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酒後鎮酒後村是酒後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26公里,南臨九皋山,西臨伊水,有全鄉政治、文化、交通、經濟中心,酒後村歷史悠久。古稱“海角鎮”。
耕地面積2089畝,共26個村民組,952戶,4152人,村內大小街道120條總長18530米,村支部成員5人,村委成員5人,先後5次被縣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精神文明村,河南省革命老區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酒後村
- 外文名稱:無
- 別名:海角鎮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伊川縣酒後鎮
- 下轄地區:鎮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區碼:471325
- 面積:6805畝
- 人口:4152人
- 方言:國語
- 車牌代碼:豫C
歷史文化,名字由來,文化教育,旅遊資源,地圖信息,
歷史文化
歷史上孔子的後代孔鮒曾在此教書,開創伊川教育先河,北宋宰相張齊賢曾在這裡創建和樂書院,1932年在此建立伊川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1934 年中共伊川縣中心縣委誕生於此,有伊川“小延安”之稱,是革命老區鄉鎮,培養造就了時樂蒙、謝中鋒等革命先輩。
名字由來
酒後原名海角鎮,每天清晨,這裡都會白霧渺渺,宛若仙境,並且還帶有酒香,故名“酒霧頭”,後人把音念轉了就叫“酒後”了(這裡離杜康曾經釀酒的山泉很近)。
文化教育
酒後一中
和樂學校
振興學校(私立)
酒後中心幼稚園(私立)
旅遊資源
旅遊參觀項目
三月初二祖師廟物資交流大會。
和樂書院舊址(今和樂學校)。
紅色和樂,革命聖地
和樂學校位於河南省伊川縣酒後村,她是由河南省參議、開明士紳時均膏於民國二年(1913年),在本村中心的舊書院裡改建而成的。其校前身是和樂書院,系北宋名相張齊賢由孔家廟創辦,因該村時屬“和樂里”而得名。在革命戰爭年代,曾以紅色搖籃而聞名海內外。
1932年10月,伊川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在該校誕生。隨之“縣教師聯合會”、“和樂讀書會”在此校成立,開豫西新文化集體活動之先河。她凝聚了一批進步教師、培養了一批愛國學生。同時,又組織了“青年團”、“互助社”等黨的外圍機構,皋山播火,燎原神州。1934年10月,以楊欣齋為書記的中共伊川中心縣委在該校成立,領導著以九皋山為中心的嵩縣、伊陽、臨汝、登封、偃師、宜陽等周邊六縣的革命工作。從此,和樂學校的革命火種愈燃愈旺,輸送出一批批胸懷祖國的有志青年和金戈鐵馬的抗日英雄,一時名揚太行、華北前線,酒後也被譽為紅色搖籃------“豫西的小延安”。1939年夏秋之際,和樂學子時廣源受母校老師許祝三的委託,同著名音樂家冼星海在延安一起譜寫了慷慨激昂的《和樂校歌》,喚醒民眾,感動豫西山區。直至1948年,該校畢業的一大批學生,參加了解放軍幹部隊伍在伊河上游嵩縣南莊創辦的伊洛公學、寶豐豫西幹校、開封河南大學等學習後,又隨軍南下,後均為建設新中國的骨幹力量。
地圖信息
地址:洛陽市伊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