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呼蘭區第一中學校志(1914-2004)》是呼蘭一中校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爾濱市呼蘭區第一中學校志(1914-2004)
- 作者:呼蘭一中校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
- ISBN:962-450-440-7
- 編纂人員:姜洪恩、劉松濤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上限始於1914年,(民國3年)創校,執行的政令有時涉及到1912年(民國元年),下限斷在2004年。 二、本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 三、本志按照橫分豎寫嘗囑、事以類從的方法編纂,力求完善。全戲和謎志設三級結構,分14章、47節、35目。
作品目錄
封面
哈爾濱市呼蘭區第一中學校志
《呼蘭一中校志》編纂委員會
再版前言
序一
序二
凡例
圖片
呼蘭一中新貌
教學樓
科技樓
藝體樓
學生公寓
校園模型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劉炳森為“問海石”題字“天道酬勤”
校園一角
捐資助學紀念碑(1994-2003)
呼蘭一中始建校舍模型采符喇匪(1914-1919)
原校園一角(1949-1993)
原辦公樓(1981-2003)
原校門(1991-2003)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國華
學校領導班子研究工作。校長李國華(左四)副校長沈澤榮(左五)張濱陽(左六)柳春林(左三)
第18任校長彭俊和(左三)副校長周玉芬(左二)高文杰(左四)沈澤榮(左一)何寶家(左五)副書記張濱陽(左六)合影(1999)
第17任校長姜福生(左三)和副校長高文杰(左五)王聖元(左一)劉松濤(左四)副書記孫艷芳(左二)政教副主任董景信(左六)合影(1997)
喜慶人民共和國誕生,呼蘭一中教職員秧歌隊街頭演出(1949.10.1)
首屆黨支部成員,中排左二為校長兼書記李抗左三為教師魯庭珍後排左二為教師唐伯仁(1950)
青年團教職員支部(1955)
學生會全體委員(1957)
1951年5月參加抗美援朝入東北軍區衛校同學留影,前第二排為學校領導與教師
1950年9月首批參加抗美援朝入東北軍區通訊學校同學留影
八十周年校慶大會(1994.10.1)
九十周年校慶大會(2004.9.30)
八十年校慶建國後第一任校長李抗宣布校慶大會開幕
九十年校慶時區教育局局長劉長有(左四)校長李國華(左五)陪同老校友尹正(左三)等觀看校慶師生演出
呼蘭一中1944年畢業校友,我國著名中醫藥專冢,北京醫院瑞東糖尿病中西醫結合研治中心主任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李文瑞,為母校九十華誕獻賀詞
2000年7月副省長程幼東(左三)市教育局局長石永明(左二)在縣長王忠新(左四)縣教委主任韓世惠(左一)陪同下來校視察工作
2001年8月市政協主席程道喜(前排左四)市教育局局長石永明(前排左一)在:副縣長王春清(前排左再才和三)縣教委副主任劉長有(前排左二)陪同下來校視察工作
2004年4月市教育局局長石永明(左三)在區委書記傅豐志(左二)陪同下來校視察工作
2004年教師節前夕區長劉世勛(左三)在教育局局長劉長有(左二)副局長曲振山(左四)陪同下來校慰問教師
學校領導與清華大學學生暑期合影。張宇(左二)方寶榮(左四)王福(左六)徐鐵柱(左八)(1996)
市高中德育聯檢(2004)
“全國體育先進縣”國家驗收組驗收後煮鴉頁提合影(1997)
方寶榮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兩次參加世界財會大賽奪冠,此為受獎時留影(1996)
雙城市兆麟中學領導參觀校史館(2003)
阿城市教育局領導參觀微機室(2003)
阿城市教育局領導參觀校史館(2003)
巴彥縣高中領導和部分教師來校參觀(2003)
曰本愛知大學學生參觀校史館(2004)
日本愛知大學學生參觀化學實驗室(2004)
特級教師鄢義上語文示範課
特級教師侯君上數學示範課
青年教師拜師會(1996)
國家優秀教師王曉紅上化學示範課
升國旗
歡送抗洪官兵(1998)
全校師生分批去哈市參觀“紅岩魂”巡展(1997)
全校師生到蕭紅故居開展紀念活動
春季田徑運動會
田徑運動大會烏瞰(2004)
高一新生軍訓(2004)
