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樂的對話》,是由不同風格的樂曲對應不同茶種的茶性,所形成的表演藝術活動。它是台灣禪者林谷芳與茶界友人創建於1991年的藝術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與樂的對話
- 創立時間:1991年
- 創始人:林谷芳
簡介,由來,演出歷史,近期代表性活動,呼應曲目,創始人,
簡介
《茶與樂的對話》是借音樂與茶之內含屬性,如生命階段、四時節氣、山水傾向、剛柔風格等為坐標,將相同性格的茶與音樂結合,並配以器用、插花等相關茶席布置,彰顯生活美學、藝術呈現、乃至生命禪境的活動。它“以茶顯樂,以樂映茶”,讓參與者經由聽覺、味覺、嗅覺與視覺的結合,總體進入藝術的世界。
由來
《茶與樂對話》的產生源於台灣資深茶人周渝與台灣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的一次會談,周渝與茶界友人訪韓時曾受到韓國一之庵龍雲法師的隆重茶禮招待,但當龍雲法師回訪台灣,周渝等人希望也以隆重茶禮回報時,才驚覺”禮失而求諸野“,作為茶宗主國的兩岸,在此處正有其文化的流失。於是,周渝與林谷芳商量如何將台灣的茶文化深刻地呈現於韓國茶人之前,就此,林谷芳以其跨界能力及對中國音樂的熟稔,乃建議了“茶與樂對話”的形式,由周渝提供具代表性的兩岸茶種,林谷芳賦予相同屬性的音樂,《茶與樂的對話》就因此誕生了。
第一場《茶與樂的對話》出現在1991年的台北紫藤廬,席間品了西湖龍井、文山包種、凍頂烏龍、木柵鐵觀音、雲南普洱,並對應了音樂家相關樂曲的演奏。席後,龍雲法師以“在日本看到茶道,在韓國看到茶禮,在台灣看到茶藝” 譽之,言簡而義賅。
1993年,林谷芳召集兩岸音樂家、書畫家、茶人、戲曲家與花藝家成立了“忘樂小集”,文化性的對話、藝術間的交會是此團體活動的主要特色,《茶與樂的對話》與《書畫與音樂的交會》成為其中為人熟知的節目。而至今,《茶與樂的對話》更已是台灣以同一主題系列演出最多場的表演藝術活動,其茶性之對應在音樂之外,亦擴及書畫、戲曲、舞蹈等相關藝術,這種形式對台灣茶文化的表現產生了一定影響,許多茶人也將之引進自己的茶藝中。
演出歷史
1991年《茶與樂的對話》首演至今,是台灣二十多年來,唯一以單一名稱在全球演出超過二百場以上的跨界文化活動,並曾三度受邀在紐約林肯中心戶外藝術節演出。其邀訪之城市包括紐約、華盛頓、舊金山、洛杉磯、休士頓、大阪、名古屋、香港深圳、杭州、寧波、嘉興、上海等,從戶外大型茶會到小眾雅集,從茶館到國家劇院,因應不同場合、不同屬性,茶種與表演都有不同選擇,其間茶席、茶人、藝術家因時因地走馬燈地更換如流水盛宴,唯一不變的是林谷方相應於此的禪家呼應,這使得生命觀照始終成為本活動的核心,也因此許多人認為真正的活動名稱應為《禪茶樂的對話》。
近期代表性活動
(一)大陸: 2014年6月7日至6月9日, “茶香益兩岸,祥和中華情”的兩岸茶文化交流活動在三大國家級劇院之一的廣州大劇院的上演了《禪味·茶與樂的對話》茶會,兩岸茶人同台會友,精緻的場域及演出,使此”盛世茶宴“令人驚艷,一定程度影響了茶界的觀瞻。(此活動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九洲文化傳播中心、廣東省對台事務交流局、廣東省茶文化促進會主辦)。
(二)台灣:台灣台北書院“四季茶會”就是以《茶與樂的對話》型態進行的,演出地點為台北中山堂光復廳,四季茶會分別以春夏秋冬為主題,藉由觀照時序之輪轉,在品茗聆樂中品味人生。每場茶會擇茶品二種對應呈現,茶品主要有文山包種、西湖龍井、白毫烏龍、凍頂烏龍、高山烏龍、木柵鐵觀音、武夷岩茶、雲南普洱。
呼應曲目
由於茶性因人而異,中國樂曲又容許極大的風格變異,林谷芳強調下述對應只為參考。例如,《霸王卸甲》一曲因演奏風格不同,可以對應木柵鐵觀音、武夷岩茶以及生普,關鍵還在主事者對茶性與樂曲風格的整體掌握,否則一落定法,就死於句下。
在《茶與樂的對話》歷年的演出中,茶與樂相對應的節目有:
序號 | 茶 | 樂 曲 |
1 | 西湖龍井 | 《平湖秋月》、《牡丹亭》、《思春》與《漁歌》等 |
2 | 文山包種茶 | 《江南好》、《鳥投林》、《姑蘇行》等 |
3 | 高山烏龍 | 《松風寒》、《踗步輕移》、《鷓鴣飛》與《憶故人》等 |
4 | 凍頂烏龍 | 《中花六板》、《妝檯秋思》、《月夜》與《暗香》等 |
5 | 木柵鐵觀音 | 《餞別》、《蘭花花敘事曲》、《懷鄉行》等 |
6 | 武夷岩茶 | 《秦川抒懷》、《瀟湘水雲》等 |
7 | 雲南普洱(生普) | 《秦川情》、《霸王卸甲》、《聽松》等 |
8 | 雲南普洱(熟普) | 《松青夜遊》、《清明上河圖》、《流水》等 |
創始人
林谷芳,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台北書院山長。六歲有感於死生。高一見書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無死,不如無生”,有省,遂習禪。同時間,亦因一段因緣走入中國音樂。四十年間,於音樂,始終觀照道藝一體;在修行,則“出入禪、教、密三十年,不惑之後,方知自己是無可救藥的禪子”,遂對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劍刃上事”砥礪學人,標舉禪門不共,所做恰可治時人“以禪為學,以禪為美,以禪為趣”之病。在禪與藝術外,1988年後又以海峽開放恰可印證生命所學之真實與虛妄,頻仍來往於兩岸,從事文化觀察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