太村鎮唐家村。

建築結構

唐家大院在鼎盛時期,共有院落87個,約2700多間。唐家大院耗資巨萬,仿皇家宮殿規制,自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開始修建,完工於同治七年(1868年),整個工程前後歷時43年。建造前期僅每日所用鐵匠、木匠、畫匠、普工即達近340餘名,後期各種工人增至3200多名。每座房子都是用磨光的磚和精雕細刻、描龍畫鳳的石頭砌成,磚縫全用石灰、糯米汁澆注。建築體現了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的獨特風格、氣勢恢宏卻也精緻細膩!

建築特點

唐家的建築全部是木、石、磚結構。木料多從幾十里外的萬壽溝採伐,據傳萬壽溝的一座石山被采完。工匠們請的都是省內外高手。每座房子都是用磨光的磚和精雕細刻、描龍畫鳳的石頭砌成,磚縫全用石灰、糯米汁澆注。建築體現了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的獨特風格。磚全部水磨,一人一天只能磨出兩塊磚,若磨不平則必須另磨。一磚一石一木盡顯尊貴及奢華。而當大院落成後,唐家又專門蓋了一座大型戲樓,唱戲祝賀,一唱就是三個多月。建築體現了北方四合院和蘇杭園林藝術相結合的獨特風格、氣勢恢宏卻也精緻細膩!

景區特色

唐家大院秦商文化景區依託旬邑地區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歷史人文資源,從打造陝西旅遊名片的戰略高度,深入分析項目業態,兼顧文物保護、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弱化劣勢,放大優勢。經論證分析,首期推出以下這些旅遊項目(涵蓋吃住行游購娛):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一代陝商盛衰演義——文化旅遊必備項目、
旬邑一絕——窯洞酒店暖火炕//資源創新利用、
渭北小故宮——唐家院落群//核心景區,放大優勢,差異化競爭、
秦商文化博物館——文化繼承及推廣
陝西第一坑——環境保護&資源利用
原生態養生村(含織布,染坊,磨坊)——以健康為噱頭,利用已有資源、
露天影院燒烤嘉年華——娛樂方式多樣化,低投入、
戶外我最high(含野奢狩獵露營)——娛樂方式多樣化,低投入、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唐家大院文化博覽園
古商幫一條街——文化旅遊必備項目,重要旅遊配套建築
民俗原味秦腔等
並從包括吃、住、游、娛、樂五個方面形成環狀結構服務於遊客。
吃包括 中國民俗餐飲匯聚地、 "陝西108碗"麵食一條街、清真一條街、院落宮廷宴。
住包括明清院落客棧、院落星級酒店、溝壑窯洞酒店、民宿客棧。
游包括秦商文化體驗區、自然生態溝壑區、唐家院落遊覽區。
娛包括親子互動遊樂區、自然農耕體驗區、野奢圍獵露營、百米遊覽觀光吊橋、特色酒吧咖啡茶館。
購包括中國民俗特產、民間手工藝品、旅遊紀念商品。
形成了以國際前沿旅遊開發理念創意規劃,從建築高度,文化高度,景觀高度三個方面打造核心競爭力,以“三個第一”為規劃總目標------陝西乃至北方地區古代漢族民居建築藝術第一,千年秦商文化的規模化開發、傳承、延續第一,獨特溝壑地貌與獨有民居建築相輔相成的特色景觀第一。是新時期陝商通力合作的典範。

歷史文化

唐家有個九彎彎,一腳踢了十三萬、五五郎、十五娘、孫子替爺拜花堂這些民間流傳下來的順口溜,說的就是在清代一個極盡奢華的家族——“三水唐家”。如果在人們印象中的陝西旬邑是一個“窮”地方,那么看看唐家大院,從那細緻雕琢出的深深庭院,便足可窺見在這裡曾經有過的精緻生活。
清乾隆年間,財產超過百萬銀子,是要上報朝廷登記的。唐家赫赫在冊。旬邑清朝稱三水縣,是因為縣城旁有一條三水河而得名。所以那時‘三水唐家’名響半箇中國,成了財富的代名詞。乾隆60年,乾隆皇帝舉辦千叟宴,唐景忠受邀參加並被恩賜七品官。從此,唐家和官府結上對子,它上通帝王,下結官吏,生意更是如日中天。到清嘉慶年間,人口只有66口人的唐家,服侍的下人達到了165人,平均二個多人服侍一人。66抬鶯歌牌大轎子供出行,平均一人一抬。用現在的眼光看,66抬轎子就是66輛國產紅旗小轎車啊。就是榆林的煤老闆一家也沒有那么多的車啊。真是富可敵國。唐家從道光五年開始修建唐家府邸到同治七年完工歷時43年,共建大院87座。工匠人數最多時達到了3200多名,足見其場面宏大奢華。從嘉慶,道光,同治,光緒一百多年裡,唐家子孫考取和捐出的功名、官銜多達36人。最高的官為唐庭銓官至三品鹽運使。唐庭銓死時,皇帝下旨用三品大員規格埋葬。準許墓道全部用青石鋪就,墓前立石獅,石羊,石馬,石牌樓。20世紀70年代挖掘唐庭銓墓地,由於墓葬封閉極嚴,唐庭銓身上的衣服在墓內完好如新。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