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哈姆萊特)

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戲劇)

哈姆萊特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哈姆雷特
  • 外文名稱: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 作品別名:王子復仇記,哈姆萊特,漢姆雷特
  • 文學體裁:戲劇
  • 作者:威廉·莎士比亞
  • 出版時間:Q1,1603;Q2,1604;F1,1623
  • 字數:約95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登場人物,詳細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後世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就讀時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國奔喪時接連遇到了叔父克勞狄斯即位和叔父與母親喬特魯德在父親葬禮後一個月匆忙結婚的一連串事變,這使哈姆雷特充滿了疑惑和不滿。緊接著,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崗時出現了父親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說明自己是被克勞狄斯毒死並要求哈姆雷特為自己復仇。隨後,哈姆雷特利用裝瘋掩護自己並通過"戲中戲"證實了自己的叔父的確是殺父仇人。由於錯誤地殺死了心愛的奧菲莉亞的父親波羅涅斯,克勞狄斯試圖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機逃回丹麥,卻得知奧菲莉亞自殺並不得不接受了與其兄雷歐提斯的決鬥。決鬥中哈姆雷特的母親喬特魯德因誤喝克勞狄斯為哈姆雷特準備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也雙雙中了毒劍,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臨死前殺死了克勞狄斯並囑託朋友霍拉旭將自己的故事告訴後來人。

創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紀之交,英國正處在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是英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轉折。
伊莉莎白統治的繁榮時期,資產階級支持王權,而王權正好利用資產階級,兩方面不僅不對立,還結成了暫時的同盟。由於政局比較穩定,社會生產力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這種新興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雖然加速了封建社會的崩潰,卻仍然是依靠殘酷地剝削農民來進行的。詹姆斯一世繼位以後,專制集權被進一步推行,資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鎮壓。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它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秩序,同時為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準備了條件,莎士比亞的創作正是對這個時代的藝術的深刻的反映。
《哈姆雷特》是借丹麥八世紀的歷史反映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社會現實。當時的英國,如前所述,是一個“顛倒混亂的時代”,而《哈姆雷特》正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劇中哈姆雷特與克勞狄斯的鬥爭,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與反動的封建王權代表的鬥爭。通過這一鬥爭,作品反映了人文主義理想同英國黑暗的封建現實之間的矛盾,揭露了英國封建貴族地主階級與新興資產階級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進行的殊死較量,批判了王權與封建邪惡勢力的罪惡行徑。
文藝復興運動使歐洲進入了“人”的覺醒的時代,人們對上帝的信仰開始動搖。在“個性解放”的旗幟下“為所欲為”,這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從而推動了社會文明的大發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藝復興的 晚期,隨之產生的是私慾的泛濫和社會的混亂。面對這樣一個熱情而又混亂的時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亞,已不像早期那樣沉湎於人文主義的理想給人帶來的樂觀與浪漫,而表現出對理想與進步背後的隱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萊特》正是他對充滿隱患而又混亂的社會的一種審美觀照。

人物介紹

登場人物

註:(因為版本差異,人名可能有出入,請參考英文原名和莎劇漢譯。以下從朱生豪譯本。)
中文英文備註
哈姆雷特
Hamlet
丹麥王子,丹麥前任國王之子,現任國王的侄子
克勞狄斯
Claudius
丹麥國王,哈姆雷特的叔叔
喬特魯德
Gertrude
丹麥王后,哈姆雷特的母親
波洛涅斯
Polonius
御前大臣
奧菲利婭
Ophelia
波洛涅斯的女兒
雷歐提斯
Laertes
波洛涅斯的兒子
霍雷肖
Horatio
哈姆雷特的朋友
馬塞勒斯
Marcellus
軍官
伯納多
Bernardo
軍官
弗朗西斯科
Francisco
士兵
雷納爾多
Reynaldo
波洛涅斯的僕人
哈姆雷特父王的靈魂
Ghost of Hamlet's Father
福丁布拉斯
Fortinbras
挪威王子

