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疔

唇疔,病名。系指疔生唇上,症見初起如粟如芥,形小根深,周圍有紅腫根盤,自覺麻木癢痛,伴壯熱煩渴、二便不利。多由脾胃二經火毒上沖所致。

中文名稱唇疔
英文名稱lip furuncle
定  義生於唇部的疔瘡。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外科疾病(二級學科),瘡瘍疾病(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唇疔
  • 相關西醫疾病:類唇癰
  • 其他名稱:鎖口疔
  • 疾病分類:口腔科疾病
  • 發病部位:口唇
  • 主要病因:脾胃二經火毒上沖
  • 多發群體:青壯年為多
  • 傳染性:無傳染性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一、風熱邪毒侵襲,二、脾胃積熱壅盛,三、心經火毒上炎,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右側口角生疔,瘡頂有黃白色膿頭,如小米粒大,根深盤堅,腫脹蔓延上唇及右側面頰,開口困難,亦稱鎖口疔。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唇癰是唇部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也可由多個癤腫融合而成。多發於上唇,由於上唇位於面部危險三角區內,如治療不當,可引起敗血症,有導致顱內感染的危險。

病因病機

一、風熱邪毒侵襲

患者起居不慎,感受四時不正之氣,如節候之寒溫肅殺,酷暑,火毒,或中疫死之牛、馬、豬、羊、蛇、蟲之毒,或因昆蟲咬傷肌膜,破而染毒等因素,致火毒入侵,熱毒伏結於唇,蘊蒸肌膜,氣血凝滯.暴發而為唇疔。

二、脾胃積熱壅盛

平素嗜食炙熄或膏梁厚味、菸酒辛辣之品,致脾胃濕熱化火,火毒循經上燔,熏灼唇之肌膜而致唇疔。

三、心經火毒上炎

因七情所傷,如抑鬱、暴怒等,情志不遂,氣鬱而化火,心火、內熾,火毒上炎,結聚於唇,成疔成瘡。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唇部患處灼痛及麻癢感,說話時疼痛加劇,影響飲食,病勢輕則無全身症狀.稍重者則兼見寒熱交作、頭痛、心煩、噁心、納呆,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數。
  唇疔多生於上唇,亦有見生於下唇,反唇疔發於唇里棱(唇紅部肌膜與皮膚交界處);鎖口疔生在嘴角;火焰疔生於上下唇,疔紅艷如火。上述三種唇疔除各有特.點外,初起均見疔形如粟粒或粉刺樣,為一微紅突起之小硬結,上有小白色瘡頭,四周.赤腫堅硬,形小而根腳較深,如鐵釘之狀。

鑑別診斷

癰發生體表局部光軟無頭,紅腫熱痛(少數初起皮色不變),結塊範圍多在6~9厘米。發病迅速,易腫,易膿,易潰,易斂,或伴有惡寒發熱、口渴等全身症狀。顏面疔瘡多發於唇、鼻、眉、顴等處,局部開始為一個膿頭,腫塊堅硬根深,如釘丁之狀,或麻或癢。繼之紅腫高突,可發展為數個膿頭,灼熱疼痛。有頭疽也發於肌膚之間,初起即有粟粒狀膿頭,易向周圍擴展腐爛。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1.風熱邪毒侵襲
證候:疔可發於上下唇任何部位,自覺患處掀熱疼痛日增,疔瘡周圍肌膜腫脹明顯而迅速。疔頭堅硬而根深,患唇感覺麻癢,腫脹較甚,全身可見惡寒發熱、汗出、頭痛、口乾,舌質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病機分析:風為百病之長,熱邪多依附於風而侵犯,風熱化火,其性升發而向上,直侵頭面之唇部,因火毒攻唇,故見唇掀熱疼痛,周圍肌膜腫脹;風性善行,故症見唇。感麻癢,腫脹較甚;火毒凝結故瘡頭堅硬根深如釘;風熱陽邪,其性開泄走表,故見汗.出惡風,頭痛,發熱,苔薄白,脈浮等風熱表證。
2.脾胃火毒壅盛
證候:疔多發上唇,特別是唇棱處(即唇紅部黏膜與唇皮膚交界處),唇部肌膜千燥,色焦紅,疔起如粟粒為一微紅突起之小硬結,上有白色瘡頭,漸腫而破,有粘膿流出,甚者潰爛,疔腳根深,唇部麻痛而增厚,令唇外翻,俗稱反唇疔。全身可見口乾苦,口渴引飲,煩躁.腹脹,大便秘結,納呆,舌苔黃膩,脈數。
病機分析:唇為脾之外竅.上唇屬脾而足陽明胃經之脈挾口環唇。下唇屬胃,因飲食不節而致濕熱困積脾胃,濕熱久郁化火,火熱循經上蒸,結毒於唇,故見唇部發紅,乾燥,甚則焦紅,疔頭硬結,根深;胃熱傷津,故口渴欲飲,濕熱內盛,故腹脹便秘,疲倦,胃呆,舌苔黃脈數等脾胃濕熱之症。
3.心經火毒上炎
證候:臨床表現除唇療的一般症狀,如痛癢麻木,疔頭硬結,根深等:還突出表現疔頭呈一點帶紅色小水泡,形艷似火.灼熱發癢,俗稱火焰疔。全身表現:面赤口渴,甚則寒熱交作,煩躁失眠,舌強,精神恍惚,尿赤灼痛,舌尖紅,脈數等症。
病機分析:因情志之火內發,心火熾盛,則心煩;火擾心神則失眠.精神恍惚而煩躁;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心火上炎.故舌紅面赤;火熱傷津則口渴;心移熱於小腸則尿赤灼痛;心主血,其色赤,火毒滯結於唇,故見唇疔處發紅似火,灼熱疼痛。唇療如處理不當,或強行擠壓,病勢發展,唇部腫脹外翻,療頭陷黑,堅硬無膿,腫勢擴散,以至頭面俱腫,並伴寒戰高熱.煩躁神昏,脅痛氣急,噁心嘔吐,飲食減少,夜不安寐,便秘溲赤,皮膚見瘀點或瘀斑或全身發黃,苔黃、舌質紅絳,脈洪數。為毒人營血,則為走黃逆症,常可危及生命。

