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和樂書院
書院位置,書院創始人,
書院位置
和樂書院位於今伊川縣酒後村,由北宋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張齊賢(諡號文定)創辦。
酒後村古稱海角鎮,位於伊川南部、伊河之濱、九皋山腹地。早在2500年前,該地就因“鶴鳴九皋,聲聞於天”,名揚華夏。秦時,為躲避秦始皇焚書坑儒,孔子九世孫孔鮒背著大批儒家經典,于海角鎮建家廟,塑聖像,教弟子百餘人,開伊川教育之先河。
書院創始人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辭官歸鄉的張齊賢在此創辦了和樂書院。據《宋史·張齊賢傳》記載:張齊賢原籍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南)人,三歲時隨父母搬至洛陽。他從小勤奮好學,胸懷遠大志向,非常敬慕李大亮(唐朝開國功臣)的為人,因此取字“師亮”。
有一年,宋太祖趙匡胤來到西京洛陽。張齊賢以平民的身份到馬前獻策,被召至行宮。據《宋史·張齊賢傳》記載,“齊賢以手畫地,條陳十事:曰下並、汾,曰富民,曰封建,曰敦孝,曰舉賢,曰太學,曰籍田,曰選良吏,曰慎刑,曰懲奸”。在這十項事中,其中僅有四項切合皇帝心意,但他固執地認為都很好,惹得皇上很不高興,被武士拉出去。回京後,太祖對其子說:“我到西都,僅得到一個張齊賢罷了。我不想給予他官爵,以後可以讓他輔佐你任宰相。”
太宗繼位後,張齊賢被任命為大理評事通判衡州。此後,他又相繼出任轉運使、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樞密院事、左諫議大夫等職,直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司空。
張齊賢不僅在政治上有所作為、軍事上屢建奇功,在文學上也頗有建樹。據有關史料記載,辭官歸鄉後的張齊賢回到洛陽,住在唐代宰相裴度(公元765年至公元839年)留下的莊園——午橋莊。他每天看松竹,聽琴音,與文人雅士飲酒作詩,自得其樂。
在此期間,他還創辦了和樂書院。據《伊川縣誌》記載,張齊賢不僅延師講學,還親自授儒學和理學,為伊洛地區培養了不少人才。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張齊賢逝世,和樂書院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