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威寧彝族回族苗族縣西部,東與雙龍鄉交界,南與黑石頭鎮相連,西與秀水鄉、觀風海鎮接壤,北與觀風海鎮、小海鎮毗鄰,總面積142.42平方千米。

民國時期,稱為果哈鄉。1953年,置白布、馬脖2鄉。1958年,小米鄉併入,改管理區。1984年,改鄉,屬觀風海區。1992年,哈喇河鄉、小米鄉合併為哈喇河鄉。201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威寧自治縣玉龍鄉等撤鄉設鎮的批覆》(黔府函〔2015〕298號)檔案,同意撤銷哈喇河鄉建制,設定哈喇河鎮,撤鄉設鎮後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截至2019年末,哈喇河鎮戶籍人口為27828人。截至2020年6月,哈喇河鎮轄3個社區、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馬脖村。

2018年,哈喇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7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喇河鎮
  • 行政區劃代碼:520526125000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 地理位置: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西部
  • 面積:142.42 km
  • 下轄地區:3個社區、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馬脖村
  • 電話區號:0857
  • 郵政編碼:553106
  • 氣候條件: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貴F
  • 人口:27828人(2019年全鎮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農業,金融類,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風景名勝,歷史文化,民俗內容,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稱為果哈鄉。
1953年,置白布、馬脖2鄉。
1958年,小米鄉併入,章姜局改管理區。
1961年,改稱公社。
1964 年,小米公社分出。
1984年,改鄉,屬觀風海區。
1992年,哈喇河鄉、小米鄉合併為哈喇河鄉。
201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威寧自治縣玉龍鄉等撤鄉設鎮的批覆》(黔府函〔2015〕298號)檔案,同意撤銷哈喇河鄉建制,設定哈喇河鎮,撤鄉設鎮後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果園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哈喇河鎮下轄3個社區,5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馬脖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20526125001
220
馬店社區居民委員會
520526125002
121
馬脖社區居民委員會
520526125003
220
牛街社區居民委員會
520526125202
220
河邊村委會
520526125203
220
閘塘村委會
520526125204
220
六角村委會
520526125205
220
海外村委會
520526125207
220
發沙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哈喇河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地處威寧彝族回族苗族縣西部,東與雙龍鄉交界,南與黑石頭棄獄寒鎮相連,西與秀水鄉、觀風海鎮接壤,北與觀風海鎮、小海鎮毗鄰,總面積142.42平方千米。
哈喇河鎮

地形地貌

哈喇河鎮境內為中山河谷地貌,東北高、西南低。哈喇河縱貫全境,形成四周高、中間低的峽谷地形。最高點白龍紙廈櫃山海拔2664米,最低點銀灣子海拔1960米,地面海拔一般在1900-2100米。

氣候

哈喇河鎮年平均氣溫15.2℃,1月平均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12.2℃; 7月平均氣溫19.8℃,極端最高氣溫32.3℃。無霜期年平均19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650小時,年總輻射95.4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794毫米。

水文

哈喇河鎮境內河流屬牛欄江水系,哈喇河為牛欄江一級支流,發源於牛街村雙整乘龍洞,流經馬店、河邊、馬脖村出境,水資源較豐富。

自然資源

哈喇河鎮境內僅有少量的銅、鐵。

自然災害

哈喇河鎮主要有冰雹、乾旱、洪澇、風災、霜凍等。由於切割面深,高低懸殊大,存在地質災害隱患。1980年暴發山洪,政府駐地馬脖村淹沒土地上千畝,至今不能復耕;2009年1月17 日、跨匙贈3月22 日,分別發生4.5級、5.0級地震,震中在馬店村水路組,震源10千米,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大的經濟損失,但地震後,高海拔地區的水源枯竭,許多水源無水或水量減少。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鄉村道路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哈喇河鎮戶籍人口為2782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哈喇河鎮財政總收入1285萬元,比上年增長151.96%。

