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下潠田舍獲》是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代表作品之一。蘇軾是宋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大家,詩、詞、文、書、畫樣樣精通,其晚年在揚州、惠州、儋州創作了“和陶詩”,據清代王文誥統計為124首,另有11首和陶詩文,在中國文學史上,這種大規模次韻前代詩人之詩,似乎是蘇軾首創,實屬罕見。自他而後,和陶詩的創作歷代不乏其人,影響甚至遠及國外。歷代評論家對此也有褒有貶,爭論不休。然而蘇軾為什麼會創作和陶詩,而且是在晚年,並用次韻的手法進行創作。本文就擬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探討蘇軾以前的陶淵明接受史,蘇軾本人接受陶淵明的思想歷程,次韻手法到宋代的發展歷程和蘇軾本人對次韻手法的運用,以考察蘇軾和陶詩創作的動機以及來龍去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陶下潠田舍獲
- 時代:宋朝
- 類別:著名文學家
- 作者:蘇軾
勞辱何時休,宴安不可懷。
天公豈相喜,雨霽與意諧。
黃菘養土膏,老楮生樹雞。
未忍便烹煮,繞觀日百回。
跨海得遠信,冰盤鳴玉哀。
茵蔯點膾縷,照坐如花開。
一與蜑叟醉,蒼顏兩摧頹。
齒根日浮動,自與粱肉乖。
食菜豈不足,呼兒拆雞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