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

唐宗海

唐宗海(1846年~1897年),字容川,四川彭縣人,中醫七大派“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生於清代同治元年,卒於光緒23年,享年五十二歲。他先攻儒學,為諸生時在四川已經頗有名氣。光緒年間舉進士,中年之後則轉而研究醫學,主張兼取眾家之長,“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學而能取長舍短”。

著有《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包括《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傷寒論淺注補正》、《金匱要略淺注補正》、《血證淪》、《本草問答》等。其中,《血證論》、《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為其主要代表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宗海
  • 別名:唐容川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彭縣
  • 出生日期:1846年
  • 逝世日期:1897年
  • 職業:中醫學家
  • 代表作品:《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等
人物生平,醫學論述,血證治療四法則,學術理論價值,寧為良醫不為良相,

人物生平

唐宗海,四川省彭州市三邑鎮人。16歲為秀才,23歲開始鑽研醫學,24歲著成《醫柄》一書,後又著成《醫學一見能》。同治12年,因父患血證多方求治無效後,開始潛心探索血證,經過11年時間寫成《血證論》,集血證診治之大成,創止、消、寧、補之要法,“實事實理,有憑有驗”,可謂精闢獨到,至今仍為臨床醫家診治血證所遵循。此書一出,“名聞三蜀”、“聲譽遠播”。光緒11年,《血證論》成書後的第二年,唐宗海39歲時中舉,其後遊學江南,醫術揚名於滬,每有疑證問者,輒應如響,人俱驚為神奇,光緒14年,中三甲進士,授禮部主事,奉旨赴京後醫名大噪,譽滿京華。後寓滬上,當西學東進時,他認識到西醫、中醫各有所長,力主匯通中西,釐正醫道。便以中國古代醫學理論為基礎,吸取西醫解剖學生理學知識,撰成《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二卷,光緒18年(公元1892年)刊印出版,成為中國醫學“中西匯通”先驅者,遊學廣東時,《本草問答》和《金匱要略淺注補正》二書相繼問世。光緒20年(公元1894年),《傷寒論淺注補正》刊行。以上四書,加上《血證論》,輯成叢書《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刊出,行銷國內外,醫名遠播印支和南洋等地,光緒22年(公元1896年),清廷授其廣西來賓知縣職。翌年,扶母柩返川遇川東疫病流行,染病回家,不幸辭世,終年56歲。唐宗海作為一代名醫和中國早期中西醫結合的傑出代表,不僅醫術精良,而且醫學著述頗豐,除《醫易通說》、《六經方正中西通解》、《痢症三字決》等書外,猶以《中西匯通醫書五種》著稱於世。其好友劉光第(“戊戌六君子”之一)稱讚他“活人有奇術”,《清史稿》將他列名記述。
唐宗海唐宗海

醫學論述

唐宗海對於血的生理功能以及運行情況的論述,多從陰陽水火氣血立論,從氣血的相互關係進行說明。他認為,陰陽是萬物之本,在人身之中。陰陽的具體所指,即是水火,即是氣血。氣生於血,血生於氣,陽氣與陰血之間相互滋生。水火氣血的關係,—方面強調其相互對恃,同時亦強調其相互維繫。故在治療氣血水火的病變時,唐氏主張治血調氣,調和陰陽。氣血水火之間的協調,尚依賴脾土以為樞紐。他認為,人身之氣雖根於腎中,但需依賴脾胃水谷之精微下輸於腎,而後才能化氣而升清降濁。對於血證的病機,他認為常見的血證不外兩大類,—類是血液溢於體外,如吐血、咳血、鼻衄、唾血等,一類為各種瘀血、蓄血等。血證的發生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係,又與人身氣機運行、火熱協迫、瘀血阻滯等有關。具體而言,影響血證出現的主要病機,除臟腑功能失常之外,還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一者氣機阻逆,血隨氣行,多見血證。二者火熱熾盛,迫血妄行。三者瘀血阻絡,血失常道。因此,唐氏對血證病機的探討,重視臟腑,抓住氣滯、血瘀、火熱之間的關係。在臟腑病機中,除結合氣滯、氣逆、血瘀、火熱之外,又重視氣虛不攝的方面,使血證病機歸納得十分得當,為該病的正確治療,奠定了基礎。
他認為,判斷血證的輕重緩急,預後善惡至關重要。血證死生的關鍵,主要在於氣的運行是否正常。一般而言,吐血而不發熱者,易愈。吐血而不咳逆者,易愈。血證病人,大便不溏者猶有轉機,可用滋陰之藥,以養陰配陽。若大便溏泄,是脾氣下陷,中流已無砥柱,則血因火而上越,氣失守而下脫,上越下脫,其危重可知。此外,血證患者脈不數者易治,以其氣尚平。若脈數者難治,以其氣太疾。若脈象浮大革數而無根者,為虛陽無依。若脈象沉細澀數而不緩者,為真陰損失,皆為難治。若有一絲緩象,尚可挽回。若無緩象,或兼代數,則成不治死證。所有這些脈象,都是反映陰血受傷,而陽氣無歸,所以為難治。若陰血傷而陽氣不浮越者,脈雖虛微遲弱,亦不難治。但用溫補,無不回生。總之,陽虛、氣虛者尚易治,惟陰虛氣不得附者為難治。因為血傷而氣不傷者,即以氣之不傷,而知其血尚未盡損,故氣猶有所歸附,而其病亦易愈。