農業

哈喇河鎮有耕地面積2275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5800萬元。
哈喇河鎮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410噸,其中馬鈴薯3595噸,玉米2410 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魔芋、蔬菜等。2011年,烤菸寒嘗恥辨種植面積9796畝,產量1175噸;種植黃梨1.2萬畝,產量2000 噸;魔芋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2475噸;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375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辣椒、蔥、大蒜等,其中白菜2238 噸,辣椒1265噸,蔥96噸,大蒜151噸。
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牛飼養量8129頭,年末存欄6679頭;羊飼養量20425隻,年末存欄13692隻;生豬飼養量17003頭,年末存欄10125頭;家禽飼養量50602羽,年末存欄36816羽。
2011年,哈喇河鎮林地面積80626.4畝,其中天然林50068畝,人工林18558.4畝,天保封山林12000畝。

金融類

2011年末,哈喇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9%;各項貸款餘額2400萬元,比上年增長26.3%。

交通運輸

哈喇河鎮境內有102省道、牛街至哈喇河通鄉柏油路、哈喇河至黑石通村柏油路、哈喇河至秀水鄉通村公路等。2011年,客運總量3.6萬人次,貨運總量3萬噸。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地形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農家書屋2個,藏書5200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完小7所,在校生3528人,專任教師15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國中2所,在校生1615人,專任教師46 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11% ,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戀奔潤己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11%。
2011年,哈喇河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88萬元,比上年增長28.5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村衛生室8個;病床20個,固定資產總值7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2萬人次。
2011年,哈喇河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4%。

社會保障

2011年,哈喇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戶,人數7人,支出1.11萬元,比上年增長92.79%;城市醫療救助2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23人次,共支出15.97萬元,比上年增長33.8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20戶,人數5277人,支出333.60萬元,比上年增長29.0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88萬元,比上年增長13.42%。社會福利費10.54萬元。

風景名勝

哈喇河鎮岩石大瀑布位於哈喇河鎮秀水鄉交界處,由岩石多年風化而成,瀑布從東向西,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仿佛置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優美環境。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山脈

歷史文化

民俗內容

哈喇河鎮威寧大黃梨的主要產地,每到春天,梨花競相開放,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潔白,仿佛置身一個銀白的世界。當春風吹過,一陣花香沁人心脾,花瓣隨風飄揚,才知道這是在花從中。一片片雪白的落蕊隨風飄蕩,有的飄落田間地頭,像星星;有的落入河流,隨著波光,載著夢想,飄向遠方,形成了一到獨特的風景。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花兒
花山節是苗族同胞的一個傳統節日。
哈喇河鎮是一個民族鄉鎮,苗族是哈喇河鎮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牛街村的西那組、馬店村的黑山營組、麥地組和箐腳組。苗族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哈喇河鎮的苗族至今還保留著苗家千百年前的文化、生活習俗、節日慶典。而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花山節”。
花山節又名“踩花山”,是由古代苗族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農民們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等的盛大聚會演變而來。
節日期間,女生們穿上自己做的花衣服,一方面吸引男青年的注意力;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心靈手巧,以此取得男方的愛慕。男生們則吹起蘆笙跳起鍋莊舞吸引對方。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苗寨里,苗族同胞們伴著歡樂的舞蹈,品著醇香的羊角酒,聽著悅耳的蘆笙和動人的苗家山歌融入愛的世界。此情此景,讓人流連忘返。除了這些,他們還有許多的才藝展示,例如:刺繡、射弩、蠟染、織布等,體現了苗家幾千年來的勤勞、善良、熱情、勇敢。豐富的文化,悠久的歷史,讓人神往。
即使在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美好的生活,但他們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化,希望在自己的文化中快樂著,並把自己的文化發揚光大,讓自己的文化與社會主義新文化和諧發展,奏出美妙的樂章。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少數民族
紅軍墳位於哈喇河鎮馬脖村馬脖組,這裡埋葬的是一位忠於革命的將士,據說叫何連高,但已無證可考。
當年,紅軍長征經過哈喇河時,何連長因在彝良與國民黨軍戰鬥時負傷,到哈喇河轎子口時傷勢發作,無法跟上部隊,於是就留在轎子口柳趕生家治病,可當他病快治好去追趕部隊時,一位姓王的人貪圖他身上的衣服,於是在路上趁他不備時把他害了。
1968年8月,經人檢舉,這位姓王的人被民兵抓起來,經審問他說出了埋屍的地方,政府人員要他帶民兵去找,他從一石崖下挖出屍體後,跳崖自盡。
1968年8月18日,威寧縣觀風海區哈喇河公社革委會買一口棺材把紅軍連長的屍體裝著,安排民兵抬到馬脖村馬脖組哈喇河鄉政府後面的山坡上埋葬,下葬那天,方圓幾十里的人都趕來追悼,民兵抬著屍體走在前面,政府人員緊隨其後,然後是學生,學生後面是人民民眾,具說有幾千人送葬花圈也不少,送葬隊伍壯觀,但除了哭泣聲,沒有其它的聲音,場面莊嚴、肅穆和敬仰。
2003年9月8日,哈喇河鄉黨委政府召開會議,決定籌集資金,組織民眾投工投勞重新修建紅軍烈士墓,為紅軍連長立碑紀念,從這一年開始,每年清明,鄉黨委、政府、學校便組織幹部、職工、學校師生為烈士掃墓,並逐步形成全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現在,紅軍烈士墓的四周山坡上長滿了黃李樹,春天,每逢梨花盛開時,一棵棵黃梨樹就像一個個龐大的白色花圈圍繞在墓的四方,就像是大自然為了敬仰這位當年為全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連長敬獻天然花圈一樣。秋天,一顆顆碩大的黃梨樹結滿了香甜金黃的黃梨,由綠葉陪襯著,點綴在蒼翠碧綠的哈喇河谷旁,展示了當年的紅軍長征在今天終於為人民培育出了豐盛的革命果實。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紅軍墳
“哈喇河”系彝語地名,意為居住在河邊。

