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悅洲,小上海:古鎮大通的水墨風情

《和悅洲,小上海:古鎮大通的水墨風情》介紹了長江中下游,長江中心有一個洲,叫和悅洲,抗戰前被稱作“小上海”,非常繁華,抗戰後被炸毀了。這個地方稱一江三鎮,統領中心的鎮叫大通,一共三鎮,解放前是江南最大的鹽的集散地,又是佛教聖地九華山的咽喉,被稱為“大九華山頭天門”。妓院就有十三家,小時候如果罵人罵道“你媽十三號”,那就有一場惡架要打了。這本書寫的就是這裡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幫派歷史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悅洲,小上海:古鎮大通的水墨風情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0頁
  • 開本:24
  • 作者:黃復彩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235451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和悅洲,小上海:古鎮大通的水墨風情》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黃復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九華山佛學院客座教授,作協安徽分會理事,安徽省禪宗文化研究會理霉,《安徽佛教》雜誌執行副主編。1981年開始文學創作,迄今發表小說、散文、報告文學、學術論文等三百餘萬字。其中包括長篇小說《紅兜肚》,中短篇小說集《魂離》、《菩提煙魂》。其作品十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文學獎,並被收入各種文集中。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和悅洲
一個國民黨士兵
大關口
天主堂
青通河
二道街
瀾溪街事
洪家大屋
清字巷
洄字巷
大士閣
太平洋
佘家大院
說說彭玉麟
悲劇英雄黎宗岳
驢子嶺
下水橋及大草甸子
一口井的存在
缸窯湖
第二輯
和攝影家一起去和悅洲
在大士閣給居士講經
門前的河
屋後的湖
半斤豬肉叉回舂
魚划子
碼頭號子
龍的盛會
水街
小心火燭
有的吃,無的吃,買張畫兒貼個壁
十七條魚
第三輯
理髮店
生源乾子
造船廠
醬園廠
開門大吉
船規
扳罾
照蟹
摸窿
童年用物:木蹈子
童年遊戲:打畫片
童年遊戲:打銅鈔
姜子牙,子牙姜
拚死吃河魨
鯝魚的鯝
臭乾子、香菜及其他
我淘過的野菜
清明節,吃餷肉
第四輯
夏洪興老秤
棉匠
花捲牛後人
小菜園張家
江北人
國平的煙
郭熙之的紀錄片
錢和生的修房夢
汪更生的蛋糕坊
長友
家祿
酒仙
同是兄弟
消失了的職業
後記

後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而對於作家來說,故鄉不僅是他生命的源發地,更是他寫作的源泉和動力。
中國的作家,從老一輩算起,魯迅、沈從文、周作人、季羨林,及至當代作家中的莫言、賈平凹、余華、格非、蘇童等,沒有哪一個人不是把故鄉當作自己寫作的起點和對象。故鄉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無以窮盡的素材,也讓他們遊蕩的靈魂有了棲息的處所。就像一位詩人說的:不論我葬在哪裡,我的靈魂都將歸於故鄉。
我對故鄉的感情是複雜的,從時間來算,大致分為三個段式,少年時期,青年時期,中晚年時期。中國禪宗中一位重要的禪師青原行思說: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初參禪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禪悟之後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生命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人一生都在一個無法掙脫的怪圈中運行著,只是,每一次循環往復都是對以往的否定,人也就逐漸形成自己對人生,對生命以及對這方世界的誤解。
我曾經發誓,將來一旦離開那條石板路,我將永不回來。我後來一直為我少年時代的憤世嫉俗而發笑。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幾乎每年都要一次一次地往那條石板路上跑,故鄉於我,每一次都是新鮮的。有時候,我獨自站在那條熟悉的石板路上,站在那間早就歸於他人的舊居前,淚水竟不由自主地流下來——我實在無法解釋這無端的感傷源自何由。
故鄉,在我後期的寫作中占據一定的分量,但我一直希望有一次對故鄉的系統的寫作。
去年底,我的第四本散文集《烏篷船》與出版方簽訂契約。該書策劃人、青年散文家胡竹峰一直關注著我的寫作,並對我的寫作給予很高的評價。《烏篷船》付梓後,竹峰在讀了其中部分有關故鄉的散文後說,你應該對故鄉有一次過癮的寫作。他的提議,勾起我長久以來對故鄉的一腔情懷,所有的往事似乎都在一瞬間噴薄而出,這是《和悅洲,小上海》寫作的直接契機。後來又得到銅陵市文聯以及大通文化研究會的積極支持。最近幾年,銅陵文聯以及大通文化研究會一直致力於大通的歷史文化的研究,我的這本書的寫作,算是對他們工作的一次回應。
《和悅洲,小上海》由68篇散文構成,它所呈現的既是一座江南小鎮別樣的歷史,別樣的文化,別樣的風土人情,也是一部濃縮的民族的興衰史,一幅濃郁的小鎮風俗畫。這小鎮是我的,是大通人的,也是所有對故土有著別樣情思的人們共同的精神故鄉——這是我寫作《和悅洲,小上海》的最終目的。
作者
2013年4月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