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以發作性的痰鳴氣喘,發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呼吸困難為特徵的病證。主要病因是宿痰內伏肺系,常因感受外邪或飲食不當而誘發。
中醫文獻中,《金匱要略》對哮病臨床特點和治療方劑已有記載。哮喘之名見於宋代王執中《針灸資生經》。元代
朱丹溪認為哮證“專主於痰”,並提出未發以扶正為主,既發以攻邪為急的治療原則。明代虞摶《醫學正傳》指出“哮以聲響言,喘以氣息言”,對哮與喘作了明確的鑑別。《景岳全書》對哮病的治療從朱丹溪之說,並指出:“扶正氣者須辨陰陽,陰虛者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攻邪氣者須分微甚,或散其風,或溫其寒,或清其痰火。然發久者,氣無不虛,故於消散中宜酌加溫補,或於溫補中宜量加消散。”清代《證治匯補》把本病的病機精闢地歸納為“內有壅塞之氣,外有非時之感,膈有膠固之痰”。後世醫家鑒於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稱哮喘。西醫的支氣管哮喘和喘息型支氣管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均可參考此病辨證施治。
發作性痰鳴氣急的疾患。簡稱哮。見《
醫學正傳·哮喘》。由痰火內郁,風寒外束所致。《
醫宗必讀》卷九:“別有哮證,似喘而非,呼吸有聲,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於內,風寒束於外,或因坐臥寒濕,或因酸鹹過食,或因積火熏蒸,病根深久,難以卒除。”
《
症因脈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臥,傴僂伏坐,每發六七日,輕則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則舊病復發。”其證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鋸聲,重證可見張口抬肩,目脹睛突,面色蒼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脫。反覆發作,可致髒氣虛衰,真元耗損。治宜培補脾腎。發作時宜祛邪,宣降肺氣,滌痰平喘。虛實挾雜,扶正與祛邪並用。
病因病理
哮的病因以痰為主,痰因肺脾腎功能失常,津液凝聚而成。痰伏藏於肺,復加外邪侵襲、飲食不當、情志失調、勞累過度等多種誘因而引起發作。
哮證的特點呈發作性,發無定時,以夜間為多,發時痰鳴有聲,氣促不能平臥。發作短者僅數分鐘,或幾小時,甚者持續數天。發作前可有如鼻喉作癢,噴嚏流清涕,呼吸不暢,胸中窒塞,噯氣,嘔吐,情緒不寧等先兆症狀。
1,主因
宿痰內伏於肺,《症因脈治》:"哮病之因,痰飲留伏鬱結而成,潛伏於內."
2,誘因
外邪,飲食,情志,勞累,尤其氣候等的變化都可能形成誘因,觸動伏痰而發本證.哮喘
辨證論治
哮病的辨證總屬邪實正虛,邪實當分寒痰、熱痰的不同;正虛應審其陰陽的偏虛,區別其臟腑所屬,以及肺、脾、腎的主次不同。治療當根據“發時治標,平時治本”的原則。發時攻邪治標、利氣祛痰為主,寒痰宜溫化宣肺,熱痰宜清化肅肺。平時應扶正固本,偏陽虛者應予溫補,偏陰虛者,則應滋養,分別採用補肺、健脾、益腎等法。如發時正虛邪實、寒熱錯雜者,又當兼顧之。①寒哮。證見呼吸急促,喉中哮鳴有聲,胸膈滿悶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利,面色晦滯帶青,口不渴,或渴喜熱飲,天冷或受寒即發,形寒畏冷,舌苔白滑,脈浮緊或弦緊。治宜溫肺散寒、化痰平喘。②熱哮。證見痰鳴氣粗,胸高脅脹,咳嗆陣作,咯痰色白或黃,黏稠厚濁,咯吐不利,煩悶不安,面赤汗出,口苦,口渴喜飲,不畏寒,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治宜清熱肅肺、化痰定喘。③痰氣壅盛。證見喘咳胸悶,痰涎涌盛,但坐不得臥,喉如曳鋸,咯痰黏膩難出,舌苔厚濁,脈滑實。治宜滌痰利竅、降氣平喘。④肺氣虛。多見於緩解期。證見自汗,怕風,易感冒,每因氣候變化而誘發,發前噴嚏,鼻塞流清涕,氣短聲低,或喉中常有輕度哮鳴音,咯痰清稀色白,面色?白,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治宜補肺固衛。⑤脾虛。多見於緩解期。證見食少脘痞,大便不實,食油膩後即腹瀉,往往因飲食不當而誘發,倦怠,氣短,語言無力,舌質淡,苔薄膩或白滑,脈細軟。治宜健脾化痰。⑥腎虛。證見短氣息促,動則更甚,吸氣不利,心悸,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勞累後喘哮易發。若兼見畏寒,肢冷,自汗,面色?白,舌質胖嫩,苔淡白,脈沉細,為腎陽不足;若兼見顴紅,煩熱,汗出粘手,舌質紅少苔,脈細數,為腎陰虧虛。分別用溫腎助陽。肺虛、脾虛、腎虛雖各有特點,但臨證每多錯雜並見,而表現為肺脾氣虛、肺腎氣虛或肺腎陰虛、脾腎陽虛等證,故既應區別主次,又需適當兼顧。
哮病極為頑固,經常反覆發作,遷延難愈,部分兒童、青少年直至成年。腎氣日盛,正氣漸充,輔以藥物治療,可逐漸痊癒。中老年或體弱病久,腎氣漸衰,發作頻繁者則不易根除。若大發作時持續不已,喘急鼻煽,胸高氣促,張口抬肩,汗出肢冷,面色青紫,煩躁不安者,屬危證之候,需及時搶救。
發作期
1、冷/寒哮
治法 溫肺散寒,化痰平喘
2、熱哮
治法 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3,寒包熱證:
治法 解表清里
緩解期
1、肺虛
治法 補肺固衛
2、脾虛
治法 健脾化痰
3、腎虛
治法 補腎攝納
預防調護
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受寒,防止外邪誘發。 慎戒異氣異味,避灰塵、花粉等刺激,積極戒菸。 飲食宜清淡,節厚味,忌生冷、辛辣、肥甘之品。 平時可常服扶正固本中藥,積極鍛鍊身體,增強機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