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地方政治制度變遷史》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玉英
基本介紹
- ISBN:9787010160672
- 作者:賈玉英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頁數:433
- 定價:49.00
- 裝幀:平裝
《唐宋時期地方政治制度變遷史》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玉英
《唐宋時期地方政治制度變遷史》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玉英內容簡介唐宋時期是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發展的重要階段,京畿管理模式由地方型向中央化演變,地方一元化“道”體制演變為多元化的“路”制,地方政區中的“府”制創...
唐宋變革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分水嶺。在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人口重心也逐漸從北方轉向南方;社會底層地主獲得了向上的社會流動機會,參與到高層政治體系內,而社會上層貴族則出現沒落。 背景介紹 隋朝政策 隋朝綜合漢魏官制創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繼續和補充。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書...
第四節 唐宋羈縻州郡與明代羈縻都衛402 第五節 元明清的土司制度409 第六節 清代邊區的特別行政制度417 第十四章 六六三十六——地方行政制度變遷中的 文化因素422 第一節 地方行政建置和數的關係422 第二節 地方行政建置與宗教的關係425 第三節 行政區與文化區的契合428 餘論433 第一節 歷史的回顧433 第二...
《唐宋時期地方政治制度變遷史》,獨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發展史》,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國旅遊指南·開封》,第一作者,中華書局,2001年。《中原文化大典·歷史人物卷》,參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遼宋西夏金代通史·制度篇》,參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南宋全史·...
一 官僚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 二 中央政治體制的的演變 1 行政、決策合理化的過程 2 唐宋以後官僚政治體制的變化 三 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四 官僚構成與用人體制 五 政治體制的演化與調整 帝國開端時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漢 一 官僚帝國體制的奠基 1 皇帝-官僚統治階段的形成 2 中樞權勢的分豁與爭奪 3 中央行政的...
西晉時期,雲南改設為寧州,是全國十九州之一。唐宋時期,曾建立過南詔國、大理國等地方政權。1276年,元朝在雲南設立行中書省,“雲南”正式成為全國省級行政區劃名稱。1382年,明朝在雲南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管轄全省府、州、縣。清朝沿襲明朝制度,在雲南設承宣布政使司,下設道、府、州...
元代中央的監察機構,廢除了唐宋以來的御史台三院制,設察院和殿中司,而以察院為主。元代在地方設定了行御史台的監察機構,下轄內台、江南行御史台、陝西行御史台,使中央和地方單線垂直的監察體系更為強化。明太祖時廢除御史台,在中央新設都察院,完成了自宋元以來監察獨立體系的一個轉變,都察院長官稱台長。...
《中國上古時期的棄嬰問題》(原文為英文),載張國剛主編《家庭與社會》,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獨譯。阮雲星《中國の宗族と政治文化》(書評)(原文為日文),載《日本中國史研究年刊》(2007年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獨譯。《唐宋變革期的軍禮與秩序》(原文為日文),載《日本中國史研究年刊》(2006...
隨著均田、屯田、營田等各種形式的國家土地所有制衰落,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最終確立並居於主導地位,唐宋時期土地自此又出現“莊園化”趨勢。然而,與此同時,伴隨著中國內地再次陷入分裂割據的戰亂,門閥士族莊園主階層逐步消亡,唐宋莊園的核心功能開始主要變為了分租地塊和收取地租等土地增值活動,對佃農的生產過程控制減弱...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完成的農學著作《陳旉農書》,是隋、唐以來長江下游地區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的農業生產技術經驗的總結,反映了唐宋時期水田耕作栽培技術的水平,在整地育苗、中耕除草技術、烤田和灌溉等方面都有論述,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農業精耕細作的傳統思想。 [88] 兩宋時期的動植物譜錄已大量出現,...
16、《唐宋地誌所記“四至八到”為道路里程考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4期。17、《地方志與域外漢籍:解開宋代驛傳制度奧秘的鑰匙——兼談正史、政書、類書等文獻對宋代典章制度記載之局限性》,(日)大阪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別冊特集號《文獻資料學新解釋的可能性》(2),2007年6月。18、《宋代交通...
《論中晚唐時期“直言極諫科”制舉考試的政治意義》,《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從“君臣之義”到“君臣道合”——論唐宋時期君臣觀念發展》,2008年《南開學報》第3期。《試論唐代後期地方監察制度之演變》,《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5輯。《20世紀日本中國史研究的步履》,《...
1《禮樂制度與十國政治》,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5期。2《禮樂制度與十國時期的南方文化》,史學集刊,2002年3期。3《官方旌表與唐宋孝悌行為的變異》,東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2期。4《唐朝禮制對渤海歷史與社會的影響》,《遼海歷史文化研究論文集》,遼寧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5《禮制演變與十國時期的南方...
關於唐宋之間的那道牆【孟憲實】/18 繼承與發展:唐宋檔案文獻編纂歷史的會通考察【李曉菊】/23 ·專論·廢太子勇與圓形墓 ——如何理解考古學中的非地方性知識【沈睿文】/35 唐代石燈名義考【陳懷宇】/56 契約選擇與效率分析:唐宋租佃關係新探【張 雨】/95 封駁制度與北宋中前期政治【李全德】/127 ·文獻·...
