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生命——生命教育的人文關懷

呵護生命——生命教育的人文關懷

《呵護生命——生命教育的人文關懷》是2017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濟良、王定功。

基本介紹

  • 書名:呵護生命——生命教育的人文關懷
  • 作者:劉濟良、王定功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 定價:6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0522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生命教育應該是溫馨的、和諧的、充滿愛意的和具有人文關懷的,因為人文關懷是生命教育的靈魂。人文關懷的生命教育意味著要關注生命的養成、充滿對生命的關懷、展開與生命的對話、體現對生命的理解。本書從生命的養成教育、走向生命關懷的教育、走向生命對話的教育、走向生命理解的教育四個方面來論述生命教育應當在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呵護人的基礎上,給予個體生命更大的自由空間,讓個體生命不斷走向豐富、充盈、完善、升華、卓越。

圖書目錄

導言 (1)
一 人文關懷: 生命教育的靈魂 (2)
(一) “人文” 的意蘊 (2)
(二) 人文關懷與生命教育 (3)
二 呵護生命———生命教育的人文關懷 (4)
(一) 呵護生命就是敬畏和尊重生命 (4)
(二) 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主體性 (5)
(三) 呵護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規律 (5)
(四) 呵護生命就要呵護生命的情感 (6)
(五) 呵護生命就是賦予生命之愛 (7)
三 結構———本書的內容與思路 (8)
第一章 生命的養成教育 (10)
一 養成教育的個體生命發展意蘊 (11)
(一) 養成教育 (11)
(二) 生命與養成教育 (18)
二 當前養成教育缺失造成的生命異化 (23)
(一) 生命價值觀迷惘 (23)
(二) 生命情感危機 (26)
(三) 生命意志薄弱 (29)
三 養成教育缺失造成生命異化之歸因分析 (31)
(一) 教育理念的偏頗———忽視生命 (32)
(二) 教育實踐的弊端———輕視養成 (35)
(三) 社會環境的影響———異化生命 (40)
四 養成教育對個體生命發展的建構 (44)
(一) 調整養成教育的目標 (44)
(二) 把握養成教育的特點 (50)
(三) 確立養成教育的內容 (53)
(四) 實施養成教育的途徑 (61)
第二章 走向生命關懷的教育 (64)
一 解讀關懷教育理論 (64)
(一) 關懷教育理論的產生 (64)
(二) 關懷教育理論的主要觀點 (71)
(三) 關懷教育理論的特徵 (77)
二 關懷教育與學生個體生命的關係 (79)
(一) 關懷和關懷教育 (79)
(二) 關懷教育與個體生命 (83)
三 當代教育對學生個體生命關懷缺失的現狀及歸因分析 (87)
(一) 學校教育對學生個體生命關懷缺失的現狀 (87)
(二) 學校教育對學生個體生命關懷缺失的歸因分析 (97)
四 對學生個體生命實施關懷教育的思考 (106)
(一) 實施關懷教育的價值取向 (106)
(二) 實施關懷教育的原則 (109)
(三) 實施關懷教育的策略 (113)
第三章 走向生命對話的教育 (123)
引言 (123)
一 生命存在: 永恆展開的對話 (125)
(一) 對話思想: 生命文化的自然孕育 (126)
(二) 對話與生命: 自在天然的關聯 (132)
(三) 識讀對話: 不斷擴展的隱喻 (135)
二 生命對話: 教育的生命源泉 (139)
(一) 生命對話: 教育意蘊之所在 (139)
(二) 生命對話: 教育精神的實質 (145)
(三) 生命對話: 教育價值的旨歸 (151)
三 走向生命對話: 教育的理想追求 (157)
(一) 教育走向生命對話的理論依據 (158)
2 呵護生命
( 二) 教育走向生命對話的價值取向確立 (166)
(三) 教育走向生命對話的原則遵循 (180)
第四章 走向生命理解的教育 (191)
一 理解與生命 (193)
(一) 理解的歷史樣態 (193)
(二) 生命的理解意蘊 (201)
二 識讀生命理解 (205)
(一) 生命理解的概念 (205)
(二) 生命理解的特徵 (206)
(三) 生命理解的結構 (208)
三 審視教育場閾中生命理解的失落 (213)
(一) 教育價值觀的設定消解教育主體的“前理解” (214)
(二) 功利化追求淹沒個體生命的自我理解 (216)
(三) “分數崇拜” 模糊教育主體的“視界融合” (218)
(四) 科學主義造成教育的祛理解化 (220)
(五) 主客對立的思維模式遮蔽教育交往行為 (222)
四 生命理解的教育建構 (225)
(一) 教育要重視個體生命的“前理解” (225)
(二) 教育要引導個體生命不斷實現自我理解 (227)
(三) 教育的過程要促進生命個體的“視界融合” (230)
(四) 教育的目標要成全生命的理解 (233)
(五) 教育交往要實現非中心化 (234)
參考文獻 (238)
後 記 (25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