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義門遺址

和義門遺址

元代和義門遺址(位於今北京西直門處),城門殘存高22米,門洞長9.92米、寬4.62米,內券高6.68米,外券高4.56米。是研究元代城市建設的珍貴資料。 1969年拆除北京西直門箭樓時 發現了壓在明代箭樓之下的元大都和義門瓮城城門,門洞內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題記。城樓建築已被拆去,只余城門墩台和門洞。樓上尚存有向城門上灌水的滅火設備。木門已被拆去,僅餘承門軸的半球形鐵“鵝台”和門砧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義門遺址
  • 位置:今北京西直門
  • 外形:門殘存高22米,門洞長9.92米
  • 類型:遺址
歷史沿革,建築特點,

歷史沿革

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頒詔以燕京(今北京)為中都,作為陪都。1267年,在東北郊外以積水潭為中心另建新城,為北京城奠定了基礎。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停用“蒙古國”號,定國號為“大元”。次年二月,忽必烈採納霸突魯劉秉忠等人之議,改中都為大都,並從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上都郭勒)遷都於此,成為元朝的國都。元大都的城市規劃在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都城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並直接為明清北京城所繼承。

建築特點

大都格局宏大,規劃嚴整。大城略呈長方形,周長約60里。有11座城門:東為光熙門(今和平里東)、崇仁門(今東直門)、齊化門(今朝陽門),南為文明門(今東單處)、麗正門(今天安門處)、順承門(今西單處),西為平則門(今阜成門)、和義門(今西直門)、肅清門(今學院南路西),北為健德門(今德勝門小關)、安貞門(今安定門小關)。城門外築有瓮城,城四隅建有角樓,環城還有護城河皇城在大城內南部中央地區,皇城的城牆稱為蕭牆,又稱闌馬牆,周長約20里。皇城南面中門為根星門,從根星門到麗正門之間是皇廷廣場,左右兩側為千步廊宮城偏在皇城東部,為長方形,周圍9里。宮城有四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南為崇天門,北為厚載門宮城內的主要建築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面以大明殿為主體,北面以延春閣為主體。大明殿東西長200尺,深120尺,高90尺。皇帝登極、元旦、慶壽、會朝都在這裡舉行。延春閣比大明殿還高,三重檐,高100尺。閣前為寢殿,又稱拿頭殿,內設楠木御榻,壁皆繪畫。
元大都城內的河湖水系可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構成的漕運水系統;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構成的宮苑用水系統。為使水路運輸直達大都,在都水監郭守敬主持下,於至元二十九年(1292)八月興工,導昌平白浮泉水,西折南轉,匯集諸流,入瓮山泊,經高梁河,至和義門北入都城,匯入積水潭,東南出文明門,東至通州張家灣,章節附注白河,總長164里,構成大都漕運系統。金水河則引玉泉山水從和義門南120餘米處入城,然後沿北溝沿(今趙登禹路)南行再轉東,至今靈境胡同西口內分為南北2支,南支入太液池(今中海),再從崇天門南面的周橋下東流入通惠河;北支沿皇城西牆外北流,再折而向西,入太液池北岸(今北海),構成大都宮苑用水系統。
大都城內居民分為50坊。坊各有門,門上署有坊名。城內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棋盤形,南北和東西各有9條大街。在南北向大街的東西兩側,小街和胡同平行排列,居民住宅坐北朝南。全城街道整齊劃一,大街寬24步,小街寬12步。在南北主幹大街的兩旁,築有排水渠。
元代還在大都興建國子監孔廟,以及妙應寺、白雲觀等許多廟寺道觀。至正十一年(1351年)正月,元末農民戰爭爆發。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王朝,大將軍徐達領兵北伐。閏七月二十八日夜半,元順帝妥歡帖木爾逃向上都。八月初二日,徐達率明軍進入大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