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筆記:被操縱的人性

哲學筆記:被操縱的人性

《哲學筆記(1):被操縱的人性》以人類歷史及現狀的各種現象所隱蔽的本質為思維的起點,不師法於任何主義或流派,也不以批判和附會任何現有的主義和流派為目標。我們生活的世界的全部存在分為人創造的、自然創造的和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真實不僅僅是感覺的對象,而且是心靈的對象。世界提供給我們感官的是存在的表層,而深層的的運動力只能由我們的思維去把握。目前的人文科學遠遠沒有透徹的反映人,人的行動不是被一致的價值支配的,而是被整個世界的矛盾支配的,人類大腦的局限性將完整的人分割成在邏輯的謊言下自圓其說的各種科學,但實踐的人則是矛盾的、非邏輯的,反覆無常和善惡共存的。辯證法不是存在的本質,《哲學筆記(1):被操縱的人性》不以善惡、是非、黑白的對立為思維的出發點,沒有任何價值的色彩。撩開各種現象的荊棘莽榛,剝去亂石和泥土,滌盪謊言的污垢,從錯誤的世界中澄清人類的精神,就是作者冒昧寫作的理由。

基本介紹

  • 書名:哲學筆記:被操縱的人性
  •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32
  • 品牌:南京出版社
  • 作者博浪沙
  • 出版日期:2010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185253, 780718525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哲學筆記(1):被操縱的人性》:我崇拜國學,但我是國學的敵人,我熱愛西方哲學,但我是西方哲學的叛徒。
一百年諾貝爾文學獎遍及全球人文才俊,獨與中國人無緣,中國知識分子難辭其咎。博浪沙謹以茈書挑戰國內50所大學。
金錢本身沒有感情,但它能創造感情,在物質飢餓的人群中,精神是物質的婢女,金錢代表著精神的價值,人的物質欲望變成了精神的形而上的。
邊沁反對孟德斯鳩把氣候、地理作為立法的依據,他認為只有功利才是人類行為的動機和法律鼓勵或約束的理由。
葛拉西安認為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把人當成了牲畜,《君主論》就是養馬的知識,它提出人應該成為英雄。
博浪沙熱愛馬克思,馬克思的觀點是人通過教育可以在善上徹底完成自己。博浪沙認為人性的貪婪、無恥、偏執、任性、狂妄自大是自然產物,具有不可教育性,只有按照人類神經的客觀物質特性設計的社會方案,才能填平善良的理念、期待和社會命運的實踐之間的鴻溝。
柏拉圖以來,哲學一直在尋找人類通向幸福的普遍真理。博浪沙認為普遍真理是不存在的,人類精神是個體性的,社會生活是精神上孤獨的個體相互矛盾和衝撞構成的,只有壓力和理性獨裁構成的一致。
“我的矛能刺穿所有的盾,我的盾能阻擋所有的矛”具有反實踐性,囊括所有經驗的實踐,即普遍真理是不存在的。
哪怕愛情是謊言,我也要擁抱她,哪怕愛情是陷阱,我也要跳下去,哪怕愛情是毒藥,我也會一飲而盡生命本質就不明智。為什麼要用明智對它欺騙和折磨。

圖書目錄

A
愛的虛榮
愛的貧困
奧古斯丁
愛情是什麼
愛和性
愛的原罪
愛情的後現代主義
愛情
愛決定真理
愛的自私本能
愛的批判

B
不死
變態
暴力
不可分割的人性
暴力創造歷史
辯證的敘述
被組織的命運
邊界
被遮蔽的女人
彼岸的藝術

C
崇拜
超人的政府
此岸的意識
詞語割裂的心靈
存在的本質
創造本能
村莊
恥的意識形態
寵弱文化
財產的道德瑕疵
城市的發明
常人批判
城市
詞與詞的社會關係
存在就是存在
存在即表達
沉默並不卑賤

D
讀書是浪費生命的一種方式
道德是人的怯懦
道德的時間性、空間性
對話錄
讀者
多數服從少數
第三種存在
對知識分子的忠告

E
兒童的性慾

兒童

F
法律
符合論
分類與混沌
服從他人的由來
犯罪的責任分擔
法律與事實
復仇
服裝與裸體
法律的漏洞
法律的悖論
法律
墳墓
非神的神話
服從自己的權利

G
官僚
狗的精神
故鄉崇拜
國家的生產性
官僚排斥道德
公正
格言
感覺的生存
感覺是思維的源泉
個人與歷史
個體心理學
國家
個體思維
故事思維批判
過度的文明
公共教育
個體論

