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學院亮點,學科特色,學科簡介,本科專業介紹,主要成就,近五年科研情況,師資力量,人才培養,就業情況,知名教授,趙琳,夏桂華,石碰,劉勝,朱齊丹,王科俊,嚴浙平,趙玉新,王偉,高延濱,郝燕玲,邊信黔,金鴻章,孫楓,劉勝,
學院簡介 哈爾濱工程大學 自動化學院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從1953年“
哈軍工 ”時期海軍工程系的海道測量與領航設備教研室和艦船電氣設備教研室到1970年的自動控制系,再到1998年自動化學院正式成立。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現已形成了擁有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
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個黑龍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
9個基層學術組織的教學科研機構 ,並與ADI、
西門子 、羅克韋爾、飛思卡爾等多個國際知名企業共建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室。學院目前科研、實驗用房24000多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
2.7億元 ,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撐平台。
學院亮點 ▲自動化學院是學校科研教學傳統主體院系之一,是參加國家“211工程 ”、“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建設項目的核心單位。
▲自動化學院是學校規模最大 、學生數最多 、科研總量最大 的學院。
▲自動化學院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首批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
▲自動化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是我國高等院校中全面開展船舶導航與控制技術研究,具有鮮明“船海”特色的一級學科。
▲自動化學院擁有“導航、制導與控制”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
▲自動化學院擁有4個一級學科、 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及1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自動化學院擁有2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2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 ”專業
▲自動化學院海軍裝備研究在國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為我國海防和船海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科特色 學科簡介 學院現有自動化(國家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國家級特色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已停招)、飛行技術(已停招)本科專業
現有“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生物醫學工程”4個一級學科,“控制科學與工程”和“儀器科學與技術”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學院196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0年獲批“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國家二級博士點授予權學科;1993年獲批“導航、制導與控制”國家二級博士點授予權學科;1998年獲批“控制科學與工程”國家一級博士點授予權學科;2001年“導航、制導與控制”獲批國家重點學科;2011年“控制科學與工程”在黑龍江省重點學科評估結果為優秀;2012年“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整體水平位次並列第17(位次百分位為20.5%)。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與“導航、制導與控制”兩學科被列為國家“211工程”“九五”及“十五”重點建設學科,投資建設經費達3000多萬元,“導航、制導與控制”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國防重點學科。2003年在教育部對全國高校“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評估中,學院的“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名列第13名。
本科專業介紹 ● 自動化
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科學研究能力,具有自動化工程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部門的運動控制、工業過程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力電子技術、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現代集成製造等領域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是教育部特色專業,設有“工業自動化”、“船舶自動化”和“核電自動化”三個專業方向。
開設的主要課程:網路與系統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元件、檢測與轉換技術、電磁場、創新認知與實踐、計算機控制系統、電力電子技術、運動控制系統、工業過程控制、控制系統設計、核電站設備與電氣系統、核電站運行與控制、船舶控制原理、船舶控制裝置與系統等。
學生畢業後主要就業去向是航海、造船、航空、航天及各種含自動化、計算機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生產單位,就業面極寬。畢業生中多數到北京、上海、大連、青島、廣州、深圳、武漢、成都等地的研究所、國企、外資及合資企業和政府機關工作。該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97.6%、96.1%、97.4%.
● 測控技術與儀器
培養具有測控技術與儀器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部門的測量與控制系統、儀器儀表及其他信息獲取、信息處理與信息利用等相關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設有“導航技術”和 “測控技術”兩個專業方向。
開設的主要課程:網路與系統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元件、檢測與轉換技術、創新認知與實踐、電磁場、光學測量技術、導航定位系統、慣性器件及套用、慣性導航系統原理、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嵌入式控制系統、精密儀器結構設計、運動參數檢測技術等。
學生畢業後主要到航空、航天、航海及其它測控部門的研究設計和生產單位。就業的主要城市是:北京、上海、武漢、青島、大連、成都、深圳、廣州、哈爾濱、瀋陽等。該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95.0%、97.4%、96.8%.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具有電氣工程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部門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等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該專業設有“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兩個專業方向。
開設的主要課程:網路與系統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元件、檢測與轉換技術、電磁場、電機學、電機拖動基礎、船舶電站、電力拖動控制系統、特種電機及套用、電力系統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發電廠電氣部分等。
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業地區為廣州、深圳、哈爾濱、上海、北京、天津、大連、福建、浙江。該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為98.7%、100.0%、97.4%.