參加市高中組“龍江龍”杯籃球賽全體隊員合影(2003)
國慶50周年文娛匯演(1999)
報告廳
圖書室
籃球館
琴房
多功能教室
電子備課室
語音室
微機室
學生宿舍
食堂
《呼蘭一中校志》主編姜洪恩
李抗
珞珈
周玉海
姜曉
郭進
魏金魁
姜飛
於書田
孫景泰
張今
喬培仁
唐伯仁
孫覺
吳寶善
王惕
程嘉濂
張文匪膠頁翰
姜福生
彭俊和
李國華
目錄
概況
第一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學校創立
第二節 曲折發展歷程
第三節 革命傳統
一、愛國反帝
二、革命當先
第四節 校慶活動
一、八十周年校慶
二、九十周年校慶
第五節 校史館
第二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櫃祖戶構
第二節 黨群組織
一、黨支部
二、教育工會
三、共青團
四、學生會
五、民進支部
第三章 領導管理
第一節管理體制
一、省地市縣區領導管理
二、學校管理體制
第二節 校務管理
一、民國時期校務管理
二、東北淪陷時期校務管制
三、解放戰爭時期校務管理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校務管理
第三節 政治運動
一、全黨整風與反右派鬥爭
二、高中班開展社會主義大辯論
三、“反右傾”鬥爭
四、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五、“文化大革命”
第四章 學制
第一節 民國時期學制
第二節 東北淪陷時期學制
第三節 解放戰爭時期學制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制
第五章 教學
第一節 教學計畫
第二節 教材
第三節 教學方法
第四節 教育科研
一、科研活動
二、科研成果
第六章 德育
第一節 民國時期道德教育
第二節 東北淪陷時期愚民教育
第三節 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思想啟蒙教育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
一、愛國主義教育
二、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教育
三、道德品質教育
四、貫徹《中學生守則》
五、德育工作突出揚長育人
第七章 體育衛生
第一節 體育課教學
第二節 課外體育活動
第三節 衛生保健
第八章 學生社團活動
第一節 課外活動
第二節 學習競賽活動
一、概況
二、競賽獲獎學生與指導教師名表
第三節 創辦校報與開展文藝征展活動
第九章 招生考試
第一節 招生
第二節 考試
第十章 人才輸送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大學本專科升學名表
第十一章 校友
第一節 校友名人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節 留學生選介
厲通維
陳瑞明
梁多禮
梁多武
果常積
果富美
朱廣心
曲振華
王德才
崔國志
張恆祿
盛義
宛斌
陳玉璽
馬勇
張巾超
孫宇東
李龍學
禹宏
姚麗華
李思毅
第十二章 教師
第一節 教師隊伍發展概況
第二節 全國優秀教師和省勞動模範簡介
姜福生
史家駒
石矢
鄢義
侯君
王曉紅
第三節 教師名人錄
(一)
(二)
第四節 教師社會地位
第五節 教師培訓提高
第十三章 學校建設
第一節 校舍變遷
第二節 校舍建設
第三節 捐資助學名錄
第四節 食宿設施
一、食堂
二、宿舍
第五節 教學儀器設備
第六節 電化教育設備
一、電教室
二、語音室
三、微機室
第七節 圖書資料
第八節 勤工儉學
一、概況
二、校辦農場
三、校辦工廠
第十四章 人物傳略
黃維翰
董金章
果常穆
張伯彥
李松濤
馮萬舉
附錄
一、呼蘭一中大事年表
二、教育宗旨方針
三、創校文存
四、詩文選錄
後記
著作權頁
2001年8月市政協主席程道喜(前排左四)市教育局局長石永明(前排左一)在:副縣長王春清(前排左三)縣教委副主任劉長有(前排左二)陪同下來校視察工作
2004年4月市教育局局長石永明(左三)在區委書記傅豐志(左二)陪同下來校視察工作
2004年教師節前夕區長劉世勛(左三)在教育局局長劉長有(左二)副局長曲振山(左四)陪同下來校慰問教師
學校領導與清華大學學生暑期合影。張宇(左二)方寶榮(左四)王福(左六)徐鐵柱(左八)(1996)
市高中德育聯檢(2004)
“全國體育先進縣”國家驗收組驗收後合影(1997)
