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碩貝勒
- 朝代:清朝
- 性質:清朝爵位名
- 品級:各旗旗主
清入關前對八旗旗主之稱呼。滿族早期,貴族皆稱貝勒。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其子侄八人分統八旗,封和碩貝勒。和碩,滿語意為“方面”。當時八和碩貝勒亦稱八“固山貝勒...
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喇登基為汗時,就設了四個貝勒,即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努爾哈赤死時,皇太極繼承大汗位置...
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清太祖授予八子侄共治後金國政的制度。天命七年(1622)三月,努爾哈赤為了繼承汗業得人,諸子孫能同心治國,乃集八子侄聚會,“立八和碩貝勒...
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亦稱“八王共治”。清入關前後金前期的政治體制。...... (一說阿濟格)、多鐸、岳托為八和碩貝勒(即旗主貝勒),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之制...
四小貝勒是清朝時是實權僅次於四大貝勒的另外四位貝勒。大貝勒阿濟格(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二貝勒多爾袞(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三貝勒多鐸(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
和碩一詞為滿語hošo的音譯。意義為地方、地域。常用於修飾清朝爵位,如和碩親王、和碩公主等。在蒙古地區,“和碩”是對旗(西里爾蒙文:хошуу)的稱呼。...
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代善在八和碩中列位最前,稱大貝勒。又八和碩貝勒中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勢力最強,被合稱“四大貝勒”。 ...
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之初,建立以八和碩貝勒掌旗之八旗制度,稱為旗主。旗主貝勒各置官屬,督率旗內都統以下各級旗官,管理本旗的戶口、生產、教育、訓練...
和碩肅親王是中國清朝時期,一個世襲親王的封號。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封為肅親王。其子富綬改為顯親王,後來得到世襲罔替的許可,是清朝八大鐵...
和碩惇親王,清朝世襲親王。道光元年(1821年),嘉慶帝第三子綿愷被封親王,封號惇,死後諡號恪,未得世襲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傳了四代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