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河梯級水電站

建造在哥倫比亞河乾、支流上的一系列水電站群。位於北美洲西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為世界上大河流水力資源獲得充分利用的河流梯級開發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倫比亞河梯級水電站
  • 外文名:Columbia River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
  • 類型:水電站
  • 地理位置:哥倫比亞
工程簡介,歷史沿革,建設概況,資源利用,

工程簡介

哥倫比亞河發源於加拿大哥倫比亞湖,流經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美國華盛頓、俄勒崗等七個州,在美國阿斯托里亞附近匯入太平洋。全流域面積約67萬平方公里,其中約10.4萬平方公里在加拿大境內。幹流總長約1940km,其中流經加拿大境內約780km。河口年平均流量約5050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340億立方米,主要來源於融雪水。幹流總落差約800m,其中近一半在加拿大境內。主要支流有斯內克河、克拉克-龎多雷河和庫特內河。流域內廣布花崗片麻岩和玄武岩,植被良好,沿河人煙稀少而又有鐵路和公路通過,交通便利,構成了哥倫比亞河有利的開發條件。

歷史沿革

哥倫比亞河的開發是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規劃,以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為主,先後編制過七次流域規劃報告。在1931年提出的第一個流域規劃報告中首先建議對幹流分十級開發,規劃的主要目標是發電、航運和灌溉。以後又對各支流以及在乾、支流上游修建水庫多次進行規劃。由於1948年 6月發生了一場災難性的洪水後,又將防洪列為重要的規劃內容。從40年代開始,經過長期研究,於1964年美國和加拿大兩國簽訂了哥倫比亞河條約,條約規定加拿大修建邁卡、阿羅和鄧肯三個水庫,美國修建回水延伸到加拿大境內的利比水庫。進入70年代後,哥倫比亞水電梯級已滿足不了負荷日益增長的需要,故對全流域水電站的運行方式,擴建和加大水電站的裝機容量,以及修建抽水蓄能電站進行了研究和規劃。近期對進一步開發支流,增加水庫容積,提高下游的防洪標準以及就通航向乾、支流延伸的必要性等方面作了研究。

建設概況

半個多世紀以來,經過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共同的努力,哥倫比亞河幹流除因淹沒和環境所限,有20m水頭不能開發外,其餘已全部開發。支流開發稍晚於幹流,現在大的支流也已基本開發。上游已建成的大型調節水庫,有效庫容達535億立方米,可進行多年調節。幹流上已建有13座大中型水電站和 1座水庫 (見表),其中美國境內有11座。支流上的水電站星羅棋布,美國境內裝機容量1000kW以上的水電站就有110多座。

資源利用

隨著水電工程的建設,哥倫比亞河的資源也獲得了充分的綜合利用。幹流下游和支流斯內克河下游相連的8座水電站,均修建了大型船閘,形成了一條長約 745km的內河深水航道,可通行5×2000t分節駁船頂推船隊,年貨運能力可達2200萬t。哥倫比亞流域可能發展灌溉的農田面積約有9000萬畝。到1984年已發展了4881萬畝。其中從大古力水電站水庫提水灌溉的哥倫比亞河灌溉工程,規劃灌溉面積約為665萬畝,已發展了326萬畝。為了保護和發展漁業,在下游一些水電站中均設定了魚道或魚苗孵養場,使哥倫比亞河頗享盛名的鮭魚、鱒魚沒有因修建水電站而受到影響。同時隨著一系列工程的建設,沿河還修建了大量的遊樂設施,使旅遊事業得到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