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周達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
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6.00公里, 國土面積17.92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415.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126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5畝;有林地18757.00畝。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99戶,有鄉村人口1722人,其中農業人口1691人,勞動力11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67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31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34.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烤菸為主。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460戶通自來水,有10戶飲用井水, 有499戶通電,有3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8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260.00畝(其中:田930.00畝,地330.00畝),人均耕地0.75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8757.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2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9畝,主要種植板栗\蘋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6758.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460戶通自來水,有10戶飲用井水, 有499戶通電,有3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2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9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8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5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7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8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0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310.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68.00萬元,畜牧業收入13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95頭,肉牛0頭,肉羊30頭); 林業收入5.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422.00萬元, 工資性收入5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34.00元,農民收入以水稻\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0人 ,在省內務工149人,到省外務工31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老壩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白邑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80公里,距離中學7.5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3人,中學生90人。
關於文化的分類 H. H. Stern(1992:208)根據文化的結構和範疇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的文化即大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狹義的文化即小寫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廣義地說,文化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
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等。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9戶,共鄉村人口1722人,其中男性857人,女性865人。其中農業人口1691人,勞動力1198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9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7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6.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86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6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26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95.00萬元,有固定資產258.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07.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往省內。2010年全村主產業銷售總收入76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3.25%。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黨員總數87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0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75人、女黨員12人。建有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230人。2010年該村黨支部被評為抗旱先鋒黨組織,該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達達村、秧田沖、周家營、盤迤者、移發村等5個村民小組。有村幹部人數8人,其中女幹部人數1人,村小組幹部人數12人,其中女幹部人數4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為推進
新農村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證,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和關鍵。大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作用。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
執政基礎。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在年內解決盤迤者村民小組的人畜飲用水工程。 2、秧田沖小組從凹箐接水3600米(50管),濾水池一個。。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做好我村三個村民小組的小流域綜合整治工程。 2、處理好水庫、塘壩(滲漏)的維修工作。 3、繼續尋求好的適應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子。。