H
謊言
幻想的本能
婚姻
合理之死
黑暗的門
合格的作家
婚姻
謊言的好處
皇帝的財產權
謊言的剩餘價值
合法的謀殺
荒誕
黑暗
後道德時代
謊言推理
後文學革命
貨幣的宗教
後文學概論

J
基因
鏡子
家庭的戰爭
家庭
精神的生存
激情的性
結構困境
金錢契約
精神衝突
價格的原罪
精神賦予異性肉體的意義
交流的誤解
靜夜思
進化論的終結
君主的邏輯
精神研究提綱
焦慮的生命

K
寬容
恐懼
科舉考試的歷史陰謀
渴望貧窮
恐懼教育
孔子與霍布斯

L
理智
歷史是細節的集合
流氓的物種
靈魂
論善的雙刃劍
論家庭
歷史的源頭並不高尚
論解釋世界的方式的幽默性
論金錢
論性壓抑
論想像的實質、功能、價值
論想像思維
歷史的原罪
理性的評價
論表達
論環境、喚醒與催眠
論行動
裸體的崇拜
論仁者不仁
論法的歷史哲學
論性與人性
歷史的質與量
聯想
論理解
亂以載道
論知識的自卑症
歷史和小說的差別
論思想家
兩種統治階級

M

母親的獨裁
陌生的物質
埋怨的歷史
命運
罵人
矛盾的我
名詞崇拜
民族智商
媒介的生存
每一個皇帝都是罪犯

N
男人
女人
女性人類史
女性的暴力權
農民的現代化
男人的情感
怯懦的代價
女性的人權
腦力的評價制度

P
批判
普遍真理的終結
偏執的類型

Q
權力的能力
權力的形上學
情感的價值
親權

文摘

6 愛的原罪
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你走進任何人的生命,都會使他痛苦,都會使自己痛苦。你發現世界的瘋狂、領悟人生的快樂都不能真正與他人分享。
如果你衝進所愛的人的房間,告訴他你心中上帝啟示的智慧之光,你必打擾了他的睡眠,你必妨礙了他與世俗交換得以生存的工作,而他仰仗這而生活。
你陷入苦惱,你的大腦開始萎縮,折斷那觸摸生命的思想之手,使一切歸於乏味、無聊和寧靜;你陷入痛苦,恨不能自殺。在你的認識中你給予愛人的是蜜柚,他看到的卻是炸彈。
你怨恨世界沒有站在你的一邊。它怎么可能呢?世界為自己而存在,正如思想家為自己而存在一樣。
傻瓜!站起來,離開!與孤獨為友。你與世界的鴻溝既避免打擾他人,也減少了來自他人的怨恨——因為你打擾了他人。
愛是從他人身上攝取自己的需要,愛他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自私。因為他人所希望的是讓他自由,而不是用愛去給他套上枷鎖,使他安靜的生命受到打擾。
愛是多么令他人心煩,因為他人愛我時,我同樣覺得是一種難以承受的負擔。
愛人是滿足愛人者的自私,如果不加節制,愛人終究是損害了他人。就像愛一棵樹,愛它是你的需要;而對於樹,你的愛往往並非他的需要。
真正的愛就是讓它成為它自己,而你的愛卻剝奪了它的這種權利。
所以,必須冷靜地觀察人的生活,不要去打擾吃草的羊羔,讓每一個人都占有自己在世界中的一席之地。
愛是把你的腳伸進別人的被窩取暖,最終只是滿足你的自私,愛是自私需要的藉口和粉飾。有多少自私的惡借愛去實現。愛甚至欺騙了你自己,在害人時也覺得自己是那樣高尚。
讓愛、善、民主等一切世人鐘愛的詞語——罪惡的居所,徹底從我的意識中消失。
人與人之間沒有距離就沒有愛,因為自由是人的天性。
一切危害人的天性的都不是愛,愛更多的應是推動它的自由。
以快樂作為信仰的人們啊,如果為快樂而陷入不快樂,就是失敗。真正快樂的是從快樂中得到快樂。
你還在被愛的謊言糾纏的苦惱中,我卻用有毒的思想沖洗你習慣的傷口。如果你還在怨恨這個世界,那么你就在對每一個占有了你的生命的人釋放仇恨。