血證治療四法則

唐氏通過多種血證的治療,摸索出血證治療的四大法則,即“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者。凡遇突然出血,在治療時,首先應當使用止血之法。否則,血液溢出不止,會導致血脫氣耗,產生不良後果。血證患者血止之後,其必然要有離經之血而未排出體外,這些血液留於人體之中,則形成瘀血。這些瘀血的停聚,成為人體致病的重要因素。或壅而發熱,或變而成癆,或形成結瘕,或使氣血阻滯不通而刺痛,等等。還可以因瘀產生其他多種變證,甚至使新血不能正常運行,而再次出血。為了免除這些後患,唐氏主張於止血之後,應當消瘀,故將消瘀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二法。待血止瘀消之後,在數日或數十日之間,為防止血液再次潮動,須選用方藥使血液得以安寧,故將寧血法作為血證治療的第三法。血證患者,出血之後,其血必虛。血虛者其陰亦不足,陰者陽之守,陰虛則陽無所附,血虛則氣無所依,亦可因之而虧。因此在血證後期,其血已止,亦未留瘀,而運用寧血法之後又無再次出血之顧慮,惟留下人體正氣之虛衰,唐氏主張此時當用補血之法。

學術理論價值

唐宗海於學術上頗有創見。一方面,他十分重視中醫經典著作的學習,於血證深入探討,頗有成就。另一方面,由於當時西方醫學的傳入,他試圖以西醫理論來解釋祖國醫學,進行中西醫理論的匯通,雖然限於歷史條件、科學水平,未有成就,但其革新、發展的思想是可貴的。其血證治療的經驗和原則,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實踐價值。

寧為良醫不為良相

唐宗海為人熟知首先因為他是中國近代第一位提出“中西醫匯通”口號的醫家,其次是因他的《血證論》。其實他更與眾不同的是打破了歷代儒醫的傳統生成模式——“業儒不就,因習醫”。他是明清以來的大醫家中,唯一中了進士的。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根據清朝的制度,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總之是功名的盡頭,仕途有了保證。中了進士不任官的,實在少見。其同榜進士陳三立、邱逢甲、王垿等皆仕途顯赫。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省彭州市三邑鎮人。16歲為秀才,23歲開始鑽研醫學,24歲著成《醫柄》一書,後又著成《醫學一見能》。同治12年,因父患血證多方求治無效後,開始潛心探索血證,經過11年時間寫成《血證論》,集血證診治之大成,創止、消、寧、補之要法,“實事實理,有憑有驗”,可謂精闢獨到,至今仍為臨床醫家診治血證所遵循。此書一出,“名聞三蜀”、“聲譽遠播”。光緒11年,《血證論》成書後的第二年,唐宗海39歲時中舉,其後遊學江南,醫術揚名於滬,每有疑證問者,輒應如響,人俱驚為神奇,光緒15年(1889),中三甲進士,授禮部主事,因妻卒乞假歸里。其後往返於京、滬、粵間,醫名日顯,著書立說,遂開中西匯通一派。51歲授來賓知縣未就,後卒於蜀西。
唐宗海一生不幸,其父、妻、母先後死於疾病。父親和妻子更是壯年謝世,激發了他治病救人的決心。他覺得,在紛亂的沒世中,官場腐敗至極,為官一任,不如湯藥救人更切實際。於是潛心岐黃,時值西學東漸,當時大多的中醫茫無所從,唐宗海提出“醫人不如醫醫”,高瞻遠矚的撰寫大量醫學文章,僅在浙江陸潤庠(同治年間狀元)主辦的《醫學導報》上就發表了200餘篇。後著《中西匯通醫書五種》,首倡匯通一幟。主張中西醫之間取長補短,“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衷歸一是”,“去彼之短,用彼之長;以我之長,蓋彼之短”。
唐氏的真知灼見,使之成為明清兩代四川唯一在正史上有傳的醫家,然清史稿未載其詳,生平殊多湮訛,甚為可惜。其兼善詩畫,幾年前曾見一山水團扇,取法古遠,蕭散簡遠。其題詩尤讓人印象深刻:
南北山川一覽過,
胸中邱壑近如何。
枒槎怪石撐肝肺,
磊落奇峰脫四科。
草木真各知不少,
乾坤清氣役來多。
出雲正及為霖日,
莫任煙霞老薛羅。
——奉行銘老先生大人正,客川唐宗海。
這正是容川先生對自己生逢亂世、悲天憫人、逆天救世的真實寫照。
中西醫結合的開創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