《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是201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溢、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內容簡介 《事邦國之神祇: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將吉禮制度的變遷置於唐宋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研究,凸顯其在中國古代禮制史上的意義。吉禮制度的縱向結構是將其下的各種祭祀禮儀分為大祀、中祀和小祀,...
2,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上海及鄰區環境變遷與人文地理空間結構相關分析和預測》 (2000-2003,復旦大學張修桂教授主持,批准號49971034)。3,參加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唐宋時期中央考察地方政績的信息渠道》(1999年-2004年,北京大學鄧小南教授主持,批准號97BZS006)。4,參加華東師範大學與農業部、孫橋...
明代白銀貨幣化與社會變遷 唐宋茶馬互市的演變 試說宋代“系官田產”的類型及來源 天津近現代史上的猶太人及其經濟社會生活 補《隋書·宰相表》兼論隋政權核心構成的演變及其特徵 試論唐代後期地方監察制度的演變 五代起居制度初探 宋代筆記小說中的王安石形象 允褪奏摺考辨 評論 文化、歷史與國家——鄭振滿教授訪談 ...
《唐宋時期明州區域社會經濟研究》是一本研究唐宋時期明州區域社會經濟的學術專著。作者在傳統史學“地方志”的基礎上,綜合近代西方史學理論,運用“區域史”的方法,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唐宋以來明州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從人口、耕地、交通、水利、商業、城市、技術以及制度等方面,論述明州(約相當於今浙江寧波)為何從...
宋朝的行政區劃設定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但導致地方資源狹小,也致使終宋一代受制於敵國。 疆域變遷 播報 編輯 北宋、遼全圖(1張)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取代後周,建立宋朝,依舊建都於開封。公元979年,北宋攻滅北漢,結束自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以來的藩鎮...
5、 主持中國人民大學科研項目“唐宋時代政治體制的演變”,2002—2003年。6、 主持教育部歸國留學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唐宋政治體制與官僚形態研究”,2002年批准。7、 主持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項目“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新論”,2003年立項。8、 參加國家“十五”211工程項目“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2002年立項。9、 ...
後來由地方官員立碑於明孝陵。康熙、乾隆二帝在江寧,除了祭明孝陵、閱兵、考試文人等活動外,還到處遊覽,並留下了諸如“治隆唐宋”等許多題額、題詩。江寧府不僅是清政府統治江南地區的政治、軍事重鎮,而且是經濟樞紐和文化中心,特別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籤訂《江寧條約》(《南京條約》)、建立太平天國政權、成立中華...
可惜,這樣的制度雖然保證了大宋沒有短命夭折,卻造就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循守舊、重文輕武、喪失血性的官場習氣。濫觴於宋太祖,又經宋太宗放大強化的這種官制,最後葬送了繁榮一時的大宋。據《新聞午報》背景介紹 宋朝統治集團的構成發生重要變化。唐宋之際社會發生重大變遷,宋初門閥世族已經消亡,而加強皇權...
古代洛陽水環境變遷與城市經濟發展 “堰洛通漕”與“國陽勝地”:北魏洛陽城南新城區的開發 試論“底柱隘”對三門峽漕運的影響 洛陽“聖地聖城說”考論 唐宋時期洛陽政治地位的變遷 淺議洛陽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 洛陽邙山出土競諸器系聯研究 洛陽太學漢石經周易研究與經碑復原 洛陽孟津象莊石象性質再探討 洛陽...
《認識論、史學功能與本土經驗——關於歷史學方法論的幾個問題》,《浙江社會科學》, 2007年第2期;《在政治現實與儒學理想之間——也讀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社會科學評論》, 2007年第3期;《唐宋時期科舉制度的變革與社會結構之演變》,《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2期;《“帥哥”狄青到底有多帥》,...
第二節 崇儒之風與社會文化的變遷 一、南唐社會的“儒書衣服”二、儒風大張的原因 三、崇儒之風與近代化因素的出現 第三節 黨爭現象與唐宋之交的文化整合 一、南唐黨爭的歷史軌跡 二、南唐黨爭的史學評價 三、南唐黨爭的當代文化解讀 第六章 宗教論:佛教與道教的交替勃興 第一節 法眼禪宗與南唐佛教的興盛 一...
〈中國古代城郭結構與材料的演變──以若干唐宋城郭的防禦功能為例〉,《百濟研究》(韓國大田忠南大學校百濟研究所)19 (1988.12):123-146。(此文系以韓文發表)〈南宋對地方武力的利用和控制:以鎮撫使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頁1047-1080。〈南宋茶商...
過往的漢、唐宋、明清、民國,莫不落入這一閉環邏輯。而導致這一周期性治理危機的根本原因,正在於權益和財富分配的失衡。三、對未來經濟改革方向的判斷 對於當今中國經濟改革的方向,吳曉波坦陳作為一個經濟史的研究者,並沒有能力完成“頂層設計”工作,僅試著給出了幾個基礎性的判斷:第一,統一文化是一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