●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培養具有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部門的制導與控制技術、運動控制、檢測與自動化儀表、電子與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管理與決策、現代集成製造等領域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網路與系統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元件、檢測與轉換技術、創新認知與實踐、電磁場、理論力學、飛行器概論、數位訊號處理、飛行力學、飛行器慣性器件、飛行器導引與導航系統、數字圖像處理、制導與控制系統、飛彈伺服系統原理與設計等。
學生畢業後可在航天、航空、航海等領域國家各軍事部門及各種含相關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生產單位,從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及相關技術方面的分析、研究和設計工作。主要就業地區為北京、廣州、深圳、上海、陝西、河北。該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100.0%、100.0%、94.3%.
● 生物醫學工程
培養具有生物醫學工程及相關學科領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運用交叉學科的知識和工程方法,從事國民經濟、國防和科研部門的人體信息監測、醫療儀器、醫學圖像處理、醫院信息系統等研究、開發、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是現代生命科學和醫學工程學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是用工程的方法研究和解決生物和醫學領域提出的各種新課題的學科,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是我國目前優先發展、重點支持的學科之一。
開設的主要課程:網路與系統分析、現代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生物醫學感測器與測量、生物醫學信號處理、醫學成像基礎、醫學圖像處理、醫學儀器等課程。
學生畢業後可在有關科研和生產部門從事生物醫學、醫療儀器、生物信息檢測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也可以從事計算機信息行業的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主要就業地區為北京、深圳、廣東、黑龍江、浙江、遼寧、山東。該專業近三年一次性就業率分別為97.7%、96.9%、81.8%.
主要成就 學院以服務國防科技工業為主旨,以船舶工業、海軍裝備和海洋開發領域的裝備研製為重點,同時特別注重加強在基礎理論和軍民兩用技術方面的研究。學院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導航控制裝置與系統、海軍裝備研究在國內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我國
▲第一套船用慣性導航系統(南慣導)、
▲第一套陀螺單軸穩定器、
▲第一套減搖鰭、
▲第一套船用平台羅經
均誕生於此。“十二五”期間,學院成功研製我國:
▲第一套HDP3動力定位系統、
▲第一台中型無人潛航器、
▲第一套船用海洋環境信息處理裝置、
▲第一套船用海浪監測設備、
▲第一套船用光纖航姿設備、
▲第一套氣墊船駕控系統、
▲第一套陸基無線電導航系統等,
為我國海防和船海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近五年科研情況 近五年(2012年-2016年),學院承擔國防973 、國家“863”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總裝/海裝重點預研 、工信部高技術船舶、科技部國際合作 等各類國家級、省部級和橫向課題近900項 ,科研經費到款9億元 ;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9項、二等獎14項、三等獎6項;發表學術論文2400餘篇,其中SCI收錄400篇,EI收錄1696篇;授權發明專利406項。
師資力量 師資隊伍方面,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77名,其中正高職49名,副高職57名。 專任教師有: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
▲千人計畫專家4人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2人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
▲全國模範教師1人
▲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5人
▲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
▲黑龍江省教學名師3人。學院有1團隊入選國防創新團隊,1團隊入選黑龍江省級領軍人才梯隊,1團隊入選省級教學團隊,1團隊入選省級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
人才培養 自動化學院從2014年開始本科生按自動化類招生,學院以培養船舶工業高層次人才、服務國家建設為目標,開展精品專業和精品課程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現有本科生1758人,碩士研究生912人,博士研究生301人,博士後57人,留學生23人。
“十二五”期間,學院2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黑龍江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1門課程被授予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課程被授予國家級精品網路資源共享課;3門課程課件獲評國家級多媒體課件。多年來,在全國畢業生就業形勢逐年嚴峻的情況下,學院畢業生的總供需比一直保持在1:3以上,培養的研究生45%以上在國防系統內服務。
學院的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不僅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業等國防科技工業集團一直把學院作為吸收優秀畢業生的首選之一,而且也備受百度、騰訊、華為、中興等知名公司的青睞。學院的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就業情況 學院培養研究生過程注重科研能力的鍛鍊,學生工程研究能力強,研究生就業率高,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同時學院十分重視畢業生的社會評價,就知識結構、實踐動手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方面積極開展畢業生跟蹤反饋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從而科學合理地調整學科的方向設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從反饋結果看,我院畢業生理論功底紮實,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強,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近五年,培養碩士研究生就業1196人,船舶海洋行業127人,航空航天行業186人,兵器工業行業就業31人,部隊警備行業33人,通信電子行業258人,車輛製造行業76人,電力能源行業50人,機械工程行業65人,教育行業25人,建築工程38人,IT行業24人,其他行業72人。另有近211人升學攻讀博士學位。
培養博士研究生就業267人,教育行業86人,航空航天行業65人,船舶海洋行業32人,通信電子行業32人,兵器工業行業就業6人 部隊警備行業2人,黨政機關9人,車輛製造行業7人,其他行業5人。升學25人攻讀博士後。
知名教授 趙琳 男,1968年5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中國造船學會高級會員、英國皇家導航學會Honorary Fellowship、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智慧型系統學報》編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等雜誌編委。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計畫,當選“國防科技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黑龍江省優秀教師”、“黑龍江省教學名師”,“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從事慣性導航技術、衛星導航技術、組合導航技術、信息處理與計算機仿真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目前承擔的課題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國防基礎研究項目4項以及其他橫向課題。先後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國家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5項。在國內外各級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SCI、EI檢索70餘篇,出版著作5部,主講的《船舶導航定位系統》和《衛星導航系統》課程分別被評為首屆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和國家級精品課程。主持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船舶導航—茫茫大海的指路明燈》及國家級網路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衛星導航系統》。現指導博士研究生16名,碩士研究生20名。