詳細介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貴的丹麥王子,從小受人尊敬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無憂無慮的生活使哈姆雷特成為一個單純善良的理想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在他眼裡一切都是美好的,他不知道世界的黑暗和醜陋面,他相信生活的真善美並且嚮往這種生活。然而當他的父親死亡、母親又馬上嫁給叔父,再加上父親託夢告訴哈姆雷特是克勞狄斯害死了他。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他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他的人生觀發生了改變,他的性格也變得複雜和多疑,同時又有滿腔仇恨不能發泄。重大的變故也使哈姆雷特看到了社會的現實和黑暗,他開始對親情和愛情產生了疑問,變得彷徨和絕望,他開始變得偏激,離眾人越來越遠。
《哈姆雷特》插圖《哈姆雷特》插圖
父親死後的這段時間的經歷,哈姆雷特的思想有了重要的轉變,他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點,變得很堅定,他打算奮起反抗,哪怕以生命為代價。他對生活開始有了真正的思考“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哈姆雷特是一個悲情式的英雄,他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即使充滿了復仇的怒火,他也不濫用暴力。他對生活由充滿信心到迷茫到再次堅定,在磨鍊的過程中他通過親身的經歷和自己的思考來提升自己。在磨鍊中他變得堅強,變得不再猶豫,做事果斷,他要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命運。最終他雖然為父親報了仇,但還是為了正義被奸人所害,他的願想也就落空了。他是為正義而死,死得偉大,但是也讓人感到遺憾和惋惜。
克勞狄斯
丹麥現任國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後繼任了王位。老國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正是謀殺自己的兇手。他罪有應得,最後死在侄子復仇的毒劍下。
克勞狄斯是莎士比亞刻畫的一個醜惡的人物形象。為了權力,他害死了自己的親哥哥,娶了嫂子為妻,奪得了君主的位置;同時為了隱瞞自己的罪行,他設計殺害哈姆雷特,同時還要讓輿論有利於自己。他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也是一個陰謀家。在他認為哈姆雷特不知道真相之前,他不是沒有打算將哈姆雷特殺害,他只是想通過哈姆雷特父親死亡和母親改嫁的打擊使哈姆雷特變得消沉,使他離人們越來越遠,失去他的影響,從而鞏固自己的地位。然後在他知道了哈姆雷特得到自己父親死亡的真相後,他便開始使用各種手段來殺害哈姆雷特,一計不成便再來一計,惡人有惡報,他最後還是被哈姆雷特刺死。克勞狄斯的陰謀是一環接著一環的,他行事十分小心,生怕出現差錯。他是一個十分陰險的人,但是卻從不外露,是一個隱性的暴徒。他殺害了自己的王兄,還繼承了王兄的王位。他想殺害哈姆雷特卻還在眾人面前褒獎哈姆雷特。克勞狄斯的性格是資產階級形象,而不是封建君主,在他眼裡,自己的利益是高於一切的,為了利益可以不擇手段。
喬特魯德
丹麥王后,王子的親生母親。老哈姆雷特死後她改嫁克勞狄斯,在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關係被視為亂倫,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誤喝下了克勞狄斯預設給哈姆雷特的毒酒,當場身亡。
喬特魯德對哈姆雷特影響甚大。哈姆雷特剛開始的痛苦更多的不是因為父親的過世(當時他不知道父親是被謀殺),更多的是因為他敬愛的母親在他父親剛去世就改嫁給了他的叔父。喬特魯德是一個並不知道什麼是愛情的女人,她需要的只是一個能給她安定生活的男人和她王后的地位。她不愛先王,缺乏女子對愛情的忠貞,經不起誘惑,她只能從外表上裝出賢淑的樣子來掩蓋她對先王的背叛。而她也是沒有選擇的選擇,她沒有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沒有什麼個人理由,她有的只是她的虛榮,她為了自己的地位和宮廷的生活,為了自己的欲望傷害了自己的孩子,直到死前她才醒悟。
雷歐提斯
波洛涅斯的兒子。聽信克勞狄斯的詭計,與哈姆雷特比劍,雷歐提斯的劍是把毒劍,在激烈比賽中,他們奪去了對方的劍,哈姆雷特又在雷歐提斯身上留下了血痕,雷歐提斯因此倒地。
雷歐提斯是一個心胸狹窄但自尊心很強的人。他雖本性善良,但卻經不起教唆和激將。他的本性善良還是可以得到肯定的,從他和哈姆雷特前幾回合的交鋒中,他一直心中有愧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正如他經不起教唆,克勞狄斯稍微一挑唆,他就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刺中了哈姆雷特。但是在臨死前他才醒悟,說出了事情的真相,也算是他的悔改,不過為時已晚,他已經沒有了重新來過的機會。
奧菲莉婭
波洛涅斯的女兒。她與哈姆雷特雙雙陷入愛河,但種種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們無望結合。作為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畫的一部分,她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她滿身盛裝,自溺在一條鋪滿鮮花的溪流里。
奧菲莉婭是莎士比亞筆下優美絕倫的女性代表之一。她天生麗質,有著十分美麗的外表,同時她感情純真、心地善良。哈姆雷特因為父親的死和母親的改嫁“發瘋”時,對奧菲莉婭進行咒罵,而單純的她真的以為哈姆雷特罵她僅僅是因為他發瘋了,因而痛心惋惜。而哈姆雷特完全沒想到他的發泄會造成這個少女的悲痛甚至是絕望。奧菲莉婭得知父親被哈姆雷特殺害後,她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最終自殺了。奧菲莉婭是封建貴族少女的典型代表,她深受封建社會的影響,堅守封建主義道德,保守軟弱,以家庭為中心。她雖然愛慕哈姆雷特,但是在父親和兄長的教唆下,她不敢和哈姆雷特接近,又在父兄的影響下去接觸哈姆雷特刺探訊息。封建社會的道德和她受得封建教育思想使她對父兄絕對服從。奧菲莉婭在話劇中出現的次數不多,但是卻為推動劇情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愛情悲劇
《哈姆雷特》是悲劇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的悲劇性愛情是其中重要的悲劇元索。他們原本純潔的愛情由於時勢的逼迫、壞人的利用和人性中弱點的暴露而最終凋零。在這一由深愛到失控再至枯萎的感情發展過程中折射出了當時歐洲社會的現狀(權力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封建王朝內部的腐敗)和人性中有缺陷乃至是醜惡的一面,對深化主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個英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應該指出,《哈姆雷持》畢竟是一部以復仇為主題的悲劇,這段悲劇性的愛情僅是故事中的一個輔助性的情節,是為主題服務的。因此,應結合整個劇本從整體上來把握它,不能簡單地誇大其作用。
命運觀念
在《哈姆雷特》一劇中,哈姆雷特對命運的態度幾經變化,甚至看似前後矛盾。哈姆雷特起初認為,命運變幻無常,既不揚善,也不懲惡,反給高貴之人帶來災禍。他像馬基雅維利那樣,咒罵命運為“娼妓”,並在一次獨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運的暴虐”。但在經歷一次“突變“之後,哈姆雷特轉而完全信靠天意。鑒於哈姆雷特最初對命運的強烈不滿和憤怒,這種突變不能不讓人感到驚奇。哈姆雷特對命運看法的前後變化,究竟蘊含著莎士比亞對命運的何種思考?儘管咒罵命運的哈姆雷特看起來像馬基雅維利,但莎士比亞隨後就彰顯了二者的差異。通過展現哈姆雷特的兩種命運觀,莎士比亞不僅否定了對待命運的兩種極端看法,而且顯示了正確對待命運的恰當態度:人的不幸,不是歸咎於任何外在偶然性,而應歸因於個人的天性和選擇。在劇中,哈姆雷特同時扮演著諸多角色,他顯得同時是一名哲人、復仇者和戲劇家。然而,遭遇變故後的哈姆雷特先是沒能節制自己的悲憤,接著一再抱怨命運不公。這對身為丹麥王子的哈姆雷特而言,是個大問題。哈姆雷特對命運的看法暴露出他的缺陷。
小說插圖小說插圖