自然資源

哈喇河鎮境內僅有少量的銅、鐵。

自然災害

哈喇河鎮主要有冰雹、乾旱、洪澇、風災、霜凍等。由於切割面深,高低懸殊大,存在地質災害隱患。1980年暴發山洪,政府駐地馬脖村淹沒土地上千畝,至今不能復耕;2009年1月17 日、3月22 日,分別發生4.5級、5.0級地震,震中在馬店村水路組,震源10千米,雖然未造成人員傷亡和大的經濟損失,但地震後,高海拔地區的水源枯竭,許多水源無水或水量減少。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鄉村道路

人口

截至2019年末,哈喇河鎮戶籍人口為2782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哈喇河鎮財政總收入1285萬元,比上年增長151.96%。

農業

哈喇河鎮有耕地面積2275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5800萬元。
哈喇河鎮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410噸,其中馬鈴薯3595噸,玉米2410 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烤菸、魔芋、蔬菜等。2011年,烤菸種植面積9796畝,產量1175噸;種植黃梨1.2萬畝,產量2000 噸;魔芋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2475噸;蔬菜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375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辣椒、蔥、大蒜等,其中白菜2238 噸,辣椒1265噸,蔥96噸,大蒜151噸。
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牛飼養量8129頭,年末存欄6679頭;羊飼養量20425隻,年末存欄13692隻;生豬飼養量17003頭,年末存欄10125頭;家禽飼養量50602羽,年末存欄36816羽。
2011年,哈喇河鎮林地面積80626.4畝,其中天然林50068畝,人工林18558.4畝,天保封山林12000畝。

金融類

2011年末,哈喇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9%;各項貸款餘額2400萬元,比上年增長26.3%。

交通運輸

哈喇河鎮境內有102省道、牛街至哈喇河通鄉柏油路、哈喇河至黑石通村柏油路、哈喇河至秀水鄉通村公路等。2011年,客運總量3.6萬人次,貨運總量3萬噸。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地形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村農家書屋2個,藏書5200冊。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完小7所,在校生3528人,專任教師15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8%;國中2所,在校生1615人,專任教師46 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11% ,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11%。
2011年,哈喇河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188萬元,比上年增長28.5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哈喇河鎮有村衛生室8個;病床20個,固定資產總值71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02萬人次。
2011年,哈喇河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4%。

社會保障

2011年,哈喇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戶,人數7人,支出1.11萬元,比上年增長92.79%;城市醫療救助2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323人次,共支出15.97萬元,比上年增長33.8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20戶,人數5277人,支出333.60萬元,比上年增長29.0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88萬元,比上年增長13.42%。社會福利費10.54萬元。

風景名勝

哈喇河鎮岩石大瀑布位於哈喇河鎮秀水鄉交界處,由岩石多年風化而成,瀑布從東向西,站在高處,放眼望去,仿佛置身“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優美環境。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山脈

