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為《哈扎爾辭典》陽本毛邊收藏版,仿古壓花染邊本。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哈扎爾人自己寫的歷史已淹沒無聞,只能通過這三大教的文獻來佐證這次大論辯的結果,但三個宗教記載的結果相互矛盾,都認為自己一方獲得了勝利。於是在十七世紀末,也就是幾百年後,有一本哈扎爾辭典面世了,包括三大教關於論辯的記載,這本書分成三部分,分別是紅書、綠書、黃書,記載了三教的各自說法。但十七世紀這本書也已佚失,很難看出它的原貌。況且,這部書難道僅僅是要記錄這次大論辯嗎?
在這些結構下,作者巧妙地加入了另一條隱秘線索:哈扎爾人在改宗前的原始宗教:捕夢者的宗教。捕夢者能在不同做夢的人的夢中跳躍,所有人的夢自成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也有人活著。捕夢者採集人的夢,從而整理出關於阿丹·魯阿尼的知識。
阿丹·魯阿尼是個天神,有人認為即是亞當,神性低於上帝,人們可以通過獲得阿丹的知識,藉助阿丹無限接近於神。但阿丹的神性時大時小,需要找到合適的時間,在阿丹神性最大時接近它。十七世紀紅、綠、黃三書作者(他們是從哈扎爾大論辯時期的人托生而來),就是在這個特殊宗教影響下,通過捕夢聯繫在了一起,並逐漸拼湊出哈扎爾宗教的情況和歷史,具備了接近阿丹的條件。可他們卻在見面時死去了。同時還有三個魔鬼作為破壞者而存在,他們要防止人類得到關於阿丹的知識。十七世紀末這危險不大,因為阿丹?魯阿尼正處於神性較弱期。到了一九八二年,正是阿丹神性的高峰,此時從三個十七世紀辭典作者轉世的三位學者又開始集攏這神秘教理的知識,並有可能再次獲得這個知識,害怕人類接近阿丹的三個魔鬼組成的“聖家族”殺死了兩位學者,使另一位坐了牢,這個知識再次成為斷片。這些斷片匯集成了第二版,也就是如今讀者手中的《哈扎爾辭典》。
本版為《哈扎爾辭典》陽本毛邊收藏版,仿古壓花染邊本。
裝幀特點:
1. 採用目前國際上最高端的仿古圖書製作工藝
2. 全新工藝的竹節,比陰本更見立體感與雕塑效果,凸顯中世紀藝術的感覺。書脊上有蝙蝠狀魔鬼、長燈籠花、哈扎爾魚鱗狀果實“庫”。
3. 書殼表皮採用高檔的布達佩斯紅皮革,以厚實的荷蘭板做襯底。
4. 封面採用四色電化鋁套燙,這是一種高要求的工藝,難度極高。與陰本相比,更具有裝飾效果,視覺上更美觀。
5. 內文採用四色仿古印刷,將古代典籍的古樸渾厚韻味展現得淋漓盡致。
6. 書頁三邊採用不規則切邊,再加上切口邊緣的做舊噴色,高保真地保留了古卷的原汁原味,充分體現出古色斑斕的效果。這種切邊國內罕見,比一般毛邊本表現出更豐富的層次。
7. 制書中的所有折頁和制殼效果都由手工完成,工期長,成本高。
★ 陽本與陰本有11行字不同
★ 圓脊皮面燙金竹節精裝
★ 附哈扎爾汗國地理圖
★ 附哈扎爾汗國人物圖
★ 附猶太·哈列維詩六首
作者簡介
代表作《哈扎爾辭典》開創了辭典小說的先河。1967年發表了詩歌《羊皮紙》。1971年發表的長詩《月長石》奠定了他在前南斯拉夫文壇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鐵幕》(1973)、《聖馬克的馬》(1976)、《青銅器》(1979)、《俄羅斯獵犬》(1979)、《貝爾格勒故事新編》(1981)、《翻過來的手套》(1989);詩歌散文集《最後時刻的靈魂谷》(1982);長篇小說《哈扎爾辭典》(1984年獲南斯拉夫最佳小說獎)、《用茶水畫成的風景畫》(1988年獲南斯拉夫最佳作品獎)、《風的內側,又名海洛和利安德爾的小說》(1991)。 近作有劇本《永恆之後的一天》(1993)、長篇小說《君士坦丁堡最後之戀》(1995)、短篇小說《魚鱗帽——艷史》(1996)。
南山,主要譯作:
《吉娜·嫉妒》(法)阿蘭·羅伯·格里耶——(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7年12月出版)
《哈扎爾辭典》(塞爾維亞)米洛拉德·帕維奇——( 上海譯文譯文社1998年12月出版)
戴驄,俄羅斯文學翻譯家。原名戴際安,江蘇蘇州人。1933年1月出生。1949年參加解放軍,1950年畢業於華東軍區外語大學俄語專業。歷任解放軍華東防空司令部俄語譯員,上海新文藝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分社俄語文學及亞非拉文學編輯,《外國文藝》雜誌俄蘇文學編輯兼西葡拉美文美術評論編輯,編審。195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俄羅斯政府“高爾基獎”獲得者。
主要譯作:
(俄)阿赫瑪托娃 《阿赫瑪托娃詩選》(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塞爾維亞)米洛拉德·帕維奇《哈扎爾辭典》(譯文社 1998年)
(俄)蒲寧 《蒲寧文集全五冊》(安徽文藝出版社 2005年)
(俄) 帕烏斯托夫斯基 《金薔薇》 ( 譯文社 2010年出版)
(俄)布爾加科夫 《狗心》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0年)
伊薩克·巴別爾《敖德薩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7年)等
石枕川,1931年生,江蘇宜興人,解放軍外語學院俄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知名俄蘇文學翻譯家。1953年自哈爾濱外語專科學校畢業後,即南歸蘇州,在江蘇師範學院(現為蘇州大學)外語系任教。1980年調洛陽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講授蘇聯文學作品等課程,2004年10月29日在蘇州去世。
主要譯作:
〔蘇〕恰科夫斯基《圍困》(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
〔蘇〕阿斯塔菲耶夫《魚王》(譯文社1982年)
《當代蘇聯中短篇小說集》(譯文社1982年)
《阿勃拉莫夫中短篇小說選》(譯文社1981年)
〔蘇〕阿納托利金《蓮花及其他》(譯文社1986年)
《謝德林短篇作品選》(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年)
[俄] 鮑·皮利尼亞克 《紅木》(作家出版社1998年)
[塞爾維亞]《哈扎爾辭典》(譯文社1998年)
〔蘇〕庫普林《亞瑪街的煙花女》(譯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