夏桂華 男,1962年4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
主要研究方向為全景視覺圖像處理技術和船舶運動控制技術。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包括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973”子課題、國防預研和科研等各類型科研項目多項。
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獲評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航母工程突出貢獻者,獲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其中SCI、EI、ISTP檢索7篇,獲得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4項;現任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理事,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工程裝備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委員,國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戰略專家組組長,國防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兼專業組副組長,《船舶工程》、《中國船舶研究》雜誌編委會委員。
石碰 男,1958年2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入選國家“千人計畫”專家、 國家特聘專家。 入選 IEEE Fellow、 IET Fellow、 IMA Fellow,並連續多年入選 Highly Cited Researcher (Thomson Reuters)。主要從事複雜混雜動態系統的控制與信號處理研究、 先進控制理論等研究。目前已在 Automatica 和 IEEE Transactions 彙刊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論文 SCI他引總頻次15000 余次,單篇最高 SCI 他引 293 次, 90 余篇論文入選 ESI 高被引學術論文,五篇論文入選 ESI 熱點論文。
曾獲得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IEEE Transactions Cybernetics 期刊年度最佳論文獎、 多篇論文獲得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十餘篇論文獲 Automatica 高引用論文獎、 Automatica 傑出審稿人稱號、 IEEE Distinguished Lecturer、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優秀研究與研究訓練獎等。 現擔任十餘個SCI國際權威期刊編委會成員,十次擔任國際會議的大會主席,並擔任40餘個國際會議的程式委員會委員。
劉勝 男,1957年8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自動化工程研究所所長。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黑龍江省教學名師。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造船學會儀器儀表學委會副主任,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工程”學術帶頭人,省優秀教學團隊“自動控制理論與系統”負責人,教育部“船舶控制工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省優秀教育工作者,中國船舶總公司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黑龍江省優秀教學工作者、黑龍江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黑龍江省優秀研究生導師,校優秀博士生導師、校優秀課程負責人,獲校研究生教學一等獎。2013年被評為校教師教學建設與研究工作一等獎。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副主任委員,《智慧型系統學報》編委,《電機與控制學報》編委。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被SCI、EI、ISTP收錄1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40餘項,其中已授權24項。作為項目負責人(第1名)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獎8項,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項。出版學術專著4部。現指導博士研究生18名,碩士研究生17名。
朱齊丹 男,1963年10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型控制研究所所長。
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控制理論及套用,智慧型機器人技術,模式識別,計算機控制及通訊技術,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防“973”子課題等各類型科研項目30餘項;榮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11項,獲得國家“光華基金獎”一次,被評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次,哈爾濱工程大學科技貢獻個人獎一次,並多次獲得學校及學院教學優秀獎;近五年發表科技論文近百篇,其中SCI檢索10餘篇,EI檢索40餘篇,出版譯著一部,獲得發明專利及軟體著作權20餘項;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套用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理事、國家繞月探測科學套用專家委員會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套用科技”雜誌副主編;多次出訪美、歐、日、澳等國進行學術交流。
王科俊 男,1962年9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黑龍江省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型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智慧型系統學報》編委會副主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自動化技術與套用》等編委。長期擔任《中國圖像圖形學報》、《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計算機輔助設計與CAD學報》、《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的審稿人。主要從事智慧型理論方法、船舶運動控制、生物特徵識別與智慧型監控技術、生物信息學、健身網際網路技術領域的研究工作。
完成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博士點基金項目等科研項目30餘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省高校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2項,軟體著作權登記1項,出版學術專著7部,發表學術論文.380多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00多篇。
嚴浙平 男,1972年7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海洋裝置與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現擔任全國潛標委委員兼副秘書長、預研專家組專家、水下機器人國防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等學術職務。
受聘《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編委,擔任《機器人》、《中國造船》等期刊審稿專家。長期從事UUV控制理論與工程套用、實驗技術研究,包括:集成最佳化設計、“人不在環”自主控制。試驗技術等。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項目、裝備預研和型號項目等4項,已主持或參與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獲國家二等獎1項、部級一等獎2項、省青年科技獎1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7項。已發表期刊和會議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SCI、EI、ISTP等三大檢索60餘篇。