歷史文化

民俗內容

哈喇河鎮威寧大黃梨的主要產地,每到春天,梨花競相開放,成為引人注目的焦點,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一片潔白,仿佛置身一個銀白的世界。當春風吹過,一陣花香沁人心脾,花瓣隨風飄揚,才知道這是在花從中。一片片雪白的落蕊隨風飄蕩,有的飄落田間地頭,像星星;有的落入河流,隨著波光,載著夢想,飄向遠方,形成了一到獨特的風景。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花兒
花山節是苗族同胞的一個傳統節日。
哈喇河鎮是一個民族鄉鎮,苗族是哈喇河鎮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牛街村的西那組、馬店村的黑山營組、麥地組和箐腳組。苗族有著豐富的文化傳統,哈喇河鎮的苗族至今還保留著苗家千百年前的文化、生活習俗、節日慶典。而其中最精彩的就是“花山節”。
花山節又名“踩花山”,是由古代苗族青年男女的求愛活動、農民們交流生產經驗、傳授生產技術等的盛大聚會演變而來。
節日期間,女生們穿上自己做的花衣服,一方面吸引男青年的注意力;一方面也展示自己的心靈手巧,以此取得男方的愛慕。男生們則吹起蘆笙跳起鍋莊舞吸引對方。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苗寨里,苗族同胞們伴著歡樂的舞蹈,品著醇香的羊角酒,聽著悅耳的蘆笙和動人的苗家山歌融入愛的世界。此情此景,讓人流連忘返。除了這些,他們還有許多的才藝展示,例如:刺繡、射弩、蠟染、織布等,體現了苗家幾千年來的勤勞、善良、熱情、勇敢。豐富的文化,悠久的歷史,讓人神往。
即使在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創造美好的生活,但他們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化,希望在自己的文化中快樂著,並把自己的文化發揚光大,讓自己的文化與社會主義新文化和諧發展,奏出美妙的樂章。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少數民族
紅軍墳位於哈喇河鎮馬脖村馬脖組,這裡埋葬的是一位忠於革命的將士,據說叫何連高,但已無證可考。
當年,紅軍長征經過哈喇河時,何連長因在彝良與國民黨軍戰鬥時負傷,到哈喇河轎子口時傷勢發作,無法跟上部隊,於是就留在轎子口柳趕生家治病,可當他病快治好去追趕部隊時,一位姓王的人貪圖他身上的衣服,於是在路上趁他不備時把他害了。
1968年8月,經人檢舉,這位姓王的人被民兵抓起來,經審問他說出了埋屍的地方,政府人員要他帶民兵去找,他從一石崖下挖出屍體後,跳崖自盡。
1968年8月18日,威寧縣觀風海區哈喇河公社革委會買一口棺材把紅軍連長的屍體裝著,安排民兵抬到馬脖村馬脖組哈喇河鄉政府後面的山坡上埋葬,下葬那天,方圓幾十里的人都趕來追悼,民兵抬著屍體走在前面,政府人員緊隨其後,然後是學生,學生後面是人民民眾,具說有幾千人送葬花圈也不少,送葬隊伍壯觀,但除了哭泣聲,沒有其它的聲音,場面莊嚴、肅穆和敬仰。
2003年9月8日,哈喇河鄉黨委政府召開會議,決定籌集資金,組織民眾投工投勞重新修建紅軍烈士墓,為紅軍連長立碑紀念,從這一年開始,每年清明,鄉黨委、政府、學校便組織幹部、職工、學校師生為烈士掃墓,並逐步形成全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現在,紅軍烈士墓的四周山坡上長滿了黃李樹,春天,每逢梨花盛開時,一棵棵黃梨樹就像一個個龐大的白色花圈圍繞在墓的四方,就像是大自然為了敬仰這位當年為全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貢獻的連長敬獻天然花圈一樣。秋天,一顆顆碩大的黃梨樹結滿了香甜金黃的黃梨,由綠葉陪襯著,點綴在蒼翠碧綠的哈喇河谷旁,展示了當年的紅軍長征在今天終於為人民培育出了豐盛的革命果實。
哈喇河鎮
哈喇河鎮紅軍墳
“哈喇河”系彝語地名,意為居住在河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