二、治療

唇疔總由火毒而生,火毒之源。外因為風火邪毒入侵,內因力素食辛辣,脾胃熱盛及心火上炎而致。而上唇屬脾,下唇屬胃,嘴角為心脾經所屬,故辨證時須細察病情,綜合分析,依病因病機的不同、病變部位的差異而進行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1.風熱邪毒侵襲
治則。疏風清熱,瀉火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用以清熱解毒,消散疔瘡。如唇疔初起,有惡寒發熱,毒勢進展較快,加服蟾酥丸,蓋被取汗,以解毒消腫,活血定痛,如出現發熱口乾燥。大便秘結,脈象沉實,這是邪毒入里的表現,宜用黃連解毒湯以清熱解毒。加入大黃、蔥頭,使內困之邪下泄。
2.脾胃火毒壅盛
治則:瀉胃火,清脾熱。
方藥:救唇湯加生地、苦參、石膏。該方是針對唇疔而設立的,方中銀花、紫花地丁,知母,使積熱火毒清解消散;生甘草清熱解毒;白果去濕殺蟲。桔梗引藥上走於唇,合用能達消散疔瘡之效。由於唇疔病情往往發展迅速,故在煎服湯藥前加服化疔內消散。該方以金銀花,蚤休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知母瀉火去濕;當歸、赤芍,生甘草活血涼血,貝母、花粉軟堅化結;穿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膿。活血消癰:白芨、乳香活血止痛.捎腫生肌,全方合用,使疔毒內消,止痛軟堅之效。
3.心經火毒上炎
治則:瀉心解毒止痛。
方藥:疔毒復生揚加黃連。方中以梔子、木通、黃連清心經之火毒;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牡蠣軟堅散結,乳香、沒藥、皂角刺消腫止痛。若出現疔瘡走黃。多為邪實證實,宜涼血清熱解毒,即服七星劍湯急救。方中用蒼耳頭、野菊花、稀薟草、地丁香、半枝蓮、蚤休、麻黃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瘡癰熱毒,疔毒內攻,走黃之症,能起解毒瀉火之效。如手足厥冷,脈象突然停止,是毒氣閉塞,經脈之氣不能宣通的緣故。宜先用蟾酥丸口服,隨後立即用木香流氣飲煎服.以行氣通脈,脈象自然會出現。該方中除當歸、川芎二味活血藥外,配入紫蘇、枳實、烏藥、陳皮、青皮、大腹皮、枳殼、木香,檳榔等行氣之品。如寒戰高熱.煩躁神昏,皮膚現瘀點,或全身發黃,可配犀角地黃湯以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使蓄血或心營之熱得解。另服安宮牛黃丸以豁痰開竅解毒或服紫雪丹以清熱開竅,鎮痙安神。若唇疔誤用灸法而煩躁譫語者,是火氣逼毒內攻的緣故,宜內服解毒大青湯。方中重用大青葉、石膏、知母、梔子、竹葉等清熱解毒之藥。如唇疔用針刺破出膿,出現正氣虛弱,驚惕心悸,宜服內托安神散。方中以人參、黃芪、白朮、茯苓內托;以石菖蒲、五味子、酸棗仁、遠志安神。全方合用可達內托安神之效。如過度使用清熱攻利之品,以致口渴、脈象虛大者.宜補中益氣湯。
(二)外治法
唇疔初起,紅腫未潰時,外敷玉露散或如意金黃散或紫金錠或蟾酥錠之類,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如療頭潰破後,外敷芙蓉膏,以清熱拔毒,去腐生肌。膿盡生新用珍珠八寶丹或上蓋太乙膏以生肌長肉收口。

其他療法

針刺放血法:在病人腿彎中(即胭窩委中穴)部位尋找,如發現有紫黑筋者,用長針對準紫筋,刺出黑血,以泄毒外出;如疔毒內攻,出現走黃之症狀時,立即按走黃的部位,循著經脈去找尋,如發現一個直豎起來的芒刺,則是疔苗,應立刻用針刺入疔苗,放出惡血。

轉歸預後

唇疔一般發病較急,病情較重,但經過及時適當用藥,大部分預後是好的,但個別病例由於誤治或失治,特別是唇療初期.由於疔頭硬結、根深,而用力擠壓,或盲目挑刺,造成火毒沿頭面脈絡擴散,出現疔毒內陷走黃之逆症時,常可危及生命。臨床上唇疔一般輕症較常見,而發生走黃逆症者較少見。

預防調護

平素調製飲食,節制房事,避免四時不正之氣及疫厲之邪感染,忌食辣淑,酒、煙、及生冷食物。唇疔患者要飲食清淡,忌進食硬物以免刺傷唇部肌膜,會令唇療惡化。忌灸法免助火勢增長而加劇病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