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呼蘭河位於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東部偏南,驛馬鄉和呼蘭鎮境內,該河發源於磐石市與樺甸市界山,吉林哈達嶺的棺材應子山南麓、扇子面山南麓、大旗山西南麓。由北向南流經驛馬鄉的滾馬嶺村,在郭家店村進入呼蘭鎮境內,流經呼蘭鎮的興隆、呼蘭、葦塘村,在明水村下明水屯南0.5千米處,沿呼蘭鎮與黑石鎮界流。在黑石鎮呼蘭村呼蘭河口屯東0.2千米處,東經126°35′,北緯42°52'處注入輝發河。河全程44.3千米,其中經驛馬鄉6.8千米、流經呼蘭鎮24千米,最後為呼蘭鎮與黑石鎮界河13.5千米,河寬約18米,水深約1.8米左右,泥沙河床,流域面積311平方千米。
水文特徵
呼蘭河坡降2.2‰,流速2.7米/秒。衛生防疫站於1982年11月22日在河口取樣測定:呼蘭河PH值為7.2,值耗氧量4.0,氨氮值為0.5,氯化物值為18.1,總硬度值為84.12。
主要幹流
呼蘭河沿途接納郭家店、東二道、梁家等多條河流。
東二道河
東二道河發源於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人民政府駐地北偏東46.8公里處大青頂子山,流經呼蘭河,最後匯入官馬水庫。
所屬水系
呼蘭河是松花江支流輝發河的支流。輝發河在吉林省吉林市南部,樺甸市和磐石縣境,內屬松花江水系,該河發源於遼寧省清原縣龍崗山脈西南部金門嶺東西兩麓,西為柳河、東為一統河,兩河流至朝陽鎮匯合為輝發河。松花江發源於中朝邊境的長白山天池。東經128°04′,北緯42°00′。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注入黑龍江,全長1972千米,流域面積54.7萬平方千米。較大支流有嫩江、整龍河、飲馬河、牡丹江、呼蘭河等,占中國江河第六位,是吉林省主要河流。
流域概況
地質地貌
地質
呼蘭河流域內地質結構,源地屬元古代震紀旦地層,為花崗閃長岩。上游郭家店屯到官馬屯附近屬古生代泥盆紀一志留紀地層,為大理岩。中游右岸為古生代泥盆紀一志留紀地層,為柘榴石白雲母片麻岩。中游左岸和下游屬元古代震旦紀地層,為海西期花崗岩。河口附近屬中生代白堊紀地層,為砂岩、頁岩和中酸性噴出出,沿河的河谷地帶屬新生代第四紀地層,主要為近代河谷出放沖積、堆積礫石、砂亞粘土、粘土等。
地貌
呼蘭河屬低山丘陵區河流,支流不發育,也不對稱,上遊河谷較窄,中游官馬屯至田家屯河段的河谷開闊並平坦,下游從呼蘭河屯至河口河段,河道漸窄並彎曲委蛇,比降大。
土壤
呼蘭河流域山地土壤上游兩岸和中游左岸為白漿土,中游右岸為水稻土,下游地帶為灰棕壤。
氣候特點
呼蘭河流域無霜期125天左右。官馬水庫雨量站測得:該流域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027毫米(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540毫米(1973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9900萬立方米。
植被特徵
呼蘭河流域從源頭到官馬屯一段兩側山坡植被較好,生長著茂密的中齡和幼齡闊葉林,間雜有少量的落葉松人工林、山楊林。中游從官馬屯到田家屯一段兩岸為開闊的水田地,是水稻的重要產區。下游左岸山坡多荒山荒地,有少量的疏林和落葉松人工林。右岸植被較好,主要有柞木林、落葉松人工林和疏林。
經濟文化
名稱來歷
呼蘭河原名呼蘭溝,1981年正名為呼蘭河。“呼蘭”為滿語發音,含意是“煙囪”。
經濟
呼蘭河流域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茶、麻等。副業有種植人參,養鹿、養魚等。
自然災害
由於呼蘭河流域內雨量充沛集中,下遊河道狹窄,每逢汛期洪水上漲,渲泄不暢,河水上漲出槽,往往造成洪澇災害。1968年7月1日下午4時,流域內突降暴雨,並颳起6級大風,降水2小時,降水量117毫米,呼蘭河水出槽成災,2座小型水庫和58處攔河壩,全部被水沖毀,7個村的667公頃農田被淹,絕收400公質,部分住房進水,溺死2人,淹死牛3頭、豬羊46頭(只)、4孔石拱橋(呼蘭大橋)被沖毀。
社會發展
呼蘭河流域內分布著驛馬鄉、呼蘭鎮、黑石鎮17個村的65個自然屯,6700多戶,3.1萬多人口,耕地5192.6公頃,其中水田1243.5公頃。流域內設有3個雨量站,官馬雨量站屬煙筒山水文站,呼蘭雨量站屬韓家(磐石)水文站,還有官馬水庫雨量站。區域內交通十分方便,長(春)一白(山鎮)鐵路、呼(蘭)一紅(旗嶺)鐵路專用線,長(春)一大(蒲柴河)公路、磐(石)一呼(蘭)公路貫串整個流域。
水利概況
呼蘭河流域內築有一座中型水庫(官馬水庫),其它各型水庫9座,總庫容量1277.1萬立方米,可灌田1626公頃。河上有10條堆石型和3條柳條型自流攔河壩,可灌田107公頃。
官馬水庫設有灌區管理所,建有官馬水庫電站。該水庫電站1975年1月30日完成設計,1976年5月2日動工,1977年5月竣工。電站廠房建在壩後溢洪道左側,分控制室和主機室兩層,發電洞由壓力箱與廠房連線。電站設計為25千瓦發電機兩台,年發電33萬度,併入國家電網,國家投資31萬元。建成後,因壓力洞漏水,危及大壩安全,至今沒有發電。
橋樑涵洞
1969年在呼蘭河上重新建築了呼蘭橋,長65.2米,寬7米,單孔,孔跨徑60米,東一西向,為空腹式石砌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