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穆父待制竹堂

《和穆父待制竹堂》是北宋詩人楊傑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中讚譽主人公繼承了會稽王羲之家族愛竹的遺風,“傍竹為堂”,並以青竹的君子之節比喻其高尚,把歷史故事與眼前現實相勾連,引發人悠遠的想像。詩中又寫出竹林延客的清雅情趣,並借“莫夾桃花引蜂蝶”,勸喻主人公不要理會那些夤緣攀附的勢利小人。篇末用莊子典故,意含雙關地稱美竹子與其主人不同凡響的流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穆父待制竹堂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楊傑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和穆父待制竹堂
會稽風土竹相宜,傍竹為堂趣尚奇
內史舊居經幾代?此君高節似當時
林無暑氣客頻到,筍過鄰牆僧不知。
莫夾桃花引蜂蝶,實成須與鳳凰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穆父:錢勰(1034-1097年),字穆夫,行四,吳越王后裔,錢惟演從孫。歷官中書舍人、龍圖閣待制、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等。與蘇軾交誼頗深。
⑵會稽:今浙江紹興。風土: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
⑶尚:崇尚。
⑷“內史”二句:用東晉王羲之(303-361年)及其子王徽之事。王羲之世居會稽,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其子王徽之(字子猷)愛竹成僻,《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便令種竹。或問:‘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內史舊居,借指錢勰家宅。此君,竹的代稱。
⑸“林無”句:暗用竹林七賢故事。三國魏末,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相與友善,常宴集於竹林之下,時人號為竹林七賢。暑氣,盛夏的熱氣。
⑹“實成”句:用莊子典故。《莊子·秋水》:“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 (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實,指竹實,竹子所結的實,狀如小麥,又名竹米。期,等待。

白話譯文

紹興的風土真與竹子相宜,竹林邊建堂你崇尚清奇的情致。內史王羲之的舊居經歷了多少朝代?青竹的高風亮節依然一如當時。林中沒有暑氣,雅客頻頻前來,竹筍長過鄰牆,僧侶卻依然不知。不要夾種輕薄的桃花招蜂引蝶,竹米成熟須等待鳳凰來食。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錢勰(穆父),哲宗朝時曾任龍圖閣待制,寫有《竹堂》詩,原詩已佚,楊傑此篇為和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大抵從魏晉以來,文人對竹的欣賞就已蔚為風尚,竹的意趣與形態已經成為中國文人精神的一種寄託與體現,具有理趣上的興象之美。宋代士大夫的生活形態是中國古代最為文人化的一種生活形態,其中自然少不了對竹的愛好和讚美。楊傑和錢勰的這首竹堂詩,生動地反映了這種生活意趣。
首聯點出竹堂所在之地與“趣自奇”的特點,相當於整詩的總說。內史者,東晉王羲之曾任會稽內史,但錢勰竹堂未必即是王羲之舊居,此處言“內史舊居經幾代”,乃是古人作詩時化用史實的常見手法。本詩以此來刻畫竹堂的高潔:昔年的俊秀飄逸的王內史。那位書法之神,就曾吟嘯於竹林之旁,來寫出他那美麗的字元。而經歷了如此久長的歲月之後,昔人已逝,只有這青青的竹林,依舊風姿颯然,卓爾不群。
下聯“林無暑氣客頻到,筍過鄰牆僧不知”,將鏡頭從歷史拉回到現實。竹林清幽,正是避暑佳地,主人好客,賓主相知,常相過從於竹林之側、竹堂之上。當竹筍漸長,橫過鄰牆,那與主人作著鄰居的僧人,卻還渾然不知,這是一種非常恬靜閒適的景象。
經過前兩聯的渲染,竹林的清貴之趣已經躍然紙上:如此高雅的君子,又怎能讓凡俗的蜂蝶來褻瀆?不要在竹林旁種上桃花吧,免得那些蜂蝶來糾纏不休。下面又暗用《韓詩外傳》之典:“鳳乃止帝東國,集帝梧桐,食帝竹實,沒身不去。”這鬱郁青竹的竹實,原是要讓高飛的鳳凰來享受的。詩意至此,語意完足,神清氣朗。
此詩明為寫竹,實為寫人,竹的高雅是彰顯主人公高潔品質的象徵。詩歌行文紆徐不迫,雍容閒適,淡而有味,具有典型的宋詩風格。

名家評價

陳衍宋詩精華錄》:“引典故寫竹,進而寫人品格,實是高明。”

作者簡介

楊傑,字次公,自號無為子,無為軍(州治在今安徽無為)人。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歷官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兩浙提點刑獄。著有文集二十餘卷,《樂記》五卷,已佚。《全宋詩》錄其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