主講“數據融合理論及其套用”、“探索海洋內空間的前導器自主控制”等課程,已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50餘人次,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7名、博士研究生1名,現正指導研究生17名、博士研究生9名。
趙玉新 男,1980年3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自動化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海洋運載器導航技術研究所所長,導航、制導與控制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船舶導航與控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長期從事艦船導航儀器及信息化技術研究工作。目前擔任中國航海學會理事、中國海洋學會軍事海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工程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運籌學會決策科學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無人飛行器分會飛行器任務規劃專業委員會委員、英國皇家導航學會會員、黑龍江省測繪學會理事(兼地理信息與遙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同行評議專家、第五屆IEEE計算科學與最佳化國際會議組委會主席、國際SCI 期刊《IEEE TFS》、《IEEE TIE》、《Information Sciences》等審稿人、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Optimization and Modelling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iCOMSI)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出版著作、教材4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被SCI、EI收錄41篇;申請發明專利20項,授權9項,授權軟體著作權10項。
曾獲國防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防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黑龍江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軍隊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作為核心成員榮獲《船舶導航定位系統》國家級示範雙語課程、《衛星導航系統》國家級精品課程、《船舶導航—茫茫大海的指路明燈》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獲得黑龍江省高教學會教學成果三等獎、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教學優秀二等獎、哈爾濱工程大學優秀碩士生導師;入選黑龍江省高校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畫。
王偉 男,1979年12月生,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衛星無線電導航、雷達信號處理。
美國電子工程學會高級會員(IEEE Senior Member),黑龍江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哈爾濱慣性學會理事;擔任201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國際學術會議組織委員會主席; 2014年度IEEE 中國制導、導航與控制學術會議,程式委員會委員。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黑龍江省首屆青年“龍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黑龍江省青年學術骨幹支持計畫。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獲黑龍江省青年科技獎、黑龍江省留學歸國人員“報國獎”、哈爾濱工程大學“優秀共產黨員”、“三育人”先進個人、“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Signal Processing、IEEE Sensors Journal、中國科學、自動化學報等國內外本領域重要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其中SCI檢索32篇、EI檢索60餘篇。獲國防出版基金資助,出版專著一部《疊代檢測偽碼捕獲技術》,譯著一部《復值數據統計信號處理》,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1項。
高延濱 男,1963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慣性導航與測控技術研究所所長。
在慣性導航理論、信號檢測與處理技術、計算機接口技術、陀螺導航設備等方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培養了多名博、碩士研究生,並開展了與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等高等院校及研究單位的合作研究和學生聯合培養工作,目前有多名研究生赴海外學習。《導航與控制》雜誌編委、中國慣性技術學會測試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儀器儀表委員會委員。
組織多項高新技術項目及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作,產品套用遍及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及兵器等領域,發表文章2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國防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主持研究項目“新一代高精度陀螺儀及系統的引進”、“深海作業型機器人ROV”、 “陀螺導航儀研製及生產”、“平台羅經計算機系統研製及生產”、“尋北及慣性導航系統”等。
郝燕玲 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國家重點學科導航、制導與控制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艦船綜合導航系統,電子海圖套用系統,海洋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光纖陀螺及其慣性系統的軟、硬體自主研發工作。現任自動化學院海洋運載器導航設備研究所所長,導航儀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慣性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學會理事,哈爾濱慣性技術學會理事長。
邊信黔 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2005年,200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究船舶動力定位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援潛救生技術、氣墊船駕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的國家項目,增補了國內空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自動化學院北颯海洋裝置與控制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973”技術首席專家,《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雜誌主編。
金鴻章 教授,博士生導師 。
研究方向為控制理論和控制系統、智慧型控制、複雜系統、船舶控制系統、船舶減搖裝置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校船舶先進減搖控制技術方向負責人,校“九五”、“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船舶與海洋工程特輔裝置與系統”、“船舶控制工程”的項目負責人。
孫楓 教授,博士生導師。
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慣性導航技術,平台式、捷聯式慣性導航系統,組合導航技術,高精度光纖陀螺慣性系統技術,針對水下航行器導航定位,水下航行器長期隱蔽航行問題地球重力場、地磁場輔助導航技術研究。現任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IEEE高級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理事會理事,中國慣性技術學會理事。
劉勝 教授,博士生導師。
黑龍江省教學名師,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隨機系統最優估計與控制、艦船航行與姿態控制、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技術等。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諮詢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造船學會儀器儀表學委會副主任,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智慧型系統學報》、《自動化技術與套用》、《電機與控制學報》等雜誌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