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墓葬距地表深達7.5米,有長斜坡墓道附帶兩個天井。墓葬的主人名叫王士通,在唐代官職為“左監門府錄事參軍”。墓志銘文中炫耀了墓主家族世代為官的顯赫,其曾祖、祖父、父親在北魏、隋等朝代都曾擔任重要官職。王士通66歲逝世,與夫人合葬於長安京城附近的萬年縣高平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鎮墓獸
- 墓葬的主人:王士通
該墓葬距地表深達7.5米,有長斜坡墓道附帶兩個天井。墓葬的主人名叫王士通,在唐代官職為“左監門府錄事參軍”。墓志銘文中炫耀了墓主家族世代為官的顯赫,其曾祖、祖父、父親在北魏、隋等朝代都曾擔任重要官職。王士通66歲逝世,與夫人合葬於長安京城附近的萬年縣高平鄉。
該墓葬距地表深達7.5米,有長斜坡墓道附帶兩個天井。墓葬的主人名叫王士通,在唐代官職為“左監門府錄事參軍”。墓志銘文中炫耀了墓主家族世代為官的顯赫,其曾祖、祖父、父親在北魏、隋等朝代都曾擔任重要官職。王士通66歲逝世,與...
唐鎮墓獸是一件唐代的灰陶文物,收藏於陝西省澄城縣博物館。文物特徵 鎮墓獸,通高43厘米,泥質灰陶。獸頭頂一角斷裂無法辨認,兩旁各置一牛耳形角,兩扇形耳,一隻殘斷。面目猙獰,怒目圓睜,獅鼻外凸,嘴緊閉,嘴角露出兩顆對稱獠牙,尾巴後翹至背部,前肢直立,一隻殘斷,後肢蹲坐於平台之上。文物鑑賞 該鎮墓...
唐鎮墓獸 唐鎮墓獸是陝西省藍田縣蔡文姬紀念館館藏文物。此展品為唐代文物,藍田縣三里鎮文化站移交。高26.5厘米。泥質紅陶,呈蹲踞狀,雙耳上豎,雙目圓睜,齒牙咧嘴,胎體中空,造型生動自然,飾粉彩。現收藏於藍田縣蔡文姬紀念館。
三彩貼金人面鎮墓獸,唐代,2002年西安市雁塔區延興門村唐康文通墓出土,通高100cm。鎮墓獸人面獸身,頭頂螺旋狀上升,雙耳巨大向外伸張,怒目圓睜,嘴角露出兩顆獠牙,頜下鬍鬚濃密。溜肩,肩頭有兩翼,翼端生毛髮,五顏六色,光彩奪目。馬蹄形足,前腿直立,蹲坐於不規則台座之上。頭部無釉,體施黃褐、綠、...
三彩獸面鎮墓獸,唐代,通高52.2厘米,2002年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鄉三十一號唐墓出土,現藏西安博物院。鎮墓獸為唐代明器中的重要類型,一般放置於墓中,是驅除邪魔、保護墓主魂魄的守護者。此件為獸身獅面,腦後毛髮上沖,圓眼鼓起怒睜,口張露出獠牙。頭有兩角,雙耳上豎,角間一圓球狀飾物,肩部有鬃毛。前腿...
唐彩繪人面獸身四目鎮墓獸是一件唐代彩繪陶器文物,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文物特徵 泥質灰陶,局部彩繪保留。呈人面獸身踞坐狀,體腔中空,肩部飾一對鬣毛,其中一個已殘斷,前足極長,呈馬蹄狀,與屈曲的俑身架起俑頭,有尾,已殘斷。這件鎮墓獸的俑頭部分人面五官清晰,稜角分明,殘存有青綠色彩繪。在人...
通體施開片青釉,周身飾釉下褐色點彩,是唐代岳州窯的代表性作品。鎮墓獸是人們創造出來保護死者墳墓及亡靈的神獸,擔負著辟邪驅魔,保護墓室不受侵擾的職責。本源於古代傅說中的方相神,又稱方良或鬼魅,是山川精怪,有驅除邪惡的法力。後來又有添祿的意思,所謂“天之祿籍,長終汝身”,希望來世繼續享受富貴榮華...
唐彩繪鎮墓獸是唐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48.8厘米 文物特徵 方顱獸面,豹眼獅鼻,張口露齒。獨角與雙耳細長尖利,腦後飾朝天戟。右前肢上舉,左前肢撐地,上身直立,後肢彎曲,蹲坐。文物鑑賞 胸部鼓起,怒目圓睜,形象威猛,除凶辟邪,意在用自己猙獰的面孔嚇退外敵保護墓主人的...
唐代彩繪鎮墓獸為唐代文物,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器物,是為震懾鬼怪,保護死者靈魂不受侵擾而設定的冥器。此展品為唐代文物。高62厘米。唐代鎮墓獸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隨葬器物,是為震懾鬼怪,保護死者靈魂不受侵擾而設定的冥器。該鎮墓獸高眉深目,闊鼻方口,獸面似獅,雙肩塑出雙翼,頂角高聳,是武周...
