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鵑目

咬鵑目

該目鳥類為熱帶森林中的攀禽,在拉丁美洲,非洲和東南亞都有分布。只有咬鵑科(Trogonidae)一科。有8屬39種,中國有1屬3種。分布於中國最南部和西南部。嘴短而寬,嘴尖稍曲,翅短而有力,尾長而寬闊;腳短弱,咬鵑的腳趾與其它鳥類均不相同,具異型足,1~2趾向後,3~4趾向前。咬鵑是色彩鮮艷的鳥類,通常有閃爍著金屬光澤的鮮艷羽毛。雌雄不同。在樹洞中營巢。雛鳥為晚成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咬鵑目
  • 拉丁學名:Trogoniforme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咬鵑目
  • 咬鵑科
  • :8
  • :39
  • 命名者及時間:AOU, 1886
該目詮釋,形態解剖學特徵,生物學特徵,分類研究,地理分布,保護級別,經濟意義,

該目詮釋

咬鵑目是1個較小的目,只有1個科,39種,中國僅有3種,還不及總數的十分之一,且個別種類分布範圍甚狹、數量也稀少,可見作為這個類群來說,與人類利害關係並不重要。但它們畢竟是鳥類成員的一部分,與其他鳥類一道在自然界起作用,咬鵑類就是擔當著果、蟲兼吃鳥類這個集團成員之一的角色起著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作用;也因有美麗的羽色更兼起美化大自然的作用。對人還是有益無害的。這個目的特徵可就下面各項加以表述。
咬鵑目

形態解剖學特徵

體形相對於其他非雀形目的鳥類來說是屬小型的,全長230—370 mm,與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較長;羽色華麗,羽毛稠密、鬆軟、副羽發達;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顯,自頸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異色。嘴形寬、短,先端具鉤和齒突,嘴基及鼻孔為羽須所掩;頭大、頸短;翅短圓,具10片初級飛羽,無中覆羽;尾長而寬,形平或凸,尾羽12片;腳短弱,跗蹠被羽,趾呈異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並連著大部分,第1、2趾向後而又於基部並連。
頭骨屬裂齶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後緣具4個缺刻,劍突長而末端各分叉;烏喙骨相接觸。屈拇趾長肌下達第1、2趾;深屈趾肌達第3、4趾,兩肌有韌帶相連;棲肌缺如。盲囊存在,但短。

生物學特徵

為樹棲性、不喜結群的鳥類,善爬而不善走、跳;飛行力不強,雖快速但飛不遠,飛行路線起伏不定,取食方式有在樹枝頭啄食野果,有在棲息點突然襲擊飛過的昆蟲,也有在空中追捕飛蟲。叫聲單調,平時不愛鳴叫。
繁殖於林間枯朽樹木的天然洞穴或蟻巢、蜂巢中,不作巢。卵一窩2—4枚。雛鳥屬晚成性。孵卵、育雛由雙親共同負擔。
常年棲居同一區域而不遷徙。

分類研究

咬鵑目所屬的類群歧異不大,只1個科,這一點各家看法比較一致,但在目級的處理上 Baker 曾把並趾型、前趾型、對趾型、異趾型以及外趾能反轉的鴞類等的類群都合為一個大目——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上述各類群則各為亞目,咬鵑類就作為其中一個亞目處理,這是從系統發生的角度考慮的,認為此佛法僧目與雀形目是平衡發展的,都是來自一個共同祖先的二大分支。可是,近幾十年來,多數學者都不這樣處理,因為該大目的各類群雖然出自同一祖先,但在進化道路上已各自走得很遠,而相對來說雀形目中各類群間分歧就不那么遠,性狀變化程度不大。所以現在都比較一致地把上述每亞目的類群處理為目級,看作與雀形目同級,咬鵑也就成為一個目。

地理分布

咬鵑類屬熱帶型鳥類,分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洋界(華南、南亞至東南亞),熱帶界(非洲)和新熱帶界(中、南美洲)。全世界共有1科8屬39種。
咬鵑目分布圖咬鵑目分布圖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瀕危物種。
瀕危(EN)——1種;近危(NT)——10種;低危(LC)——28種。

經濟意義

咬鵑在中國為一群數量不多的鳥類,單從這個類群看對人利益關係不顯著,但對鳥類整體來說,它們是兼吃野果、蟲、鳥類成員的一部分,一道起著維護自然界生態平衡的作用;既作為二級能量消費者起消滅森林害蟲的作用;也作為一級消費者消耗植物的果實,但在後一方面並不是消極的能量消費者,而是起著散布植物種子、擴大植物分布區、促進森林更新的作用,有助於能量的擴大再生產。
此外,咬鵑類都是羽色華麗的鳥類,雖然還未有馴養為籠鳥者,但在自然界、在寂靜的綠色植物叢中有了這些五彩繽紛的動物在裝點,就會顯得格外美麗和有生氣,所以它們又起著點綴大自然、給人類美的感受,增進人們對大自然熱愛的感情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