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翁靈舒冬日書事

《和翁靈舒冬日書事》是南宋詩人徐照創作的五言律詩。首聯就點出時令,帶出“事”來。次聯寫冬日的所見所思,微妙工巧。頸聯便由客觀轉到主觀來作說明,披露自己的內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翁靈舒冬日書事》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 徐照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和翁靈舒冬日書事①
石縫敲冰水,凌寒自煮茶②。
梅遲思閏月,楓遠誤春花。
貧喜苗新長,吟憐鬢已華③。
城中尋小屋,歲晚欲移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 翁靈舒:翁卷,字靈舒。與徐照同為“永嘉四靈”之一。
② 凌寒:冒著寒冷。
③ 華:花白。

白話譯文

我在石縫間敲開堅冰汲取泉水,冒著寒冷烹煮著香茶。梅花遲遲未開,使人想起今年是閏臘月;遠處的楓葉,紅紅火火,讓人誤認是迎春的鮮花。生活貧寒,見了新苗自然地產生了欣喜;吟著詩句,感嘆雙鬢已都是白髮。我想到城中去尋間小屋,在這歲暮搬去住下。

作品鑑賞

四時代序,流光轉移,詩人有感於內,往往借吟詠來寄託懷抱。徐照這首冬日書事詩,雖然是和作,但不為和韻所囿,自抒真情,精心錘鍊,詞巧意新,受到後人賞識。原詩共三首,這是第一首。
詩題是“冬日書事”,首聯就點出時令,帶出“事”來。詩寫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鑿冰取水,煮茶品茗。徐照酷愛飲茶,葉適《徐道暉墓志銘》說他“嗜苦茗甚於飴蜜,手烹口啜無時”。可見這聯是詩人真實地記載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嗜好,抒發自己的情趣。通過這兩句,我們仿佛可見詩人正對著茶爐,享受著“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蘇軾《汲江煎茶》)般的樂趣,更可推想,窗外天寒地凍,詩人與二三知心朋友,品茗清談的雅況。
次聯寫冬日的所見所思,微妙工巧,是徐照詩中名句。已經是臘月,自然使人想到梅花,可是梅花還沒有開放,原來今年是閏臘月,冬天特別長;遠處的楓樹,還殘留著紅葉,在冬天的蕭瑟灰暗的背景中,被誤認為早放的春花。這聯摹寫江南冬景很逼真,用筆虛實相間,該開的花沒開,卻錯把楓葉當花,可見詩人對春的嚮往。兩句看似不相干,實際上是以“思花”這一主觀願望作驅使,以感情為統屬。永嘉四靈的詩模仿晚唐,講究苦吟,有意與江西詩派相對立,但這聯的格律音節、造句鍊字,都很接近江西詩派,所以元方回評說:“思字、誤字、當是推敲不一乃得之。”清紀昀也評說:“故為寒瘦之語,然別有味。”
上聯“思閏月”、“誤春花”都傳達了一個信息,即詩人希望凜冽嚴寒的冬天早些過去,溫暖的春天早些到來。這是為什麼呢?頸聯便由客觀轉到主觀來作說明,披露自己的內心。詩說,因為貧,冬天便難過,見到田裡過冬的麥苗很高興。冬天的麥苗是不會長的,詩人所說的“新長”,實際上是心理作用,表現盼它快長。由冬天的漫長,年關將近,又使他感嘆歲月流逝,雙鬢花白,愁思無窮。這一切,使他產生了逃離農村的意思,導出了尾聯想要搬家,免得再見到這一幕幕景色,觸動憂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