藝術特色

《哈姆雷特》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和嫻熟的藝術技巧而著稱。
首先體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哈姆雷特,劇中的主人公,丹麥王子。雖然出身王室,卻就讀於當時新文化的中心德國威登堡大學,因此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對人類持有美好的理想。歸國後,父王突然去世和母親匆匆改嫁的現實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從此抑鬱苦悶。待父王鬼魂出現,他明白了罪惡的製造者,就又燃起了維護理想、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決定為父報仇,擔負起重整國家的重任。
哈姆雷特雖然年輕,卻很有頭腦。在敵強我弱,孤立無援的不利條件下,他想到了裝瘋這樣一個遷回曲折麻痹敵人的辦法。同時,還接連粉碎了克勞狄斯派來的他的同學、戀人、母親對他的試探。最後採用“調包式”,除掉兩個作為奸王走卒的自己的同學,使奸王借刀殺人的計謀沒有得逞。終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毒劍和毒酒都歸還給了狡詐的克勞狄斯。
克勞狄斯,封建邪惡勢力的象徵,反動王權的首腦。他殺兄、篡位、娶嫂後,奸詐邪惡,荒淫無恥。表面上謊稱老國王被毒蛇咬死,對哈姆雷特百般關照,甚至要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死後讓位與他;實際上卻奪去了哈姆雷特的“嗣位權”,並千方百計要除掉這個“很大的威脅”。因此,在陰險、狠毒、虛偽的克勞狄斯身上,滲透出封建暴君和原始積累時期資產階級野心家的種種醜惡特徵。最後,終究沒有逃脫死於哈姆雷特復仇之劍下的悲劇性命運。
此外,作為一名傑出的語言大師,莎士比亞在他的作品創作中很注意語言的錘鍊。一方面,作品的語言豐富生動,比喻形象貼切,且富有哲理。比如雷歐提斯警告奧菲利婭要慎重考慮哈姆雷特對她的愛慕,說那是“青春呈現出的一朵紫羅蘭,開得早,謝得快,甜甜的,可不能持久,只供一剎那賞樂的一陣花香,如此而已。”另外一些出自哈姆雷特之口的語言、都常常含著一些深刻的道理或人生哲理。比如在等待鬼魂的露台上,哈姆雷特和同學聊天說:“有些人品性上有一點小小的瑕疵,或者是天生的,或者由於某一種特殊的氣質過分發展到超出了理性的範圍……這些人就帶了一種缺點的烙印,使他們的另外品質不免在一般的非議中沽染了這個缺點的潰爛症。一點點毛病往往就抵消了一切高貴的品質,害得人聲名狼藉。”
另一方面,劇中的人物,因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的不同,都有自己相應的個性特徵鮮明的語言。比如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開口,就是空洞無物的廢話和阿談奉承的討好的話:“陛下可以相信,我對上帝,對皇恩浩蕩的陛下,看重責任就好比看重靈魂。”一聽就是一個庸俗饒舌的官僚。而且,隨著心境與處境的不同,人物的語言也會變化。比如等候父王鬼魂的時候,哈姆雷特的語調抑鬱低沉;裝瘋賣傻時,則斷斷續續,前言不搭後語;而在斥責母后匆匆改嫁不守貞操時則如疾風驟雨一般。此外,作品中的比喻、隱喻、諷刺和雙關的運用也都得心應手,十分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
除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語言運用的適當與精美,《哈姆雷特》的另一個顯著的藝術特色就是它情節的豐富與生動。在結構上,作品是以哈姆雷特為主,雷歐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為副三條復仇線索展開故事的。從大的方面說,次要線索貫穿揉合於主要線索中,起到了映襯和對比的作用。不僅充實和推動了主要情節的發展,更突出了哈姆雷特復仇的社會意義。從小的方面說,《哈姆雷特》在內容情節上還具有較廣泛的涉及面。比如,雷歐提斯臨走時對妹妹奧菲利婭的叮濘,反映了他自身的愛情觀,以及父親波洛涅斯告訴他出門在外如何為人處世等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特別是哈姆雷特授意戲班改戲時,還坦率地談了他對演戲的看法,如何念台詞,如何配動作,不僅沒有與全劇情節發展相脫離,更使劇情的發展舒緩有致,不僅縱向上有深度,而且橫向上有廣度,使故事內容不顯得單調枯燥而是豐富耐讀。

