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是在2014年6月28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提出設立的。

相關背景,設立時間,設立目的,首次頒獎,第二次頒獎,

相關背景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中國、印度、緬甸老一輩領導人共同的智慧結晶,成為重要的國際關係準則,為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於1953年底由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是在建立各國間正常關係及進行交流合作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得到中國印度緬甸政府共同倡導。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這五項原則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和完整體現,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

設立時間

2014年6月28日至29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的主旨講話。

設立目的

為表彰和鼓勵更多人士和團體堅持和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政府決定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設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就是要繼承和弘揚五項原則,推動建立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首次頒獎

2014年9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德里會見印度友好人士、友好團體代表,並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表彰他們長期致力於中印友好事業。
這些友好人士、友好團體是:印度援華醫療隊醫生、國際主義戰士柯棣華的家族代表,柯棣華大夫紀念委員會,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印度-中國友好協會,印度中國之友協會秘書長莫哈帕特拉,安得拉邦印中友協秘書長雷迪。

第二次頒獎

2015年4月 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伊斯蘭瑪巴德會見巴基斯坦友好人士、友好團體代表,並向他們頒發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表彰他們為推動中巴友好所作貢獻。
巴基斯坦總統海珊陪同下,習近平向友好人士、友好團體代表頒獎,同他們親切握手、致以祝賀。這些友好人士、友好團體是:向巴基斯坦各界積極宣傳中國的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和國防生產委員會主席、穆斯林聯盟(領袖派)秘書長、巴中學會主席海珊,連續37年自願守護吉爾吉特中國烈士陵園的守陵人艾哈邁德,前駐華大使馬蘇德·汗,與中國國家漢辦合作成立了巴基斯坦第一所孔子學院的巴基斯坦國立現代語言大學,積極促進中巴人文交流、培養青少年對華友好感情的全巴基斯坦-中國友好協會,致力於促進中巴兩國政府和人民溝通交流的巴基斯坦國家管理學院,曾參加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巴基斯坦醫療隊。習近平高度評價他們秉持對中巴友誼的堅定信念,堅持不懈推動兩國友好事業,並通過他們向致力於兩國友好的巴基斯坦各界人士表示感謝和敬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