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人明皇幸蜀圖軸
- 作者:胡廷暉(存疑)
- 作品年代:元代(存疑)
- 館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主題與關鍵字:帝王、后妃、仕女、侍從(侍女、童僕)、軍士、松、梅(白.紅、蠟梅)、馬、橋、石磴、棧道、江河、湖海、官員(臣)、行旅、騾、驢。
錄入:《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九冊,4397頁;《故宮書畫錄》(卷五),第三冊,12頁和《故宮書畫圖錄》,第一冊,39-40頁。
此圖在《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為《宋人關山行旅》,乾隆題詩認為“此宋近乎唐”。後依近人考據,改名為《唐人明皇幸蜀圖》。描寫唐代天寶年間安祿山造反,兵陷長安,明皇(玄宗)幸蜀避亂。
隋末唐國中土和西域、中亞間交通暢達,彼方盛產之石青、石綠顏料得以大量供應中原畫家,唐代以降青綠山水大為流行。此一畫法,到宋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宋人青綠山水概分兩類,一是繼承唐人勾勒填色,一是綜合水墨皴法薄罩青綠。元代趙孟頫復興古法,略變宋人青綠山水,以符合文人趣味,對後世尤多啟發。
作品賞析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曾經如此讚嘆蜀地(今四川)的景致。這幅《明皇幸蜀圖》使人們得以想像那壯麗的山河。中唐時期,當唐玄宗正沈浸於長治久安之中,原本鎮守在邊疆的安祿山趁機造反,兵陷長安,迫使玄宗率領眾人離開京城避難,一行人輾轉跋涉,來到地勢險峻的四川。
畫家在描繪崇山峻岭時,以飽和不透明的青綠礦物性顏料層層疊染,然後再以清晰明確的墨線,勾畫稜角分明的輪廓,營造出山石塊面堅實的觸感。濃郁艷麗的青綠敷彩,除了令人聯想到大唐盛世的宮廷氣勢之外,同時也塑造了後人所謂“青綠山水”的典範模式。
此幅構圖以山水為主,人物鞍馬為輔,山水畫的比重在構圖上明顯增強,對於後世山水畫成為獨立畫科,在構圖意識上可謂居於轉化時期的產物。畫中山川樹石以細勁線條勾勒,並以青綠赭石填染,不加皴斫,賦彩染色濃重,可見李氏父子“金碧山水”一派遺風。右下角見一隊人馬出現於峰間峻谷狹徑,正要踏入岸邊林間空地,領隊身著朱衣、騎三騣馬是為明皇,史載“出棧道飛仙嶺下,乍見小橋,馬驚不進”者,即是此景。中央繪商賈數人,據中峰松蔭下,解鞍放騾,袒裼憩息。左方則繪行旅人物,或乘馬牽駝,負荷繞行於蜿蜒棧道中。畫面場景複雜而又具體入微,構圖嚴整周密而又起伏錯落,筆法工整精細,色彩絢麗繽紛而且沈著調和。
考察此幅《明皇幸蜀圖?,不論山石配置的左右對稱性,或仕女頭飾、三騣馬等造型俱承襲傳統樣式,均可從唐代山水壁畫或出土之三彩人馬俑間發現其類似範例,其祖本或出自唐人之手。但經宋人輾轉反覆臨摹,已滲入了宋人對山水結構的理念。
作者簡介
此圖中未見作者任何款印,出於何時何人,學界看法自來紛歧。單就收藏印鑑而言,畫面左右上角分鈐“濠梁胡氏”、“相府圖書”二印,位置並列相對,皆為明初宰相胡惟庸用印,為此幅最早的收傳印記。文獻記載,《明皇幸蜀圖》亦稱《摘瓜圖》,自古多有摹本。近有學者提出新論,以美國王己千氏所藏無款青綠山水一幅,上有“廷暉”半印,指其畫風與此《明皇幸蜀圖》相似,是以主張此幅出於元人胡廷暉臨摹。然亦有認為兩幅畫風不甚類同者。猶待論考。而今傳存相同之構圖,則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傳李昭道筆《春山行旅圖》;此外,尚有日本大和文華館所藏與該幅之左半部相同之《明皇幸蜀圖》,京都私人收藏之《明皇幸蜀圖卷》,另《宋元明清名畫大觀》印有《明皇幸蜀圖》殘片,美國佛利爾美術館亦藏有兩套《明皇幸蜀圖》,計有六件作品。諸圖之中,故宮所藏此幅畫法工整嚴謹,敷色鮮麗,顯較精緻。全圖峰巒連綿,意境深邃,氣勢宏偉,並將人物、鞍馬、山水、樹石等畫科技術融合一體,顯示出畫家多方面的藝術才能,堪稱青綠山水經典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