後世影響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聞名的劇作,也是他四大悲劇中最早、最繁複而且篇幅最長的一部。該劇三幕一景中哈姆雷特有一段獨白,無論原文或譯作均膾炙人口。
《哈姆雷特》被譽為歐洲四大名著之一。從問世至今被多次改編成舞台劇、歌劇、影視等作品。
《哈姆雷特》之所以成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首,不僅僅在於作品最後的悲慘結局,同時還在於作品帶給人們沉重的反思,對哈姆雷特命運的反思,對當時文藝復興時期社會背景的反思。而主人公哈姆雷特最後的結局,則是整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個人犧牲也是作品發展的最終結局。在某種程度上,悲劇不是不幸,而是某種意義上的美。

出版信息

  • First Quarto, Q1 《第一版四開本》
《哈姆雷特》的寫作和首演時間為1601-1602年。1603年,尼古拉斯·林(Nicholas Ling)和約翰·特朗德爾(John Trundle)就出版了署名作者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第一版四開本",簡稱第一四開本(the first quarto),篇幅為2200詩行。此本因時常被後人詬病為未獲劇團正式授權的"通過記憶重構的盜版文本",幾乎從一問世就背負上"壞四開本"(bad quarto)的惡名。
  • Second Quarto, Q2 《第二四開本》
1604年年末,詹姆斯·羅伯茨(James Roberts)和尼古拉斯·林(Nicholas Ling)聯手,印刷了"第二版四開本"的《哈姆雷特》,簡稱第二四開本(the second quarto)。此本宣稱"根據真實完善原本重印,較舊版幾乎增加一倍。"確實,這個常被後人視為"好四開本"(good quarto)的"定本",比第一四開本多出了1600行。此後,該版大受歡迎。
1605年,根據該版重印,為第三四開本。1611年,印第四四開本。之後是第五四開本,未署年份。直到1637年,又根據第五四開本重印出第六四開本。這些與之後許多的四開本,統被稱為"演員四開本"。
  • First Folio, F1 《第一對開本》
1623年,莎翁去世七年之後,第一部莎翁劇作集問世,即第一對開本(the first folio),其中的《哈姆雷特》又與第二四開本《哈姆雷特》,在文本上略有不同。對開本中有98行是四開本中所沒有的;而四開本中原有的218行,在對開本里沒有。另外,四開本不分幕分場,對開本僅分到第二幕第二場。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戲劇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近代歐洲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共寫有37部戲劇,154首14行詩,兩首長詩和其他詩歌。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英:Hamlet)、《奧賽羅》(英:Othello)、《李爾王》(英:King Lear)、《麥克白》(英:Macbeth)。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皆大歡喜》。歷史劇:《亨利四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等。
威廉·莎士比亞威廉·莎士比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