如果你還在為自己付出的愛未得酬報而痛苦,你應該反省一下你的愛有多少是為了你自己而付出,有多少是為了別人而付出。
如果你還在譴責別人妨礙了你的事業、生存和幸福,你應該想一下如果每一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是否你也同樣妨礙了他人?
愛、善、良心、正義、道德這些無益而有害的詞語,人們喜愛它們是由於它們表面是好的。它們可以把人首先帶人快樂,接著痛苦的深淵緊緊將你攥住;而自私、罪惡、壞有時正好相反,它們不迷惑人,使一切膽怯的人拒絕它們,但往往是它們首先把人帶人苦難,然後使你奮勉,找到通向快樂的道路。
人類病態的習慣是先甜後苦,而厭惡先苦後甜——我為自己而奮鬥,為什麼怨恨別人呢?為別人而活著的人是可憐的,人應該為自己而活著。
不要用愛、善良、道德去蠱惑別人,滿足自私。它讓一切罪惡更為醜陋,但有誰承認如此?我不知道。
愛是自私的,是一種一邊享受著別人的麵包,一邊說喜歡你烤的麵包就是愛你。由別人付出,我只是對這種付出感到快樂,這就是我對他的愛,或他人對我的愛。
渴望愛是多么的自私、可憐和不幸。如果別人不來討還這筆債務,我就白吃白喝;如果他在餵一條狗,狗在不停地咬他的手,他仍然快樂,那一定是宗教的人性在他身上發狂。
他開始追打這條狗,狗狂吠著:我付出了愛,這就是我得到的回報!?如果吃了他人的麵包,他人就變成了你的主人,這就是愛。
7 愛情的後現代主義
祝賀一對男女白頭偕老時,是否違背了這對男女對更多異性的奢望和興趣?是否包含著他人希望你和一個單調的性伴侶,堅持乏味的耳鬢廝磨,一路走到生命黑暗的谷底?
一夫一妻制源於人類對性的嫉妒本能,它保證了別人的性利益不被侵犯的自私之情。

後記

我的生命對我是一種壓迫、一種負擔,得到它雖然我沒有參與謀劃,但一旦得到它我就一直得為它操心。
它會疼痛、會苦悶、會焦慮、會有各種不適、會有欲望,需要意義、需要面對它的捨棄;它需要食物、居所,需要服從他人和侵略他人……我知道我陷入了麻煩、掙扎、解脫,又陷入麻煩的無休止的循環。不斷地被意義、目的、願望困擾,不斷地丟棄、遺忘,又不斷地尋找新的或永恆的意義、願望、目的。害怕死亡,所以想超越死亡,不願承認它就是我的終點,但它確實又是終點——荒唐而實在的結局。
確實是什麼?我不知道它的含義,但我卻相信它是實在,這種相信也使實在變成了玄的東西,不可度量的靈魂的寬度和長度,不可相信的空間和時間。但又必須相信靈魂,因為玄確實需要居住的地方和歷史。
我討厭“確實”,可是我又擁有了它。它蠱惑我,也蠱惑別人,說明它是可信的真理。真理究竟以它的可信和真實表示什麼意義呢?

序言

記得小時候,一位老師對我說,關於人——孟子主張性善,荀子主張性惡。
而在我後來的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東西宣揚窮人是善的,富人是惡的,所以同情窮人、同情弱者,藐視權貴甚至仇視權貴,這深層的原因卻很少想過,甚至與我同時代的也很少有人想過。
所以長大的過程,總有一種高傲的精神追求,而物質的貧困一直困繞著自我的實現,但不以為意。這種偏執的心態直到而立之年才開始產生了困惑。
人性果真是善的嗎?或果真是惡的嗎?人類的“現在”是一個經歷了一定的變化過程的階段性結果。今日的人類的生活是如何形成的?人類的歷史有何沉積?在“現代”的河流里我們不得不去思索和探討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