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鸞

和鸞

和鸞指古代的一種鈴鐺,掛在車前橫木上稱"和",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鸞"。也指三國中的一個武將,被武威王秘所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鸞
  • 釋義:指古代的一種鈴鐺
  • 拼音:hé luán
  • 三國武將:和鸞
詞語解釋,三國人物,

詞語解釋

1.古代車上的鈴鐺。掛在車前橫木上稱"和",掛在軛首或車架上稱"鸞"。
和鸞和鸞
《詩·小雅·蓼蕭》:“和鸞雝雝,萬福攸同。” 毛 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
《漢書·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車有和鸞之節。”
宋 陳亮 《酌古論三》:“於是駕以輕車,鳴以和鸞。”
明 武之望《奏毛文龍事疏》:“毛帥在鮮五年,先與舊撫(袁可立)鎮(沈有容)不和,繼與臣等不和,今又與鮮君臣不和。豈諸臣皆厲世妖孽,而獨毛帥為和鸞鳴鳳?”
章炳麟 《原儒》:“禮、樂世變易,射、御於今麤粗,無參連白矢交衢和鸞之技,獨書、數仍世益精博。”

三國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武威顏俊、張掖和鸞、酒泉黃華、西平麴演等並舉郡反,自號將軍,相互攻擊。顏俊遣使送母及子詣曹操為質,求援。曹操問張既此事該如何處理,張既曰:“顏俊等記憶體禍心,今救之後定復反。不如坐山觀虎鬥,使其兩敗俱傷,我們坐收其利。”曹操稱善。一年後,和鸞殺顏俊,武威王秘又殺和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