在墓室中放置怪獸以守護墓主的觀念在中國是相當古老的。至少,從戰國時代起長沙及信陽楚墓便有木製漆飾,造形抽象的鎮墓獸,以鹿角為飾,張口吐舌,單個出現於墓葬中。北魏時,河南洛陽北邙山盤龍冢村元邵墓亦出土鎮墓獸一對,有獅面及人面,皆獸足獸身,背脊生三彎角,蹲坐於平板上,這種形象已是唐代鎮墓獸...
唐陶鎮墓獸俑 唐陶鎮墓獸俑是唐代時期的文物。
所謂鎮墓俑,包括鎮墓獸、天王俑和武士俑,是唐代陶質明器中的重要門類。 天王俑一般成對隨葬,多置於墓門兩側,有鎮惡驅邪的作用。這種葬俗始於公元6世紀,最初是一對武士俑,到唐代,受佛教護法神形象的影響,武士俑為天王俑所替代。佛塑天王像趨於寫實,而隨葬鎮墓俑則誇張恐怖。摘要 3年前,一座東漢墓中...
唐黃釉陶鎮墓獸是唐代時期的文物。 [1] 中文名 唐黃釉陶鎮墓獸 館藏地點 廣東博物館 所屬年代 唐代 類別 陶器中文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立即前往>> 參考資料 1 唐黃釉陶鎮墓獸 .廣東博物館[引用日期2022-06-06] ...
唐代青釉陶鎮墓獸 唐代青釉陶鎮墓獸是一件唐代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唐代將鎮墓辟邪之風發展到了極致,地上植柏,放置石獅、石人等;地下置鎮墓獸、武士俑、天王俑、十二生肖俑。唐墓中的鎮墓獸從胎質看分紅(黃土胎)和白胎(高嶺土胎)兩種。白胎又分素胎和三彩兩種。獸面者形狀各異,有直頸、曲頸和無頸之分。有吐舌,閉嘴之分。有一角、兩角、三角之分。有蹄足、獸...
唐陶鎮墓獸 唐陶鎮墓獸是唐代時期的文物。
彩繪鎮墓獸頭 彩繪鎮墓獸頭 唐代(618年—907年)洛陽 Painted Pottery Tomb Animal Head Tang Dynasty(618–907 A.D.) Luoyang 藏品介紹 彩繪鎮墓獸頭 唐代(618年—907年)洛陽 Painted Pottery Tomb Animal Head Tang Dynasty(618–907 A.D.)Luoyang ...
此鎮墓獸捏制後雕刻而成,半蹲於底板之上,睚(yá ) 眥(zì ) 正視,象是蓄力以隨時躍起撲向來犯者之勢,人面者背有火焰式棕毛,雙目圓睜,表情嚴肅,似是在警戒周圍;獸面者,額生獨角,雙口吐舌,顯得兇猛異常。通體施開片青釉,周身飾釉下褐色點彩,是唐代岳州窯的代表性作品。 鎮墓獸是人們創造出...
青釉褐彩鎮墓獸為唐朝的文物,共兩件,其一高34.8厘米 座長21.9厘米 寬19.6厘米:其二高32.5厘米 座長20.2厘米 寬18.5厘米。均於1976年出土於長沙鹹嘉湖。現收藏於湖南省博物館。用於鎮守墳墓。往往成對出土,一為人面,一為獸面,均半蹲於底板之上。人面者背有火焰式棕毛,雙目圓睜,表情嚴肅;獸面者...
唐代彩繪陶鎮墓獸 唐代彩繪陶鎮墓獸是一件唐代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唐陶人面鎮墓獸 唐陶人面鎮墓獸是唐代時期的文物。
青釉彩繪陶鎮墓獸 青釉彩繪陶鎮墓獸是一件唐代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唐代陶鎮墓獸 唐代陶鎮墓獸是一件唐代的文物,館藏於海南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打鬼驅邪、鎮守墓葬的任務便是由古人眼中的驅邪鎮惡之神一一鎮墓獸來完成的。因此,鎮墓獸一般長相較為兇狠,只有起到了震懾鬼怪妖魔等邪惡力量的作用,才能守衛好主人的墓室。伴隨著厚葬之風的盛行,從戰國到隋唐,墓葬中的鎮墓獸也出現得越來越多。到了唐代 , 各種類型的鎮墓獸形象終於以成熟的藝術手段表現了...
透過這些嶄新與鮮活的瓷器,展現出墓主與西安以西的世界的聯繫。4.4鎮墓獸 鎮墓獸是在陪葬用品中的辟邪物。唐代的鎮墓獸多為彩繪或三彩的陶器,有獨角獸與雙角獸兩種。他們的外型是人、獸及鳥的綜合體。這些鎮墓獸均置於墓穴的壁龕或通道口,並且左右相對,像鬥神一般。由此也可發現唐代的宗教信仰之盛行。
天王俑既能降魔伏妖、守護佛法,也能驅鬼避邪、保護墓主安寧。因此天王俑往往被達官貴人奉為死後的保護神。佛法無邊,有天王俑的保護,死者可保萬無一失。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現的殉葬俑,最早出現在武則天時代。天王俑與鎮墓獸對稱置於墓門內,與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稱為“四神十二時”,用於辟邪和保護墓室安全,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