方寶榮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兩次參加世界財會大賽奪冠,此為受獎時留影(1996)
雙城市兆麟中學領導參觀校史館(2003)
阿城市教育局領導參觀微機室(2003)
阿城市教育局領導參觀校史館(2003)
巴彥縣高中領導和部分教師來校參觀(2003)
曰本愛知大學學生參觀校史館(2004)
日本愛知大學學生參觀化學實驗室(2004)
特級教師鄢義上語文示範課
特級教師侯君上數學示範課
青年教師拜師會(1996)
國家優秀教師王曉紅上化學示範課
升國旗
歡送抗洪官兵(1998)
全校師生分批去哈市參觀“紅岩魂”巡展(1997)
全校師生到蕭紅故居開展紀念活動
春季田徑運動會
田徑運動大會烏瞰(2004)
高一新生軍訓(2004)
參加市高中組“龍江龍”杯籃球賽全體隊員合影(2003)
國慶50周年文娛匯演(1999)
報告廳
圖書室
籃球館
琴房
多功能教室
電子備課室
語音室
微機室
學生宿舍
食堂
《呼蘭一中校志》主編姜洪恩
李抗
珞珈
周玉海
姜曉
郭進
魏金魁
姜飛
於書田
孫景泰
張今
喬培仁
唐伯仁
孫覺
吳寶善
王惕
程嘉濂
張文翰
姜福生
彭俊和
李國華
目錄
概況
第一章 歷史沿革
第一節 學校創立
第二節 曲折發展歷程
第三節 革命傳統
一、愛國反帝
二、革命當先
第四節 校慶活動
一、八十周年校慶
二、九十周年校慶
第五節 校史館
第二章 機構設定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黨群組織
一、黨支部
二、教育工會
三、共青團
四、學生會
五、民進支部
第三章 領導管理
第一節管理體制
一、省地市縣區領導管理
二、學校管理體制
第二節 校務管理
一、民國時期校務管理
二、東北淪陷時期校務管制
三、解放戰爭時期校務管理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校務管理
第三節 政治運動
一、全黨整風與反右派鬥爭
二、高中班開展社會主義大辯論
三、“反右傾”鬥爭
四、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五、“文化大革命”
第四章 學制
第一節 民國時期學制
第二節 東北淪陷時期學制
第三節 解放戰爭時期學制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制
第五章 教學
第一節 教學計畫
第二節 教材
第三節 教學方法
第四節 教育科研
一、科研活動
二、科研成果
第六章 德育
第一節 民國時期道德教育
第二節 東北淪陷時期愚民教育
第三節 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思想啟蒙教育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
一、愛國主義教育
二、革命理想和革命傳統教育
三、道德品質教育
四、貫徹《中學生守則》
五、德育工作突出揚長育人
第七章 體育衛生
第一節 體育課教學
第二節 課外體育活動
第三節 衛生保健
第八章 學生社團活動
第一節 課外活動
第二節 學習競賽活動
一、概況
二、競賽獲獎學生與指導教師名表
第三節 創辦校報與開展文藝征展活動
第九章 招生考試
第一節 招生
第二節 考試
第十章 人才輸送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大學本專科升學名表
第十一章 校友
第一節 校友名人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二節 留學生選介
厲通維
陳瑞明
梁多禮
梁多武
果常積
果富美
朱廣心
曲振華
王德才
崔國志
張恆祿
盛義
宛斌
陳玉璽
馬勇
張巾超
孫宇東
李龍學
禹宏
姚麗華
李思毅
第十二章 教師
第一節 教師隊伍發展概況
第二節 全國優秀教師和省勞動模範簡介
姜福生
史家駒
石矢
鄢義
侯君
王曉紅
第三節 教師名人錄
(一)
(二)
第四節 教師社會地位
第五節 教師培訓提高
第十三章 學校建設
第一節 校舍變遷
第二節 校舍建設
第三節 捐資助學名錄
第四節 食宿設施
一、食堂
二、宿舍
第五節 教學儀器設備
第六節 電化教育設備
一、電教室
二、語音室
三、微機室
第七節 圖書資料
第八節 勤工儉學
一、概況
二、校辦農場
三、校辦工廠
第十四章 人物傳略
黃維翰
董金章
果常穆
張伯彥
李松濤
馮萬舉
附錄
一、呼蘭一中大事年表
二、教育宗旨方針
三、創校文存
四、詩文選錄
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