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印度尼西亞至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雷淺灘(Rowley Shoals)和新喀里多尼亞,以及密克羅尼西亞一帶海域。報告顯示在東印度洋的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可見其蹤跡。在印度洋被黑關刀(Heniochus pleurotaenia)所取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咖啡關刀
- 綱:真骨魚綱
- 科:蝶魚科
- 屬:馬夫魚屬
- 種:關刀
- 亞種:咖啡關刀
鑑別,傳入和分布,基本特徵,生態影響,
鑑別
(IDENTIFICATION)
背鰭鰭棘(總數):11條背鰭軟條(總數):22-25條臀鰭鰭棘:3條臀鰭軟條:17-18條。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首次記錄(年,地區,參考文獻)
Cuvier,1829。
定殖
棲息於較深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陡坡水深2-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海藻和珊瑚混合生長的地區。多
來源
原產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多以觀賞魚引進。
基本特徵
成魚體甚側扁,背緣高而隆起,略呈三角形。頭短小,成魚眼眶上骨有一短鈍棘,頸部具明顯之強硬骨質突起。吻尖突而不呈管狀。前鼻孔後緣具鼻瓣。上下頜約等長,兩頜齒細尖。體被中大弱櫛鱗,頭部、胸部與鰭具小鱗,吻端無鱗。背鰭連續,第4棘略為延長。體啡褐色,體側具2條白色斜帶,第一條斜帶自背鰭第1-3硬棘向下延伸至腹部,第二條斜帶則約自背鰭第4硬棘末稍斜下延伸至尾鰭基部;頭背部至背鰭前方大部黑色。背鰭軟條部及尾鰭淡黃褐色,具透明緣;胸鰭基部黑色,餘部透明;臀鰭灰黑色;腹鰭黑色。咖啡關刀和黑關刀(Heniochus pleurotaenia)比較相似,區別在於黑關刀體側具兩條寬闊的黑色斜帶,斜帶間為銀白色;而咖啡關刀則是一致啡褐色至黑色。
生態影響
(ECOSYSTEM)
棲息於較深的瀉湖和面海珊瑚礁區陡坡水深2-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生活在海藻和珊瑚混合生長的地區。多半單獨或組小群生活。主要以珊瑚蟲和無脊椎動物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