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哩 lī
另見 哩 li
〈助〉
[方]:用於句中並列成分之後,表示例舉,跟“啦”相同 [a particle,expressing exclamation,interrogation,etc。]。如:筆哩,墨哩,都在桌上放著。
另見{lī;lǐ}
哩 yīnglǐ
<名>
常用詞組
哩哩啦啦
līli-lālā
[scattered;scat tered;sporadic;dribble in and out;straggle along] 稀疏、分散、時斷時續的樣子。
開會時間已到,但廳內哩哩啦啦才來了幾個人。
哩哩羅羅
līli-luōluō
[verbose and unclear in speech;rambling and indistinct in speech;mumble away;talk endlessly][口]:形容說話囉唆,口齒不清。
līliū-wāixié
[crooked;askew;shapeless and twisted]:歪歪扭扭;不正。
他的字寫得哩溜歪斜的。
[(of walking) not steady]:[走路]左右搖擺。
這個醉漢哩溜歪斜的走過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玉篇》力忌切,音吏。出陀羅尼。《正字通》語餘聲。
又《正字通》音里。元人詞曲,借為助語。
又《正字通》明制,冬至日,賜諸臣甜食一盒,凡七種,一松子海哩。鄭以偉曰:字諸字書俱不載,今亦不識海哩為何物。○按五音《集韻》又莫六切,音目,楚人謂欺為哩,乃嚜字之譌。互詳嘿嚜二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