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遍·太皞司春

哨遍·太皞司春

這首詞比較細緻、準確地寫出了從春到夏的自然變化和抒情主體的具體感受。上闋描寫初春至暮春的景象變遷。首二句運用古代傳說將春天擬人化。傳說東方之帝名太皞,統管春事。《禮記·月令》云:“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春工”指太皞所統管的東君春神,他們著意裝點山河,使萬物返青生輝,使和暖之氣生自日出的地方(《尚書》注云:“日出於谷而天下明,故稱‘暘谷’”),故而大地春回。“十里芳菲”以下七句系描寫初春景象:遍野芳菲,東風勁吹,柳垂金線,桃紅杏淺,水綠山青,春水漲堤,詩人準確地抓取了一系列典型意象,酣暢淋漓地寫出春色的明媚與絢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哨遍·太皞司春
  • 創作年代:金代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董解元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哨遍
太皞司春,春工著意,和氣生暘谷。十里芳菲,盡東風,絲絲柳搓金縷。漸次第,桃紅杏淺,水綠山青,春漲生煙渚。九十日,光陰能幾?早鳴鳩呼婦,乳燕攜雛。亂花滿地,任風吹、飛絮濛空有誰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隨塵土。
滿地榆錢,算來難買春光住。初夏永,薰風池館,有藤床冰簟紗廚,日轉午。脫巾散發,沉李浮瓜,寶扇搖紈素。著甚消磨永日,有掃愁竹葉,侍寢青奴。霎時微雨送新涼,些少金風退殘暑。韶華早,暗中歸去。

作品鑑賞

以《西廂記諸宮調》而著名的董解元亦是填詞的行家裡手,這首《哨遍》就見稱於時。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說:“有《董哨遍》詞云云,此詞連情發藻,妥貼易施,體格於樂章為近。”又云:“自昔詩詞之遞變,大都隨風會為轉移。詞曲之為體,誠迥乎不同。董為北曲初祖,而其所為詞,與屯田有沆瀣之合,曲由詞出,淵源斯在。”況周頤的這兩段話,首先指出了董詞的特點:“連情發藻,妥貼易施,”即與曲為近,易入樂章。其次指出了詞的嬗變即“曲由詞出”,北曲初祖董解元的這首《哨遍》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範例。理解了況周頤的這番話,就大體把握住了董的這首詞的特點:鋪陳為主而較少蘊意,辭藻迭出而內涵較淺。但從別一角度來看,他又比較細膩的感受並表達出了描寫對象的特徵和諸般特點,給審美者以新的審美內涵。
這首詞比較細緻、準確地寫出了從春到夏的自然變化和抒情主體的具體感受。上闋描寫初春至暮春的景象變遷。首二句運用古代傳說將春天擬人化。傳說東方之帝名太皞,統管春事。《禮記·月令》云:“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春工”指太皞所統管的東君春神,他們著意裝點山河,使萬物返青生輝,使和暖之氣生自日出的地方(《尚書》注云:“日出於谷而天下明,故稱‘暘谷’”),故而大地春回。“十里芳菲”以下七句系描寫初春景象:遍野芳菲,東風勁吹,柳垂金線,桃紅杏淺,水綠山青,春水漲堤,詩人準確地抓取了一系列典型意象,酣暢淋漓地寫出春色的明媚與絢麗。這七句中“柳搓金縷”中的那個“搓”字用得最好,前人只以金線、金縷形容初春柳綠的鵝黃淡綠;把金線、金縷想像為是被春風的柔掌搓出,卻是董解元的獨創之舉。“九十日,光陰能幾”以下乃慨嘆流光苒荏,春色易逝。“鳴鳩呼婦”,用典新巧:《埤雅》曰:“鳩,阻則辟逐其婦,晴則呼之。語曰:天欲雨,鳩逐婦;既雨,鳩呼婦。”詩人引用此典,不但形容晴日鳥鳴之幽,主要涵義是喻春光短仲,不知不覺鳩鳥已成雙逐對,乳燕也攜雛而飛,怪不得眨眼間已落花滿地,柳絮飄綿。“飛絮濛空有誰主”一句,造語工麗,它不僅寫出柳絮任風擺布四散飄飛的零亂景象,而且自然引出“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隨塵土”的警詞辟句,正因“濛空無主”方使春色就此匆匆逝於流水,委於黃土。數百年後曹雪芹筆下的名句“嫁與東風春不管,隨爾去,任淹留”,就是在“空濛無主“的啟示下展開的想像。
下闋著重描寫初夏的明麗景象,甚見情趣。第一句“滿地榆錢,算來難買春光住”就是一句天才的妙語,“榆錢”“難買”,詩人由“榆錢”中的“錢”字生髮聯想:榆錢掛樹時已是春去夏來之時,因而自然想到金滿地的“金錢”也難買得春光留住。“薰風池館”之句勾勒出初夏的環境氛圍,因系靜態描寫,比較平淡。而“脫巾散發,沉李浮瓜,寶扇搖紈素”數句卻十分生動,寫出了古人消夏的生活情景。“掃愁竹葉,侍寢青奴”二句用典不著痕跡,自然灑脫。“竹葉”即“竹葉青酒”。晉人張華即有“蒼梧竹葉清,宜城九醞醝”之句;蘇軾《飲酒》詩中即把酒喻為“應呼鉤詩鉤,亦號掃愁帚”。“青奴”又名竹夫人,指竹床。黃庭堅詩云:“青奴元不解梳妝,合在禪齋夢蝶床。”竹葉掃愁,青奴侍寢,二句寫得語意雙關,又何其詼諧風雅,用典如此純熟精巧,可謂出神入化。最後四句“微雨送涼”,“金風退暑”暗寫夏去秋來亦如春去夏來之急促匆忙。“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時光就如流水一樣片刻不停,人生的年華就在這如流的歲月中匆匆消逝。一去不返——“韶華早,暗中歸去”當是全詞的點題之筆了。

作者簡介

董解元
金代戲曲作家。名字已佚,“解元”是金、元時期對讀書人的敬稱。他的生卒年不詳,大概成名於金章宗完顏璟在位期間(1190~1208)。元代戲曲、曲藝界尊崇其作品的“創始” 之功,對他極為推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