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諧的樂音。
2.調和聲調;協和聲調。
3.音樂術語。指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規律同時發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聲
- 拼音:hé shēng
詞語信息
- 和諧的樂音。
- 調和聲調;協和聲調。
- 音樂術語。指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規律同時發聲。
詳細解釋
- 音樂術語。指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的規律同時發聲。
- 詞、曲中的襯詞。原為歌曲中常由他人應和的部分,如“賀賀賀”、“何何何”之類。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詩之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古樂府皆有聲有詞,連屬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 唐 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復用和聲。”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 唐 人朝成一詩,夕付管弦,往往聲希節促,則加入和聲。凡和聲皆以實字填之,遂成為詞。” - 隨聲附和。
明 李贄 《聖教小引》:“余自幼……尊 孔子 不知 孔夫子 何自可尊,所謂矮子觀場,隨人說研,和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